论创新的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和实现条件

2017-09-06 10:46姚传旺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创新

姚传旺

[摘  要]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其本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和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其基本特征有四:一是新,即是新的东西;二是先,即是先进的新东西;三是生,即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新东西;四是永,即创新永远在路上,它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无限发展的过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建设创新型强国,必须大力创造促进创新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大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主体的思想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关键词]创新;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实现条件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6-0004-0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创新放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深入研究、阐明创新的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和实现条件,对于推动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现小康,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的本质特征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以及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等等创新,在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一切过程、一切事物,都存在和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极为广泛的范畴,也是哲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空间来看,创新存在于一切领域,包括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从时间来看,存在于一切时代,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重要。创新与守旧是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存在的一对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创新和克服守旧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在一切创新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方面的变化,科技创新能促进、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从发展状况来看,创新不是事物发展中量的增减的变化,而是质的产生和发展,是质的变化,创新的本质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和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创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新,即是新的东西,它同旧事物具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无新就不是创新。二是先,即是先进的东西。不是一切新的东西都是创新,如果只是形态上是新的但不反映事物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甚至阻碍事物的进步,那么这种新东西虽然形态上是新的,但不是创新,不能叫做创新。只有具有先进性,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要求,从而能促进事物发展的新东西,才是创新。一切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要求的从而妨碍事物发展的新花样都不是创新。三是生,即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东西。正因为创新是先进的新东西,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发展要求,能促进事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需要,因而必然获得人民欢迎和社会支持,必然获得实现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是永,即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创新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永远没有终点和尽头,永远在路上,它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无限发展的过程。人们通过创新所创造的新东西不会也不可能永远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随着事物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所创造的新东西就会逐步丧失新、先、生的特点,逐步丧失其先进性和生命力,最后变成落后的和必然要被代替的旧东西,即被人们再创新的新东西所代替。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新陈代谢,这是人类和整个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总之,创新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实现创新,永远站在创新的最前列。

二、创新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战略决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我党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方针和建设创新强国的决策,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任務,应对国内外挑战和适应国内新常态而提出来的。从国际情况来看,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情况的竞争,谁能取得创新的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为了应对国际挑战,适应并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推动创新,抢占世界创新战略制高点。从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也只有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创新,才能有效地优化结构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效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进行。总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强国决策,是国内外形势任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国内外社会发展历史经验都已表明,创新是人类社会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切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创新、一系列创新,才能发展到更高阶段、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一切事物、整个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就是不断地由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产品、产业、业态等不断创新的过程,生产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制度、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不断创新的过程,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各领域、各方面不断创新的过程,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不断地通过各种创新,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过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速度与程度,也取决于其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创新精神越强越普遍,其创新的速度就会越快,创新的规模就会越大,创新的程度和水平就会越高。例如,世界上的犹太民族虽然人数不多,但该民族非常喜爱学习和钻研,非常尊重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崇尚科学和创新,许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都非常强烈,因而他们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他们人均出的世界顶级理论家、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居世界前列。再如法、英、德、美等国之所以能先后成为全世界最富强的国家,也是由于这些国家不仅在当时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创新,用优越于封建专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专制制度,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重大创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又多又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发现,都在当时占据了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和创新制高点,并且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实践,极大地推动了该国的发展。从我国历史经验也可看出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出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成为当时世界最富强的国家,也是由于当时不仅实现了社会制度、体制、机制等创新,而且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在当时也是领先世界的。我国古代以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当时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实现持续高速稳健的发展,不仅是因为我国通过革命和改革,正确地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创新,创立了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道路,创立了并不断丰富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科技及其应用上又好又快地实现了各方面创新和一系列突破,现在我国在高铁科技、量子科技、超级计算机、电子科技、光伏科技、新材料科技、宇宙空间航空航天科技等等方面,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有的还占据了领先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推动一切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党制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决策,是应对国内外挑战,适应国内外形势任务而提出来的有力战略举措,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我们应把创新贯穿到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都要大力推动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只有及时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等等各方面创新,才能做到始终代表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也只有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化,在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等改革与创新,才能有效推进和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真正做到始终代表先进政治的前进方向,在我国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不断完善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也只有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根据广大人民的需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及时实现文化体制、机制和文化内容、形式、方法等各方面创新,切实做到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建成高度发达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在我国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也只有根据国内外形势、任务和特点,按照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便捷化等要求,对社会治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模式、措施等各个方面及时地进行创新,才能不断优化和提升社会组织的结构、质量与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与效果,有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健康、幸福、美好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也只有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根据国内外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和要求,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体制、机制、模式、途径、形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创新,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污染,有效应对国际气候变化,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之,只有又多又快又好地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才能有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文明建设,又快又好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实现创新的条件

在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极端重要性以后,还需要全面研究和把握实现创新的条件和怎样正确有效地实现创新。要很好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强国,必须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条件、环境以及创新主体应有的条件。

从社会条件和环境来看,要创造以下条件:

一要大力培养各种人才,大力培养世界顶级专家和领军人才,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整个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人才,需要大量源源不断涌现出的各种人才,需要各类各方面世界顶级专家和领军人才。其他方面的创新,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各种人才。人才的来源,除了从实践中成长和从国外引进的以外,主要是从学校、科研机构中培养。因此,要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办好各类科研院所,大力办好各级党校和其他干部培训院校,以保证各方面创新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

二要有效组织联合创新团队,大力推动全国创新活动,积极抢占世界创新战略制高点。各门科学之间是互相联系、影响和作用,并且产生越来越多的分支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等新的科学,因此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突破,需要多门学科合作共同攻关。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不同,功能和效果就不一样。为了使联合攻关团队处于最佳系统状态和发挥最大作用,就要对参加联合攻关的各门学科的科技人员和有关单位进行科学的有效组织,使他们有效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与作用。要研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创新成果与经验,要加强国际协作创新,以加速我们建设创新强国的步伐。

三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和支持。为了保证创新的实现和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对各种、各级公办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实验室,各级政府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可能,不断大力增加对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要保证重点项目的需要。由企业、公司和大学院所联合组织的科技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要由企业、公司提供资金,具有条件的也可上市发行股票,广泛吸纳社会上的资金。鼓励、支持社会上兴办各类、各级学校和科研组织,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和有重点的适当资金支持。总之,要以国家財政拨款为主渠道,广泛吸纳为创新服务的多种形式的资金来源,以保证全国创新事业的迅速发展。

四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创造上述社会条件以外,还要有推动创新的社会氛围。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分子的社会氛围。要给知识分子和整个创新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精神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去从事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充分调动全国创新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持久开展全民族的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家的创新质量和水平。真理是在论争中发展的,通过学术研讨会和报刊等进行学术研讨,也是探求真理、促进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探求真理,繁荣科学,推动创新,在学术研讨和推动创新过程中,必须实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的三不主义,营造自由民主探讨的气氛。要防止和反对独断专制、搞权威标准和权力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从创新主体来看,要在创新伟大事业中,很好发挥作用,作出巨大贡献,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不断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自觉地在创新事业中建功立业。这是实现创新的思想前提。如果思想被旧的东西束缚,迷信权威,满足现状,思想保守僵化,是无法实现创新的。只有敢想敢做和敢为天下先,敢对学术权威提出挑战,敢于攀登新的科技高峰,敢想敢干,用更新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原有的东西,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地、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创新而奋斗,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配下进行的,只有树立对人民对国家多作贡献而努力奋斗,认为对人民、对国家貢献大就有价值的思想,才能自觉地经受千辛万苦,在科技大道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国过去一批老一辈科学家和当时还是年青的科技工作者,之所以能在最艰苦的地区和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经过艰苦攻关,取得了原子弹、氢弹和卫星上天的试制成功以及其他方面一系列新突破的巨大科技创新,首先是他们具有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思想和强烈的爱国主义。

三要努力掌握科学技术,并要参加社会实践和总结实践经验。科技创新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在已掌握科学技术和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有关科技研究实现的突破和新的发明创造。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社会需要、实践经验越多,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创新的水平也更高。他方面创新,也要根据社会实践需要,运用科学(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社会科学)技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对制度、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形式等突破。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更多更新的科学技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实践需要,正确总结经验,刻苦钻研思考,为建设创新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思维活动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促进人们进行科技研究、探求真理、实现创新。钱学森在给中央党校第一期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班学员讲课时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他在美国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也都是不自觉地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引导下所取得的,而在回国后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科学研究,就能又快又好地获取科学成果。华罗庚也在他的“大哉数学之用”讲授中说,如能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就能更好地把数学运用于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中外科学史也都充分说明了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探求真理、实现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上可见,要建设创新型强国,从各级党和政府到每个中华儿女,都要不断发愤图强,大力培养全民族的创新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持久开展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全民创新活动,努力抢占世界创新制高点,又好又快地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彭  坤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创新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
论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