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伊晨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的迅速发展给高校的宣传工作带来了机遇,使高校的宣传工作从内容到结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为宣传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了宣传工作的时效性。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是培育和传播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对大学生的宣传工作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的作用。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对高校宣传工作的建设还有创新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一、当前高校网络宣传阵地及载体情况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应是网络这一新兴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的巨大影响。网络的迅速蔓延以及它独特的特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网络作为新兴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应用。
二、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原则
一是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灵魂。宣传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阶级性,它是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重点。而坚持方向性原则又是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的特点有:开放性、虚拟性、多元性、隐蔽性等,网络文化给高校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来说,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們整体上政治可靠,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加快发展,文化、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互联网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颠覆与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企图从未改变,也从未停止,导致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二是人本化原则。人本化原则是指高校网络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它的实质就是指宣传工作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大学生的安全、发展、自由等进行。宣传工作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作为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们常常将宣传工作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这样就使个人价值淹没在社会价值中。对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宣传工作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宣传工作价值观的正确方向,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来建立正确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接着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大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
三是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应该表现出来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构建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即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一方面能够创造和消费网络文化,另一方面又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的素质。在严峻的反分裂斗争中,遵循主体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营造出健康的、文明的、积极向上的宣传工作的环境,大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是生活化的原则。生活化原则是指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回归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通过道德生活的实践来探究生活的意义和思考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用心领悟思想道德的内涵,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每个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日常生活和网络环境,不断提高网络宣传工作,让高校网络宣传工作走出困境,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广泛。
三、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作用
(一)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为宣传工作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网络文化可以提高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因为它们通过文字、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了宣传,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应用使高校在宣传工作中更好地与互联网及新媒体结合使宣传工作更形象。
(二)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了宣传工作的时效性。网络文化的速度性是非常强大的,它让人们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以往相比获得了巨大的改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的认知效率。网络文化的传播不仅在跨越空间上有很大的优势,还在超越时间局限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是培育和传播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的宣传工作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的作用。宣传工作的性质与网络的传播是存在关联性的,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对大学生宣传工作的建设有传播功能的作用。从最基本的本质上来讲,宣传工作指的是社会或者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对其施加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有组织性的强大影响力,最后就形成了一定社会或者各阶级所需要的一种思想品德素质,或者说是有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姗姗.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辨析网络内容[J].西安社会科学,2009(4).
[2]吴新颖,吴克明.建构研究生网络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陈冀南,王庆.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