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40-01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结引导当代中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让当代中学生认识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理想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进而增强当代中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安全和利益的意识,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结、打造当代中学生的阳光心态是十分必要的。从而使当代中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引领者,能够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成为新一代真正的、拥有阳光心态的“中国人”。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古代诗人,他们大都有深沉的爱国情结,并创作了许许多多不朽的影响深远的爱国诗篇。这些诗篇饱含了深沉而激烈的爱国情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让今天的我们依然为之感动。感动之余,我们更应深思其现实的教育意义,利用它打造当代中学生的阳光心态。
据古代爱国诗内容,我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情结主要表现为:
1 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沉眷恋与热爱
祖国的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甚至一草一木,永远都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和精神的寄托,是爱国诗人们歌颂的对象。表现这方面内容的诗歌有两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壮丽秀美的祖国河山风光,表达对祖国的深沉热爱。这类诗歌,风格雄健豪迈,格调昂扬明快,字里行间充满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读罢这首诗,难道不让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为之油然而生?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也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海茫茫,一望无垠,漠上孤烟升腾,劲拔有力,兼有黄河浩渺,落日浑圆,如此雄浑壮丽的塞外风光,怎能不让人心生热爱!
第二类,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面对自己祖国的大好山河,盛衰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情便油然而生。这类诗歌的感情基调以悲为主,表达诗人对在历史长河中风雨飘摇、满目疮痍的祖国的深沉眷恋。比如杜甫在《春望》中写道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大好的祖国河山的破碎,心中感慨万千,恨从心起,就连本无情感的花朵、小鸟也跟着诗人黯然伤心落泪了,诗人之恨何意堪!又如辛弃疾的《水龙吟》写道:“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还有姜夔的《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山河破碎,江山易主,大好的祖国河山已变得千疮百孔、荒凉破败、不堪入目,看在眼中,痛在心里,亡国之恨从心起,伤痛之歌由嘴出。诵读这些诗歌,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们心中无限的悲痛与怨恨。
2 表达对民族命运和祖國安危的深切担忧
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总是牵动着爱国诗人们的心,以此吟咏成的诗歌,也有两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民族侵略、分裂割据带来的惨痛景象,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忧时伤乱之情怀,抒发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这些诗歌,有的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揭露战争的罪恶。如杜甫《兵车行》中这样写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有的感叹朝廷将帅的无能,怒斥投降派误国。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描写诗人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表达对故国家乡的深切担忧与思念。如《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二类,通过歌颂战争凯旋、江山统一,表达对和平的渴盼。连年战争,时局不安,战乱流亡中水深火热的人们盼望战乱结束,胜利到来、国家统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也成了诗人们讴歌的主题。这类诗歌最具代表性的数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临死都不忘统一大业,这成了最让人感动的临终遗言!“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忽然听到收复蓟北的喜讯,喜极而泣,甚至发狂,随即卷书、纵酒、还乡,欣喜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3 抒发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民族遭受侵扰之时,爱国诗人们纷纷投笔从戎,为戍守边疆、收复失地、保家卫国添砖加瓦,涌现了大批边塞诗人和边塞诗作。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现了视功名如尘土,餐胡虏肉,饮匈奴血,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激烈壮怀,成为这类诗歌的压卷之作。
古代爱国诗人的事迹及其诗作穿越了历史,在我们的眼前日益清晰。他们视祖国的河山、草木为珍宝,他们视民族的危亡为己任,他们心忧天下,为祖国而歌,为民族而诵,他们不惧身死,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哪怕失去生命,依然不改初衷、坚守本心,把自己的命运置之度外,把国家的命运置于心中,一刻不忘。这是多么高尚、伟大、纯洁的爱国情感!
凯洛夫说过:“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古代诗人尚且用一己之力保卫家国,何况是今日之中国的我们?何况是今日之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应从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中汲取营养,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塑造新一代中学生形象,塑造新一代“中国人”形象。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该将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己身,置于首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