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行业刊物的发展探索

2017-09-06 06:22李瞧
科技传播 2017年16期
关键词:借势新媒体

李瞧

摘 要 当下,传统行业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的内容生产、报纸发行还有广告经营都在遭受着严峻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报刊都终将没落,若能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转变观念,树立产品意识,在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后,行业报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新媒体;借势;互补互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3-0025-02

作为传统媒体大军中一支特殊的队伍,行业报自身的特点比较突出:由于内容偏专业,其读者群比较狭窄,客户群也相对有限,而且其发展更容易受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和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尤其是面向一些特定行业领域的行业报纸,更面临着读者群流失、发行量萎缩,经营收入滑坡等困境。再加上近年来时不时传出的传统报纸停刊、破产的消息以及不绝于耳的传统媒体的唱衰之声,行业报的发展也不免让人忧心忡忡。

当下,传统行业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传统的内容生产、报纸发行还有广告经营都在遭受着严峻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业报刊都终将没落。若能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转变观念,树立产品意识,在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后,行业报刊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1 传统行业刊物遭遇“十面埋伏”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全国累计报纸订销份数1 054 980万份,同比下降4.1%。7月当月报纸订销份数150 959万份,同比下降6.2%,降幅比去年扩大4.2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新媒体,正快速成长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并大有碾压一切传统媒体的势头。尤其是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上,面向各种垂直细分领域的公众号、大V、付费频道等等,凭借鲜活生动的语言、扎实独到的解读,以及灵活快捷的形式,对传统的行业媒体形成了四面包抄之势。向来严谨、低调的行业报,正面临空前危机。

众所周知,很多行业报长期以来都沿袭着周刊的运作模式,由于采编流程长,见报时间晚,往往刊登出来时,新闻早已变“旧闻”,所以,若论新闻时效性,行业报刊自然是被一众网络媒体秒杀。因此,若没有独家、原創的深度报道,其存在的必要性确实值得商榷。

与此同时,很多行业报刊,还兼具部委机关报的职能,承担着部委各种会议、大量活动等的报道任务,因此呈现出来的多是中规中矩、比较保守的报道,传统单一的叙事方法和简单固化的版面设计等,与很多擅于讲故事、卖情怀、搞冲击的新媒体相比,行业报刊整体上可读性并不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比较差。

2 传统行业报刊的“深度”竞争力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行业报决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信息“发布”者,要充分发挥行业报深耕行业几十年的资源优势,让自己成为问题“挖掘”者、政策“解读”者甚至产业“引导”者。

这就意味着,行业报要能说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解读产业政策出台的背景、判断出行业的发展形势,并给出富有参考价值的解析等。要知道,在当下,真正有价值的深度报道才是传统行业报刊立足之本。

不难发现,出自传统行业报的新闻报道,因为深度、专业,不管是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还是组合式报道、系列报道,以及专家访谈、消息言论等,它们在互联网上的转载量和阅读量都居高不下。

事实上,在读者眼中,相较很多新媒体,行业报的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也更具参考价值——相较社会新闻,行业报道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对采编团队的要求也更高。而深耕行业数十载的行业报,大都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采编团队,除了最基本的新闻采访权,他们的新闻来源一般都清晰具体,内容素材也是真实可靠,而且常常有精心策划的选题,因此更受读者信赖和欢迎。

以《中国工业报》为例,该报1980年以原机械部机关报身份创刊,报道范围覆盖电工电气、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内燃机、农业机械、石化通用、基础件等专业领域,以阐释政策信息、反映市场变化、发布行业形势预测、介绍创新管理案例等为主。在长期跟踪报道并分析相关产业的过程中,报社积累了大量的行业资源、专家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等,并在业内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其2005年《合资变剧》、2006年《国产装备何以不用》等重大系列策划的推出,更是奠定了该报在装备制造业内的坚实地位。

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想继续生存并生活得更好,传统的行业报刊必须要认识并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并以此为抓手、为契机借力新媒体、培养产品意识、树立服务理念,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3 借力新媒体与之互补共生

事实上,不同于很多传统行业报人视新媒体为“洪水猛兽”,笔者认为,以微信、微博、直播、App等各种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到来,恰恰给传统的产业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也为身陷囹圄的行业报的突围提供了更多的可

能性。

以《金属加工》杂志社为例。该杂志创刊于1950年,可谓是行业内元老级的刊物。在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大潮下,该杂志顺势而为,2015年与金属加工在线共同推出了微信号“金属加工”,致力于打造一个信息服务和推广服务的平台。依托传统杂志在金属加工领域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权威资源,该微信号通过每日精选的、鲜活的产品、技术、市场咨询,扎实有用的技术资料、行业分析等,吸引了大量忠实的“金粉”,成为业内有口皆碑的著名“网红”。借助强大的影响力,在该平台上,杂志社进而打造了金粉QQ群、金粉论坛等,继而衍生了金属加工App、科技商城、金粉讲堂等更多的平台和服务品类——新旧媒体平台的优势互补,让老杂志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即每个传播时代真正有意义的都不是传播内容本身,传播手段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尽管历史上每一次媒介革新,都引发了媒体从业者对传统媒体存在的隐忧,但事实证明了,媒体虽有新旧之分、技术高低之别,但都有不可替代性,若合理利用、各取所长,它们将形成合力、互补共生。 所以说,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行业报刊提供了一个“扬长避短”的大好机遇。

4 产品意识服务理念不可或缺

内容与经营,一直以来都是媒体的两大板块。传统行业报刊在发挥自身优势,做深做强内容报道、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的同时,还必须要创新经营手段,积极向市场化转型。

除了原有的广告、专刊,行业报刊要,业务培训以及贴身税务顾问等不同内容的个性化服务,这些服务是建立在你对用户有一个准确细分的基础之上。

正如前文所述的《金属加工》杂志社,不管是传统的杂志,还是爆红的微信、主打行业书籍的商城,或者汇聚人气的论坛等,都不过是其推出的不同产品而已,虽然都面向金属加工行业,但这些产品和服务各有侧重,可以从不同角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再比如,中国石化报社2009年主办了百万石化员工专属优惠购物平台中国石化团购网(www.sinopectg.com),致力于为员工搭建一个与厂商直接沟通的平台[1]。该网站设有汽车频道、品牌殿堂、生活频道和定制服务等,为员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购物优惠。该举措开辟了行业报新媒体经营的新模式,在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峰会上荣膺“中国报业创新奖”。

细分用户市场,借助新旧各种传播手段,将原有资源转化为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服务甚至一揽子解决方案等,是新媒体时代行业报刊转型必经之路。

正如中国报协副会长、行业报分会会长温继武所言,行业报的媒体融合“要与行业产业链实现紧密对接、深度融合,在行业安全稳定的产业链条和即将开展的产业链整合中,寻找、发现、培育本媒体新的特色资源载体服务增值点。”[2]

参考文献

[1]于永生.融合创新:行业报发展新媒体之路[J].中国报业,2012(21):21-24.

[2]温继武.行业报媒体融合的路子怎么走?[J].中国报业,2015(3).

猜你喜欢
借势新媒体
借势奥运,潮玩撬动创意新品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借势”等十二则
利君制药借势谋局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借势“互联网+”创新标准设计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