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关注传授具体翻译技巧,配之相应的翻译练习并分析学生的翻译错误。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学生对某一翻译技巧的掌握,但是学生如何剖析原文并灵活地翻译,却很难把握,也很难培养他们自主的翻译学习能力。本文选取工具格“用”,搜集广泛的中英文对照语料,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地归纳总结工具格的翻译方法,为其提供一种积极主动并且善于探究的翻译学习方法。
关键词:汉英对比 翻译自主学习 “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07-02
1 背景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是指导英语专业教学的纲领,大纲明确说明: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均衡发展。这五项技能,听和读属于语言输入,说和写属于语言输出,翻译技能涉及到对两种语言乃至两种文化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转换。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翻译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其整体语言功底。大纲在课程设置方面将翻译分成笔译和口译两门课。
笔译课设置在大三上下学期,开设一年。教师在教授完翻译基本概念之后,按照具体的翻译技巧分专题讲授。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翻译技巧很大程度上不够条理系统化,过分关注某一个具体技巧的反复操练。本文讨论的是汉译英笔译教学,因为中国学生对母语汉语的理解透彻,但译成英语时,受到文化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做得比较困难。
2 理论基础和材料来源
Newmark(2006) 把翻译研究看作“a continual interplay between generalizations and translation examples,”王佐良也曾指出,研究工作最怕缺乏材料而空谈理论,但翻译却相反,有丰富的材料而理论还停留在严复的信达雅三点论。翻译研究离不开丰富的实例,必须以实际的翻译活动为考查目标,任何技能的习得过程都会经历从有意识的反映到无意识的反应的过程,翻译能力也不例外。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刺激,让学生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让其进行有意识的反映,从优秀的译文中深化翻译认识,再升华到无意识的反应。
翻译活动的性质决定翻译学习应是自主的。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最初由Holec提出,他将自主学习定义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转引自万正发,2013)。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在这过程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汉英对比。连淑能(1993)认为,翻译及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基础之上。“有效的翻译教学应该是一方面立足于外语语言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的母语学习加以引导,并比较两门语言之间的不同,从而为准确的翻译实践提供完整的‘输入与‘输出工具。”(邹美珍,2013)汉英对比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是比较原文和译文在词汇和句法上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相关翻译技巧,培养自主翻译学习能力。
本研究选取工具格“用”作为例子,笔者搜集它的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汉英翻译课上向学生直观全面地展示各种译法,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汉英对比自主地总结汉英技巧。所谓工具格,指“施事者做事凭借的物体、达到目的的手段” (钱军, 2001: 121),其典型的句法标志就是作状语,尤以介词“用”(英语中“with”) 最为常见,但还存在很多其他情况。工具格在汉语的句法结构中可以做状语、定语、主语、宾语和谓语;在英语的句法结构中除了上述成分,还可以做独立主格。句法角色的多樣性,使得工具格的翻译手段灵活多样。
关于“用”的双语文本来源有四个部分,列举如下:
A. 中英双语在线Chinese-English online.
http://202.204.128.82/ceo/index1.html
英汉对应语料库检索系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制。
B. http://www.jukuu.com/ 句酷双语例句搜索“用”。
C. The Wolf Totem(《狼图腾》), authored by Jiang Rong and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D. bing. http://dict.bing.com.cn/
3 教学设计
如上文所提,工具格的句法表现多样,词汇标志一般是“用”,有时候会用“凭”等,很多情况下词汇标志会省略。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工具格的翻译技巧,也涉及了无词汇标志的工具格材料。
3.1 设计教学问题
汉英对比是一种手段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翻译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促进者,引导者;展示中英文本之前,教师提出下列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A.在观察对比工具的汉英翻译语料之前,你能想它所担任的句子成分有哪些?
B.在看到原文本出现“用”“凭”等介词时,你首先想到的英语译文是什么?
C.工具格在汉语源文本和英语译文中担当的句子成分分别是什么?
D.通过观察工具格的英译本,请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与汉语原文的异同?译文有何优势?
3.2 中英文本呈现并分析
3.2.1 工具“用”作状语
(1)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怕盖起来。
The front of her head was bold, but she covered this with a black kerchief.
(2)“一个对我们毫不了解的陌生人,一看这所房子,就会知道它是用不义之财盖起来的。”瑞德说。
“A stranger without being told a word about us would
know this house was built with ill-gotten gains,” he said.
(3)“我的天,”她小声说,一面掏出一个用破布卷好的鼓鼓囊囊的钱包来。
“Dear God,” she whispered, pulling out a bulging wallet, wrapped about with a rag.
(4)老人用马蹄袖擦了擦稀疏山羊胡须上的雾水,黄眼珠里深含着复杂的同情。
The old man wiped the dew from his wispy goatee with his sleeve, a look of sympathy deep in his eyes.
(5)他机灵地用灭火器灭火.
He had the intelligence to put the fire out with a fire extinguisher.
学生对比得出结论:汉语和英语在处理工具时都用作状语,用了典型的句法标志词“用”,“with”。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在句法位置和语义关系上一致。
3.2.2 工具“用”作主语
(6)飘忽的昏灯,只照亮鼻子前的泥壁……
The flickering dusky light illuminated the mud wall your nose was rammed up against…
(7)她嘴伤人,心也伤人。
Her deeds were abusive as well as her foul tongue.
(8)毛巾轻轻地擦到了我的脸上。
The towel mopped lightly my face.
(9)忽然老人干亮的嗓音吼起来:“喔……嗬……”
Then the old mans dry, shrill voice broke the silence: “Wu-hu-”
学生对比得出结论:这四个例子没有明显的工具格句法标志词,通过综合分析整句各个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得出斜体部分也属于工具格。英语译文与汉语一致,都用作主语。
3.2.3 工具“用”作宾语
(10)两位头头走了以后,陈阵拄着木锨发愣。
After the two leaders rode off, Chen Zhen leaned on his shovel and stared into space.
(11)我本想给杨七一拳头——其实我没法给他一拳……
I was going to drive a fist right into his face—actually, I dont have a fist…
(12)油灯底下天宽在吸烟袋锅,旁边炕桌上给晾着一碗稀粥。
Under a lantern Tiankuan was smoking a long bamboo pipe. On the table next to kang a bowl of rice porridge had been left for her.
学生对比得出结论:这三个例子没有明显的工具格句法标志词,英语关于工具的翻译与汉语都用作宾语。
3.2.4 汉语“用”作状语 英语作宾语
(13)又用浮雪小心地盖住马粪。
He sprinkled a little snow over the dung.
(14)我就用皮袍把洞捂住,外面绝对听不见。
Ill hold the deel over the entrance to muffle the sound.
学生对比得出结论:这两个例子工具格的中文和英文句法成分不同,汉语中的状语译成英文时变成了宾语。
3.2.5 汉语和英语作不同句子成分
(15)陈阵躺在毡子上,让黄黄趴下当他的枕头。
Chen lay back on the felt mat, his head pillowed by the dog Yellow.
(16)不能说,他嘴打不过她,手打怕也吃力。
He couldnt stop her, because he was not her match, verbally or physically.
(17)鸿渐说:“philophilosophers這个字很妙,是不是先生用自己头脑想出来的?”
“[P]hilophilosophers?” said Hung-chien.“Now thats an interesting term. Did you coin that yourself?”
学生对比得出结论:这组例子工具格的中文和英文句法成分相差甚远。
3.3 总结翻译技巧
“用”不同的句法呈现使英译有多种选择。工具格“用”翻译方法多样,学生通过汉英对比和积极主动分析,认识到不同的译法与工具格的典型性、动作实施者的参与程度密不可分。在今后的汉译英实践中,不能只关注句子表层形式,更重要的是分析句子深层的逻辑关系,分析句子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4 结语
本文搜集关于工具格“用”的中英文本材料,并通过对比分析,设计一个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对比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形成翻译工具格的方法技巧。基于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为学生提供大量翻译实例,不再局限于简单翻译技巧的直接灌输,还能提高学生评析译文的能力;也为翻译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渠道——引导学生自己在翻译学习中针对某一词汇或者句式广泛搜集材料,主动探讨其翻译技巧,内化成翻译经验。
翻译作为一项技能,不能被动依赖教师的单向讲授,要更多依靠学习者的自主探索。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差异以及背后的理据,从而形成最真实的翻译印象,将技巧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Newmark, P. About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 Jiang, R. Wolf Totem. (Translated by H. Goldblatt, Trans.).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2008.
[3]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钱军.句法语义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万正发.翻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31-133.
[6] 吴继光.现代汉语的用事成分与工具范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7] 邹美珍.浅谈英汉语言对比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3):90-91.
作者简介:刘倩(1986-),女,汉族,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