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王雨涤
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经典”“流浪汉小说鼻祖”的《小癞子》问世于16世纪中期,作者不详。这部自述体的小说不写传奇式的英雄美女,不写田园中的牧童牧女,而是别有见地地塑造了一个至卑极贱的穷苦孩子的形象,让其替代高贵的大人物成为故事的主角,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创新与突破。著名文学翻译家杨绛先生在《译本序》中介绍:“小癞子”泛指一切癞皮化子,又泛指一切贫儿乞丐。
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名叫托美思河的癞子。因为我生在托美思河上,所以取了这个名字。我父母都是萨拉曼加人。爸爸在托美思河边的一个磨房里做了十五六年工,经营磨粉的麦子。我八岁那年,有人状告磨面粉的麦子被克扣了,爸爸就此吃了官司,也吃了苦头。当时正巧国家招兵,我爸爸就跟了一位从军的绅士当骡夫,和主子一起死于战争。成了寡妇的妈妈无家可归,便进城当起了佣人,什么杂活儿都干。
后来妈妈结识了一个照管牲口的黑人,还给我生了一个黑弟弟。妈妈千辛万苦养活着我们,渐渐地弟弟会走路了,我也长大了,是时候自食其力了。当时有个瞎子乞丐看中我可以领他走路,便向妈妈提出他需要我,管我吃喝。妈妈便把我交托给了瞎子,向他保证我会成为一个好佣人的。瞎子一口应承,说他会把我当成儿子的。我就此伺候了这位主人。与妈妈道别时,妈妈为我祝福了一番后,母子二人抱头对哭了一场。
我引领着主人走出萨拉曼加城区,开始了乞讨生涯。走出一段路后,前面的桥堍上有一只石兽,瞎子说:“癞子,这石兽肚子里轰轰作响,你贴上耳朵听听是怎么回事。”我乖乖地照做,这时瞎子摸到我的脑袋正挨近石兽,便使劲一推,顿时撞得我眼冒金星。瞎子对于自己的恶作剧很得意,笑道:“傻子!以后要记住,给瞎子领路的孩子得比魔鬼还机灵才行。”
不得不承认,我能够活命至今,还真亏了那个瞎子的打磨和教导。他自己虽瞎,却开了我的眼。不过瞎子对我也蛮苛刻的,他把面包和随身东西都装在一只麻袋里,袋口箍着个铁圈,圈上配着锁。他每顿分给我的食物,不到两口就吃光了。无论我怎样乞求都无济于事,他宁可把面包放硬发霉也不肯多给我一口。我抗争不过,便故意领他走乱石头多或泥泞的路。瞎子也有对我极好的时候,在一个收获葡萄的季节,一位园主施舍我们任意采摘。瞎子便鼓励我放开吃,说葡萄装进袋子里会挤成浆,还是装进肚子里比较合适。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更多的时候,他会用拐棍杵我的后脑勺、敲我的脑袋,用手揪掉我的头发、抓破我的脸皮——然后又用酒为我擦洗伤口。
我的第二个主人是位教士,在马奎达碰上的。我向他要钱,他问我会不会助理弥撒,我说会,他就让我做了他的佣人。瞎子虽然虐待我,却教了我许多有用的本领,助理弥撒就是他教的。如果说瞎子小气,和这教士相比,就已经算是很慷慨了。我敢说,教士一身汇集了世上一切悭吝鄙啬。
我跟着教士若说每顿都吃不饱那是撒谎,请我们做弥撒的丧事人家饭和酒是管够的。所以我盼望找我们做弥撒的人家越多越好——老天爷饶恕我吧,我对人类并无恶意——但盼望归盼望,我们通常都是好多天也遇不上一个“活儿”,饿肚子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据说,一个人肚里空虚,心思灵敏;肚里饱满,心思呆钝。这话让我感到宽慰,我常琢磨着如何因饥饿而增长智慧。
一天,教士外出,恰巧来了一个铜匠,我请铜匠为主人的箱子配了一把钥匙。此后一有机会我便偷偷打开箱子,搓下一点面包屑充饥,我做得比较谨慎,主人还真没发现。我平时将钥匙揣在兜里,晚上睡觉时怕主人翻我的兜便含在嘴里。谁承想有一天夜里,我呼出的气流碰到钥匙,发出了近似蛇啸的声响。教士以为有蛇袭来,黑暗中操起一根棍子就向发出声响的地方打来,我的脑袋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结局可想而知:伤好后,我被主人赶走了。
我的第三个主人是在某天早晨碰到的,气派高贵极了。不认识他的人,准以为他是当地一位时髦贵人的近亲,起码也是贴身侍从。其实他徒有其表,什么都不是,却死要撑面子。他经常自叹时运不济:“这年头,上等人所有的资本无非就是那点体面。”虽然他满腔温文尔雅,钱包却空虚寒窘,得靠我乞讨来养活他。尽管这个主人很穷,我伺候他却比伺候前两个主人更心甘情愿。不过好景不长,有一天可怜的主人不辞而别,竟丢下我自己躲债逃走了。主人失联,我却成了他空空如也的家的“主人”。
我的第四个主人是墨西德捐募赎金会的修士,第五个主人是一个兜售免罪符的。这之后又给一个画手鼓的民间手艺人做过助手,跟一个公差打过杂。吃过的苦头,受过的折磨,遇到的危险都不必细说了。我很困惑,念及自己过去的苦命和当前的厄运,心里倍感酸楚。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投奔的主人都把让我挨饿遭罪当成良药或美德,真是活见鬼!
困惑归困惑,时光照样流逝。又过了几年,我的新主人——圣萨尔瓦铎的大神父瞧我挺能干,为人也忠厚老实,便把他的一个女佣人嫁给了我。当然,这是后话。
(责任编辑 赵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