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人民的名义》大幕已关,你还在回味

2017-09-06 00:39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9期
关键词: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名义

话剧《人民的名义》大幕已关,你还在回味

淡出十年后,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美誉的著名作家周梅森春节前出版了新作《人民的名义》,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被出版界称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其同名话剧近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北京嘉会本末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作为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剧目到北京保利剧场上演。4天演出,获赞无数,有观众评论:“这是一部真正直面现实、触动心灵的作品。”

一场主旋律题材的反腐大戏,如何能俘获众心?

改编到极致

话剧《人民的名义》在保留小说原有人物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再梳理,讲述了检察官侯亮平临危受命,赴汉东省调查一个重大贪腐案件,历经诸多磨难挫折和情感斗争,终将昔日恩师、学长等一批腐败官员送上了审判台。

和小说、电视剧相比,话剧《人民的名义》的最大看点在哪里?执导该剧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介绍,话剧《人民的名义》是反腐戏,但它没有在贪腐事实和查处案件等外部情节上过多着墨,聚焦的是在一张庞大复杂的权钱利益交换的关系网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夫妻之间的复杂博弈和激烈绞杀,剧情惊悚,冲突性极强,看后让人愕然、感慨和唏嘘。

小说珠玉在前,为何还要将《人民的名义》改编成话剧?王晓鹰解释,小说、话剧、电视剧三箭齐发,从而形成一个文化现象,这是出品方的初衷。他看中的是作品的尖锐性、复杂性、思想性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这正是一部好话剧所需要的。

当然,作品的现实性是王晓鹰更为看中的。在他看来,反腐是当下中国极为瞩目的一件大事,国家在大力抓,老百姓也很关注。戏剧关照社会生活,把一部现实性、思想性都有保证的反腐小说搬上舞台,自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如何在短时间内将30万字的小说改编成一部3万字不到的同名话剧?参与改编的青年编剧阿笨说,还得归功于周梅森,原著已经足够精彩,他改编起来不算太难。

对演员来说却是压力不小。剧中核心人物高育良的扮演者张志坚直言,排练和演出是“艰难”的,“话剧剧本浓缩到极致,电视剧大量反映的人物都靠舞台上这6位演员说出来,所以你会发现,‘高书记’一直下不来。”更“艰难”的是,排练只有18天。“过去我们排一出戏至少要三个月,经过编剧、导演、演员等各方面的反复打磨,甚至半年后才敢去见观众。”他介绍,《人民的名义》排练很紧张,彩排前一天,主创人员都还在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补漏。

周梅森很认可演出效果,认为现场的冲击力强化了戏剧的矛盾和张力,震撼力不亚于小说和电视剧。“王晓鹰导演在舞台感觉上有很强的把控力。他把诸如车祸之类的影像声效内容和小说、电视剧里的一些精彩台词、对话都巧妙地运用到话剧里后,并智慧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纠结和心理活动,现场感十足,强化了戏剧矛盾和故事张力。我感觉很震撼,戏剧效果超乎预料!”看完彩排后,他如是评价。

人性视角关照就会打动人

人性,是王晓鹰和阿笨多次提及的一个词。“话剧擅长的是讲人性,讲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改编时我们‘砍’了很多人,他们只是作为背景存在,更多的是展现舞台上6个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变化。”阿笨说,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反腐题材,接下改编任务时,其实是有犹豫的,作为年轻编剧,他是不是适合做这种题材?看了周梅森的剧本后,打消了顾虑。

在他看来,不论什么题材,最核心的还是讲人性的东西,用人性的视角关照现实题材,就会打动人心。

“我不认为《人民的名义》只是一个反腐题材,从本质来说,它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在国外,大量好的作品都是呈现当下人的生活状态。在国内,现实题材创作可能面临一些问题。这次改编特别感谢周梅森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基础,小说《人民的名义》完全可以转化成一个好的舞台作品,它有戏剧所蕴含的东西,舞台上可以呈现出它的生命力。”阿笨说。

王晓鹰很认同这种观点。在他看来,戏剧作品要探究人性更深的内容。“反腐题材创作如果只是从表面情节去写侦破几个腐败案子,惩治几个贪官,让老百姓叫叫好,拍拍手,一吐为快,并不难做到,但作为戏剧作品,它应该在思想和人性上有更深的挖掘。”

《人民的名义》避免了表面化的追求,讲案情又不局限于案情。剧中有大量台词让人印象深刻,譬如“人格美容”“灵魂清零”“贪腐等于在身上绑上了一个定时炸弹”“心正则心安,心安乃平安”“你从权力中得到的光环与荣耀,终会因权力的消失而消失”,等等。

“权力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欲望也要关进自律的笼子里”是王晓鹰特别加进去的。他认为,反腐作品多大程度上能从人的关系、人的内心和欲望入手去作一个更深的挖掘,这里面就会触及到腐败的根源问题。“腐败最根本的是与人贪婪的欲望有关。谁都有欲望,但超过道德约束底线,用一种非正当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会带来各种问题,包括犯罪和各种不轨行为。如果有了权力,就容易转移成贪腐。”

他反复提醒,现实主义创作既要贴近现实,又不能贴在现实表面。不管是反贪的戏,还是歌颂英雄模范的戏,都要注重这一点。“一部好的反腐戏,既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又要有犀利的思想深度,还要有对人性的挖掘、提升。我想如果能这样,戏的价值会体现得更好。”

主旋律照样可以做出彩

如何看待主旋律作品,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说,他发现一直以来,社会对主旋律创作有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主旋律就是应命、应时、应景之作,缺少思想内涵,也不大会有好的市场效益,甚至在个别业内人士眼中,主旋律似乎还带着某些贬义的味道。

王晓鹰解释了他的主旋律观。他说,国外也有主流作品和非主流作品之分。在国内,主流作品与主旋律作品意思相近。作品只要符合社会主流人群的情感和三观,就是主流作品或者主旋律作品。

王晓鹰认为,主旋律作品不能完全意识形态化,如果只是表达一种意识形态,可能恰恰狭隘地理解了主旋律的含义,“你真正正面地表达真善美,它就是主旋律。你可以表现英模人物的真善美,表现平常百姓中的真善美,也可以表现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真善美,这些都可以是主旋律的。现在公众甚至一些创作者也把主旋律作品狭隘化了,而随着创作人员的误解,受众也就产生了误解。”

对于主旋律创作,王晓鹰强调了他的核心观点: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不能表面化、概念化,对生活的认识要有足够的深度,对于人的情感和心灵、人性要有更深的开掘。如果只是用一种感人的方式讲述好人好事,是远远达不到艺术作品应有的深度的。

因此,在话剧《人民的名义》里,他提醒扮演“祁同伟”的宗平,“从头到尾都不要有一点点‘我是在演一个坏人’的意识,这样他才能把更真切的东西演出来。”

阿笨的观点更简明直接:为什么主旋律题材的东西不能做得好看?任何题材只要触及人性做出戏剧感,都可以很出彩。不能因为题材是主旋律,就有借口做不好。

“这是党和国家一大进步”

《人民的名义》的成功出品,让王晓鹰看到了一些新动向。

2004年之后,因题材的特殊性及敏感度等一系列原因,曾经饱受瞩目的政治反腐题材剧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淡出期”。而随着党的十八大后反腐工作的大力推进,反腐这个题材又开始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逐步复苏。

在小说《人民的名义》研讨会上,谈及创作体会,周梅森的一番话让人动容,“十八大以后,我看到党和国家反腐的大势,以及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效果,感觉到反腐倡廉就是中国的春秋大义,于是想挑战自己,创作出一部反映时代特征、突出反腐特点、体现检察特色的正能量作品。这次,我把积蓄十年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这部作品中,这是我创作生涯以来最好的作品。写得酣畅淋漓,我认为全面超越了我过去的作品。”

正因为看中作品“十年难得”,张志坚毫不犹豫地接下了“省委副书记高育良”这一角色,“客观地说,《人民的名义》确实触动了现实的东西,作品能够出来,这是我们国家和执政党的一大进步,所以我想我必须投入到这个项目里来。”

当然,角色的丰富性也很打动他。“对于演员体会角色来说,光演一个贪官没有意义,‘高育良’最吸引我的是,他不是一个传统概念上的贪官,是个想要江山的人。如果他只是像苏荣那么去捞钱,不仅自己捞,还让老婆孩子捞,这样的角色我肯定不会接。对于演员来说,一定要把人性中的两面充分表现出来,这样的表演才会打动人。”

话剧高潮在第五幕,剧情堪比“无间道”,其中有两个揭底牌的过程相当精彩,一是揭晓案件底牌(“高育良”几年前就已和发妻“吴慧芬”离婚,到香港和情妇“高小凤”登记结婚并生子),一个是揭晓人性的底牌(“吴慧芬”接受离婚不离家,一是需要“高育良”的权力给她带来的荣耀和便利,二是不想让那些一直嫉妒她的人看笑话。她直言自己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相信观众看完这部话剧会有更多思考。大幕一关,回味无穷。”把“高育良”演得出神入化的张志坚说。

话剧《人民的名义》是反腐戏,但它没有在贪腐事实和查处案件等外部情节上过多着墨,聚焦的是在一张庞大复杂的权钱利益交换的关系网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夫妻之间的复杂博弈和激烈绞杀。

猜你喜欢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名义
周梅森:妻子是我生活中的最佳搭档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