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进
俗话说“心中有爱就有美”。美也要去感受,美是对“色声香味触法”的一种领受,并且美无所不在(自然的、人文的),只要你去发现,去领会,甚至是去创造……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主张:美与实质生活经验有关(个人内在生命要素的需求不同);意大利美学大师克罗齐说:美是属于个人情感主觀的表达;而德国的哲学大师康德则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享受。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诡辩学家希比阿斯辩论什么是美?苏格拉底问:什么是美?希比阿斯回答:美是漂亮的小姐。苏反问:难道竖琴不美吗?……而最美的猴子比起人,还是丑的,最美的人比起神,却也是丑的。最后,他们的结论是“要探究什么才是美?是困难的。”
有人觉得下雨天浪漫,有人却觉得心烦;有人喜欢听古典乐,有人却不喜欢。因此,美的评价本身就很主观,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尽相同,会出现评价不一的现象(个人当过几次美石评审,发现七个裁判在评选石头上会有约1/4的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同样,评论一件玫瑰石的美,也很难绝对去定义。虽然不容易定义,但还是可以有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合理臆测”。比如玫瑰石的美,包含三个方面:彩、艺、宝——色彩性、艺术性与宝石性这三点,但因宝石性为天生,无法再施巧手,重点就会放在色彩性与艺术性上。尤其是艺术性,在于它是否有如画一般的美景、构图如何、主题是否明确、整体性如何(缺点越少越好),这就需要运用一些专业的“美学元素”来评析,而非主观上各自的认定。
比如色彩表现,就该注意石品“美学要素”的呈现。
一、作品的色彩有没有凸显出来,主题是否明确,色有没有跳出来,对比度如何,在处理石头时都要留意。
二、色彩分布(与画家的色彩运用同理)是否和谐。
关于色彩分布有三个要素:
1、是否平衡。色彩的调和度如何,色彩的阳(彩度高、鲜艳)或浊(色沉)、浓与淡,色素的匀称度,都要观察与考虑。
2、画面是否有律动感。色彩具有变化但又不失杂乱(连带景物也具备律动感、量感、明暗、立体感)。
3、石头画面是否稳定。不偏颇,也不呆板刚硬。
另外,石头色彩是否有符合其他美学规准,也可一并观察。如渐层美(观察作品造型、色彩的大小排列与浓淡分布)、对比、对称(倒影)、统合(景聚焦不松散)、比例恰当等,都可列入观察。
再则,我们在打磨原石或裁制石画时,也要从美学元素中去考量和运用艺术性,比如:
1、黄金比例:画面剪裁若能按照1.618的长短面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但碍于内容很难完成,所以适度即可。
2、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
3、空间感:在石品中,若发现有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时,必须善加保留或运用,使作品能表现出丰富的空间感。
4、体积感:指在石品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中,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现有的石头中,有时在特殊氧化切片或木瓜溪石上可以找到有立体感的作品。
5、明暗的运用:石上墨色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了解石头:①亮面——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中间面,半明半暗;③明暗交界线——亮部与暗部转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背光部分;⑤反光——单面受周围反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层次来处理石品,以达到渐层烘托之美。北宋郭熙曾说:“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故石画中氧化锰黑中有干、有湿,需巧为运用,而不是像推土机般一律铲平。不光新品,有的旧品没处理好的,也可再行处理。
另外,能有看画的素养,对石品的创作也会有不小的助益,宋朝郭熙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仰视);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俯视);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视)。”所以,你若把美学素养加入石品,石头不但更美也会更有价值。还有,有的景是以大观小(推远看);有的是以小观大(拉近看),远有远的处理法,近有近的处理法,不要把近的处理远了,又把远的处理近了。石头是亿万年的稀物,交在你手上,若有好条件务必要善用、慎用。
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曾提出“画忌六气,一曰俗气;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这虽指画风,但我们在琢磨石品时,所谓“立意在先”,所以要先有一份文人涵养,不要粗鄙为之,如若多予注意,仔细琢磨,必能化腐朽为神奇。
诸君,平日能多多涉猎美学,看看画册,涵养自己的艺术观;不管评选作品或者从事实质的创作,必能展露其风华,赋予石头更美的元素。希望你就是那个推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