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要尽量采用激励发现和游戏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幼儿课堂教学。
关键字:新课改;激励;游戏
一、激励发现法
小孩子在家喜欢得到家长的表扬,在学校喜欢得到老师的奖赏和鼓励,鼓励孩子也长了其进步的方式之一。学生得到鼓励之后就会加倍学习。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幼儿掌握科学的基本结构。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幼儿在园内所接受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相比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智力。他们强调新时代应当普遍注重教育目的,同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儿童的智力的充分发挥,能使国家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这就是美国知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他在“发现法”里特别强调激励和发现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还依据了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理论。新出台的《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的要求:在于幼儿教学中应该注重切近每一名幼儿的自身兴趣以及要求,让幼儿在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能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且乐于表达。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陈鹤琴认为对于幼儿而言,好奇心总是好的,而且,小孩子还有好动心,幼儿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幼儿的行动完全为冲动与感觉所支配;好奇心的驱使的幼儿与新异境地接触愈多,则知识愈广;小孩子也是喜欢成就感,他们不仅喜欢动作,更喜欢动作有成就;小孩子更喜欢称赞,他们喜欢听好话,恰当好处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学习兴趣和勇气。所以,在学校,我们老师要多鼓励每一位孩子,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孩子,要让每一位孩子在我们老师的鼓励之下茁壮健康成长。
二、进行游戏合作教学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起点,是幼儿认识世界和社会的人生第一步,因此我们幼儿园老师对于幼儿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采用游戏法教学,据调查得出结论,游戏教学能增强幼儿的教育参与性,幼儿具有游戏的天性,对有游戏的课堂教学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进行相互了解、相互熟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逐渐学会与周围世界、周围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开始独立认知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鼓励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老师缺乏有效游戏的引导,也有的对游戏设定不合理,有些游戏的形式对幼儿的生活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力支持,由此影响了游戏的有效性。在新课改下我们老师就要进行游戏创新,努力提升游戏的教育性、趣味性,让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取新知。在游戏设置上不要过难,一定要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水平,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千万不要有个别学生觉得游戏规则难就放弃参与后跑到旁边贪玩,这样的游戏教学效果显然不尽人意。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组织能力较差,我们一个班级人数又较多,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考虑组织好课堂,否则就会陷入到无序混乱的局面中,我们老师在游戏教学中要采用介入的方式来成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并通过和幼儿建立游戏合作关系来了解幼儿的认知世界。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化课程实质也就是活动化课程,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幼儿才是活动中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活动室还给幼儿,让尽可能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把“主宰”权还给孩子。如果在幼儿自己进行游戏时,我們老师不要站在一旁无事可做,而是要深入到每一组,可以进行游戏引导,毕竟每一个游戏都隐藏着人生道理和科学哲理,幼儿很难领悟到游戏之外的道理,从而启发幼儿的心智。作为老师就要对幼儿进行游戏时进行回应,要保证游戏的有效性。正常的游戏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就是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但是幼儿自己可能明显感觉不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时常为幼儿巩固并强化合作精神,比如在幼儿进行大规模拼搭铁索大桥模型的时候,中间就能体会到团结协作精神,在最后成功的时候大家就会明白这是孩子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合作成功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如果是一个孩子可能就很难完成而且是不可能完成,这么一个活动就告诉孩子,在做有些事的时候一定不能马虎,一定不能单枪匹马,要靠团结协作才能取胜。以后很多孩子在游戏的时候就会这样想到:“我要跟某某某一起玩游戏。”“我要和某某某一起做。”到这时候,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必定会产生合作行为,合作行为就会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强化,这就为以后的合作行为打下基础。
总之,幼儿既然是天生好动,非常喜欢游戏,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在幼儿发展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有差异的时候根据他们自身状况进行游戏引导,只有这样,才有力课堂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J]. 亚太教育, 2015(21):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