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峰
摘要:跟其他学科相比,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确立更是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一线工作者的我对这此感触颇深,我们已经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个学科,它亟待融合,而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跟其他学科的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整合,还有一方面就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合,真正做到能够解决身边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融合
一、学科融合
1、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学科融合角度看,信息技术更像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门学科,随着社会进步,也倒逼着学校的教学内容要有所转变,那么学校的手段,教学方法也就随之改变,教学中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的引进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性从不同学科角度看主要分成文科和理科。
1、理科融合這些年发展的非常不错,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化学学科,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了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数学学科通过“画法几何”等软件解决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差的情况,还通过软件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强了学生动手画图解决问题的欲望,也能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还有物理学科通过相关动画软件,动态的展示各种“力”各种物理现象,让空洞无形的知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Physion是一个物理教学设计软件,可以直观的模拟物理状态全过程。而且容易学习。可以创建各种图形以及气球和很多其他物件。还可以使用弹簧,滑轮,钉子等与这些物品组合,非常好的起到了辅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还有化学学科,ChemOffice3D软件就实现了很多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的专业的化学现象,化学需要做实验,但是做实验的机会毕竟不是非常多,而且做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相关软件就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它简单高效部分地域,对于不具备实验教学的偏远地区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学好化学非常有帮助。
2、文科融合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大,从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源就可以看出,文科方面的软件,课件以及资源都很少,这也跟学科特点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语文、外语学科教学软件基本停留在课程内容加深描述及故事背景的渲染等等,我就曾经体验过一节语文课,课堂的内容是《荷塘月色》,教师让学生通过课件上的图片和音乐体会作者在寂静的夜晚闲庭信步的心境,可是上课当天教室阳光明媚气氛愉悦,如何能体验到课文所描绘的景致和作者的当时的心情。所以我觉得这节课的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无效的,最起码也是效果很低的。
2、问题探讨及发展方向。不管文理科,从现在发展的状况看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科内容进行了“展示”“强调”“加深”“巩固” “解惑”。而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特点角度出发考虑,这个时期的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特别强,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并且有动手操作的愿望,所以学科融合要考虑学生这方面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探究性,互动性,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从课前资源的准备,课中辅助软件、课件的使用,课后知识巩固时间环境内容的选择等等都要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和环境互动,同时在设计的时候尽量考虑让学生多多参与课程之中,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方面的应用软件有交互性比较好的Authorware,利用软件的多方向,循环性,交互性特点,利用现在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的触控特点,让学生到前面来动手操作,设置不同的结果,不同的选择,以促进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根据不同选择不同结果的方式,起到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注重过程的教学目的。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将全国各个学校的优秀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让相对固定的知识点内容以萃取精华的方式加以提炼,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传播开来,让教育的优秀资源利用最大化,让偏远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同样享受其带来的最先进的教育资源。
同时,伴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也层出不穷,比如现在非常热门的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给信息技术课堂的新技术的应用又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样上面提到的文科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局限性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如果我们在《荷塘月色》这节课中运用VR技术营造出课文中宁谧安静的月夜气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学生带入到近乎真实的意境中,让学生畅游在“此情此景”中,对于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想表达的内心独白将会大有裨益的。
二、信息技术的日常生活融合
信息技术知识已经变成了一个人的基础知识,大到各种信息技术专业等级的认证,小到利用街头银行自动存取款机取款汇款,甚至到医院火车站自动挂号打印车票等等,信息技术正在变成每个人的信息素养,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课程与日常生活融合的重要性。
1、观念上。每次初一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的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
的课程名称,大部分学生都回答的有误- -微机课,我都要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不是设备,而是学习如何收集、加工、分享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的一门课程,信息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无法分开,我们只有在观念上端正、认可、接受信息技术,我么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充分的让信息技术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服务。
其次,学生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上很多人这个课程是微机课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想当然的认为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在微机室上,用计算机来上课,所以就将课程叫成了“微机课”,但是计算机只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只不过这种载体所能承载的学校种类很丰富而已,而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大到卫星以及各种天体,小到我们平日说话甚至呼吸,所以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作为信息的最丰富载体之一的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同时也让学生分清楚计算机并不是就是信息技术的全部,让学生在观念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深远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在思想上养成信息技术观念和形成信息技术素养,我们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是让学生成为计算机操作高手,打字速度多快,能修理计算机这都不是学习的目的。我们是在潜移默化的打好信息技术大厦的基础,以便在我们长大成人后,让我们丰富的知识土壤中开花结果。
2、课程设置上。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操作步骤,和我们生活结合的方面并不多,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横向联系我们的身边事,设置实际问题的例子,并通过课程内容解决问题,达到学习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目的,而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恰巧有这方面的优势,近些年信息技术深入家庭生活,家家都有计算机和其他信息的载体,能够尽快掌握它们为我们所用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所以我们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设置课程是让信息技术课程在生活中融合最好的渠道,真正做到学为所用。比如,初中曾经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微型计算机》,本来这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硬件,比较枯燥,也难于理解,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但是考虑到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部分的自主意识和一定的自理能力,我把本节课的内容融合到学生到电脑公司装配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的目标上,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实践证明,确实有一部分学生有这样的打算,也解决了有些学生之前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学生走出课堂就可以直接到现实生活中的电脑公司配置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有所长就会学有所用,这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实际生活融合的必要性。
三、信息技术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性还大有文章可做,而且也很有这方面的潜力,也必定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要迎头赶上,让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这样我们最终才能做信息技术的主人,遨游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 李淑平.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有效整合[J].情报科学,2009(12):105-107+146.
[2] 苏宝华.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2006(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