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与《桃花扇》异同

2017-09-05 07:13王蕾
未来英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桃花扇主题红楼梦

王蕾

摘要:在清代小说和戏曲中,有两大悲剧,就是《红楼梦》和《桃花扇》。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发现红楼梦与中国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试讨论《红楼梦》与中国戏曲《桃花扇》的异同。

关键词:《红楼梦》;《桃花扇》主题;结构;内容

清代文坛上,两滴悲剧式的眼泪流落至今,一滴因梦而流,一滴因凭扇而落。清代小说《红楼梦》与戏曲《桃花扇》这两大悲剧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又独具特色。

一、《红楼梦》与《桃花扇》的主题:泪与血的挥洒

王国维评论:“吾国之文学中,其最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 《红楼梦》与《桃花扇》两部悲剧的经典传世之作,都经过作者的呕心沥血闻名于世。《红楼梦》经过“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展现在世人面前。而《桃花扇》是孔尚任倾注了十余年心血,三易其稿创作出来的。《红楼梦》和《桃花扇》都以爱情为主线,两个爱情悲剧的落幕,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红楼梦》中贾宝玉最后皈依佛门,与《桃花扇》中侯方域、李香君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贾宝玉与林黛玉志同道合,最求思想自由,都不愿被封建思想所束缚,二者情意相投,萌发出爱情,而最后贾宝玉的皈依佛门,是爱情和自身内渴望的自由双双成为泡影的悲剧落幕。林黛玉的死去,他内心中的理想爱情破灭,家长们对宝玉的自由爱情和内心追求的不断扼杀,强加以封建婚姻,他选择不屈从。《红楼梦》第五回所云:“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而《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二者经过杨龙友的介绍和撮合之下,相互倾慕,结为夫妻。在戏剧中,侯方域与李香君在妓院盛会上相遇,只经过一次盛会,定下终身。婚礼上没有繁琐的礼节,双方朋友集聚一起,吟诗奏曲,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李香君的养母的见证下结为夫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爱情和婚姻自由追求的。但因受弘光朝奸佞党人的迫害,二人分离,经过万般艰难,二人相聚,但由于烽烟四起,国家败落,二人入道。

二、《红楼梦》与《桃花扇》的内容:人生与政治的思考

从《红楼梦》与《桃花扇》的内容上看,都论述了对真与假的思考。《红楼梦》第一回中,“太虚幻境”两边有副对联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桃花扇》中加十二章孤吟写到:“盖南朝之亡,亡于戏,演戏者亦从而戏之,乃能独得其戏之真,是以真为戏而戏为真矣。”但从内容来看,《红楼梦》阐述的是人生哲学的思考,而《桃花扇》则偏重于对政治的思考。

曲沐等学者认为《桃花扇》和《红楼梦》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写政治思想。王国维曾指出《桃花扇》是“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写人生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寓兴亡之感,”作者没从生活本身或对人生描写为事,并没有揭示人生的哲学、宇宙、文学意蕴。但《红楼梦》其中心并非写政治,周汝昌认为‘字字看来皆是血‘滴泪为墨,研血成字的《红楼梦》,并非为供人消闲遣闷,也不是为了‘情场忏悔或‘解脱痛苦,乃是作者对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一个巨大的深邃的思索与观照。《红楼梦》中,从女娲补天,遗石通灵,幻形入世,一直写到了“离合悲欢,世态炎凉,”展示了一位哲人的全部智慧与精神的高度造诣,代表着中华文化精华的特色与价值。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达到了他自己对于“人”的理解与认识,关切与忧思。在《石头记》中,蕴含着石与人的“公式”:石-玉-人。周汝昌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认真探求“人”的本源本质,进行严肃的哲理思索,除此之外,曹雪芹以女娲的神话古史的故事作引而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天、地、人、物四者之间的关系。石本为物,物与人是对待的“双方”,但曹雪芹认为,物经过女娲的炼就能够“通灵”。从中可以看出,《红楼梦》在一开始,就阐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博大的哲学思想。虽然《红楼梦》从表面上看,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但实际上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观,并非是写政治上的兴亡。周汝昌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文化小说。《红楼梦》中阐述了中华的哲学、诗学等优秀文化。

三、《红楼梦》与《桃花扇》的结构:梦与扇的遗失

从《红楼梦》与《桃花扇》的结构上看,一者为小说,一者为戏剧。文学体裁具有差异性,但二者都以一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贯穿全文。并且以一物为中心,写爱情悲剧。《红楼梦》贾黛的故事,以通灵宝玉为中心展开。而《桃花扇》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定情信物-扇为中心拉开悲剧帷幕。

《红楼梦》中有两个次要人物,癞头和尚和跛道人,他们关系着小说的命脉,《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写到:“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的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将石头带到人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在荒山无稽崖刻字言:“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引出下文贾黛的故事并贯穿其中,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众人见其病态,黛玉言:“三岁时,来了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第七回中,薛宝钗服“冷香丸”,说是癞头和尚看的“海上方”。等等,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贯穿全文的情节。并且《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故事,以通灵宝玉为中心,贾宝玉的衔玉而生,因而通灵宝玉是关系贾宝玉与整个贾府的兴亡的重要物件。而《桃花扇》中以老赞礼和张道士为贯穿全文的旁观人物,试一章中:“戏文内有老赞礼者,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曾做南京太常寺赞礼,因以为号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不唯为老赞礼所耳闻,并为老赞礼所目睹。”加二十一章孤吟中:“如老赞礼者,阅历衰时,遭逢盛代······”《桃花扇》以染血桃花的扇为中心,写候李的爱情悲剧。但《桃花扇》是表现明末的政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红楼梦》则是曹雪芹的一场空空的梦。

参考文献

[1] 周汝昌. 泣血红楼:曹雪芹传[M]. 作家出版社, 2014.

[2] 袁一同. 孔尚任与“桃花扇”M].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

[3] 曲沐. “红楼夢”和“桃花扇”[J]. 红楼梦学刊,1983(1):129-151.

[4] 陆联星. “红楼梦”与“桃花扇”[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3):97-104.

猜你喜欢
桃花扇主题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别样解读《红楼梦》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