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薇+李晓佳
端午前后,是藏族民众的农闲时间,青稞已经种下,草原上的春天已经来临,几场春雨之后,草原和远山都被染得绿油油的,明澈的湖泊缓缓浸润了草地,一冬的严寒之后,是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香格里拉原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当地的藏族有着骑马的传统,自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节是当地藏族民众的传统节日,相传是沿袭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王时代的赛马盛会而形成的,藏族人民在此期间充分展示他们擅长骑射、勇敢剽悍的豪放性格。除了娱乐,他们还通过传统的赛马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趋神避邪、求交好运等等。海拔3266米的高原纳帕海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水,这里只有到了夏天才会变成“海”。这个森林背后的湖由于地势比香格里拉县城低,每年雪山消融,大小溪流会不约而同地汇聚在这里,草原“一秒”变泊。雨季过后,纳帕海的水又从落水洞排出,汇入金沙江。
在纳帕海,最fashion的玩法是骑马长啸,驰骋在广阔的草甸上不用担心是否超速,大有武林英豪驰骋江湖的豪迈。如果去纳帕海过端午节,吃粽子太“小儿科”,看赛马节才是正经事。农历五月初五前后,远远近近的人们,驮上帐篷什物,带上青稞酒、酸奶子,携家扎帐而居,通宵达旦,欢饮畅聊。
藏民对马的感情是浓烈的、醇酽的,参赛马匹都要戴红缨,系铜铃,佩彩色鞍辔,主人就像打扮待嫁的女儿一样打扮它们,甚至连鬃毛也梳成五彩的小辫。人群中最盛裝的,多半是骑马的把式们,他们藏袍的色彩五花八门,鲜艳至极,藏袍右袒处,露出雪白的里衣,身上大都挎了红绶带,腰上系了若干彩带,连高统藏靴,也要涂成红黑相间的色彩。
赛马延续以往传统,不搭建主席台、表演台,不铺设专用马道,所有的表演和比赛都在原生态草原上举行。赛马会当天,彝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纷纷从附近的各个地方赶来,各家男女老少团聚在草原上夜餐露宿,帐篷、彩旗竞相辉映,各民族纷纷骑射歌舞,欢声雷动,成为高原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与人数最多的当数速度赛,赛马尚未开始,马蹄也发痒了,骑手也亢奋了。一声号令,万马奔腾,骑手们蜂拥而出,策马狂奔,偌大的纳帕草甸马蹄声碎,人声鼎沸。骑手们个个血脉喷张,举起森林般的手臂,连连以缰绳抽打马臀,只见风卷残云般,马队如彩色狂飙一掠而过,赛马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上百匹骏马风驰电掣般的冲出,奔向终点,很多骑手都在马背上插上一杆彩旗,最初几秒,众人因一时没有拉开距离而人挤人,马挨马,场面惊险,倘若有人骑术稍逊,必定跌落马下,踩踏如泥。但是这种担心很快便成为多余,骑手们不愧为“马背上的民族”,个个骁勇,人不离鞍,马不负人,组成一组粘结打捆的运动组合,只见风卷残云般,马队如彩色狂飙一掠而过。赛道两旁则站满了盛装打扮、呐喊助威的群众。赛马冠军得到的奖励往往是一匹马或者能买一匹马的钱。不过在这原始粗旷的赛马场上,胜者更在乎的是获得荣誉,赢得赛马冠军,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和款待,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飞身上马演绎“速度与激情”,没个几年功夫绝对不行,训练有素的马术选手们疯狂地在风驰电掣的马背上表演站立、倒立、跨立、多人叠立等动作,无比惊险刺激,稍有差池将人仰马翻,伤亡难料。现场的空气都是紧张的,激昂的赛马乐、尖叫声、欢呼声疯狂地覆盖了赛马场的每一寸土地。赛马竞赛项目很多,如骑马竞跑、马背舞刀枪、马上射击等,但最吸引人最能展示高超骑术的是骑马拣哈达表演,骁勇矫健的骑手们在飞奔的骏马上俯身从草地中央拾起一条条洁白的哈达,展现出他们高超的骑术,引起看台上观众的阵阵欢呼。只有在马背上,藏族的小伙子们仿佛才找到那来自祖先与群山的自信和力量,显得格外英姿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