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鸿
1
那天,贺龙率领红军甩开紧紧跟在身后的滇 军刘正富旅的追兵,乘小木船顺利从石鼓渡过金沙江。
贺龙到达东岸不久,李达就来报告,说朱德总司令来电。贺龙接过电报,轻轻念出了声:“金江既渡,后会有期,捷报传来,全军欢腾。谨向 横扫湘滇黔,万里转战的我红二、六军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革命的敬礼! ”看完电报,贺龙笑了笑,说:“李参谋长,把这封电报的内容,尽快传达到红军当中,鼓舞斗志,继续北上……”
贺龙到了金江刚刚住下,吃了饭,还来不及喝上几口水就风风火火赶往格鲁湾。
一路上,春光灿烂,岸柳青青,杜鹃花、马缨花遍山开放,春意很浓,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幽香。
十多匹战马在画山绣水间疾驰,卷起的一道道尘烟,慢慢消散在金沙江边的柳林里。
贺龙快马到了格鲁湾,刚歇下,便让警卫连纳西族战士和喜子去寻找熟悉过雅哈雪山和中甸情况的当地人,准备了解一些情况和请通师,也就是翻译和向导,为红军进入中甸,扫除路途不熟和语言不通的障碍。
先期到达格鲁湾的六军团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和贺龙汇合在一起。已经身怀六甲的肖克的妻子蹇先佛挺着个大肚子在一旁缝着小孩子的衣服,准备给快要出生的孩子穿用。贺龙问了问蹇先佛,孩子什么时候出生,他正等着当大爹呢!蹇先佛说,快了,也就还有一个来月。贺龙笑了笑,好呀,看来,我当大爹是当定了。肖克说,看样子,这孩子要生在草地上也未可知呢!蹇先佛说,从预产期看,有这种可能性。说笑声中,肖克将刚刚在上江写的一首诗拿给贺龙审阅。
贺龙说:“我不懂诗。不过,我可以看看。 ”
贺龙接过肖克写的诗在看。诗是这样写的:
盘江三月燧烽飓,铁马西驰调敌忙。
炮火横飞善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
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
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看完肖克写的诗,贺龙笑着说:“好一个会师康藏向北方呀!这就是红军当前的状况嘛。有标题了吗?”
肖克也笑着说:“还没有呢!请贺总给想一个。”
贺龙想了想,说:“我看就叫,红军过金沙江。”
肖克說:“这个标题好。这首诗就叫,红军过金沙江……”
和喜子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纳西老人和老大打听。和老大早就听到和见到过红军纪律严明、说话客气和买卖公平,是天底下最好的军队,就热情地接待了和喜子。和喜子问,村子里有没有懂得藏话、汉话又认得雅哈雪山道路的人?和老大说,有一个,他叫陆云鹤,现在住在良美村。他母亲是藏人,他们家曾经在中甸中心镇住过很长一段日子。他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在康藏草地做过生意,对藏区关口重隘、沿路土司头人和寺庙喇嘛,了如指掌。让他给红军带路和做通司,最适合不过了。和喜子听了非常高兴,就带着和老大去见贺龙。
贺龙笑嘻嘻地亲自给和老大泡了杯热茶,热情地与和老大打了招呼,还给和老大让了座、传了支烟。
和喜子说:“和老大,这是我们红军的总指挥贺龙。麻烦你把刚才对我说的话,再给我们的贺总说一遍。”
能够说汉话的和老大不慌不忙地又将刚才对和喜子说的话,说了一遍。
贺龙听完后,问:“和老板,良美村离这里有多远?”
和老大说:“七八里路。一个时辰,可以打个来回,如果骑马,就用不了那多时间。”
贺龙说:“和老板,你能不能辛苦一趟到良美村,把那个叫陆云鹤的人给我请来咧?”
和老大说:“能,为红军办事,我很高兴。再说我家和他家是世交,平时我和他也常有来往,他相信我……”
贺龙笑了笑:“我们想让他做红军北上的向导,也就是你们说的通司。”
和老大说:“好,他很合适。我这就去。”
贺龙说:“让和喜子跟你一起去。”
和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就与和喜子告别贺龙,骑上快马,急急忙忙赶往良美村去了。
不到一个时辰,和老大就把陆云鹤领到了贺龙的身边。这陆云鹤身体魁梧,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看上去很精神,走起路来,速度很快,充满活力。贺龙让刘五给了和老大三块银元。和老大说,做了点小事,怎么要红军的钱呢?刘五说,这是你应该得的。和老大见推辞不了,也就收下了。
贺龙问陆云鹤:“听说你原来住在中甸中心堂,搬到良美村几年啦?”
陆云鹤说:“好多年了。记得那年土匪攻进了中甸的独克宗,烧房子、杀人。为了躲匪患,我们一家就搬到了良美村。”
贺龙说:“这么说来,你对中甸、乡城、稻城、巴塘和理塘很熟悉了嘛!”
陆云鹤说:“是哩。我过去经常在雪山草地里赶马讨生活,常常在这些地方来来去去,道路很熟悉。”
贺龙说:“你能不能给红军做通司,给我们带路和做翻译?”
陆云鹤说:“我愿意。”
贺龙说:“可是你有妻儿老小呀!”
陆云鹤说:“我早就听说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有妻儿老小不怕,只要能够帮上红军的忙,我无怨言。”
贺龙说:“红军很快就要翻越雅哈雪山,去你熟悉的中甸。你先回去把家人安顿一下,明天回来,就出发。”
贺龙让人拿来几十块银元,交到陆云鹤的手里,说:“快去快回……”
陆云鹤推辞了一下,还是收下了,激动地说:“红军真是仁义之师。我不回去了,把这钱托人带回去就是了。我得尽快给红军讲一些过雪山注意的事项,眼下红军就要去中甸了,这事耽搁不得……”
贺龙说:“现在你就和我回到金江。我们请你这个通司去给红军讲过雪山的注意事项,讲得越细致越好。”
陆云鹤说:“去金江?”
和喜子插话说:“嗯,金江。”
陆云鹤说:“好,我跟你们走。”
贺龙当即让和喜子牵来一匹枣红色的骑马,给陆云鹤送上一件皮袄和一支牙骨烟袋,说去中甸的路上用得着。陆云鹤客气了一下,还是收下了。他心里知道,这是红军的情义,不得不收。
第二天,贺龙就率领红军离开了金江。这天,是个晴天。
金江边,金沙江依然悠悠缓缓流淌,静静地向南,一直向南。然后,在石鼓拐了个弯,咆哮着向东,一直向东。
明晃晃的太阳升上山顶,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穿过青青的柳林,洒在羊肠小道上,斑斑驳驳,像锦绣,又像一幅山水画,江边的山水,好美。
贺龙走在半山腰,清风徐来,满山的树叶哗哗作响,脚边的泉水,在草丛里汩汩流动,深长的山涧里,传来阵阵鸟鸣声。
昨夜落了一夜的春雨,看上去,天蓝得像一块蓝手帕。
有那么几朵白云,在山脊上爬动,像哈达一样,系在山的肩上。远处的雅哈雪山,隐隐约约,似乎像美丽的仙女隐在云山雾海里。
这时正是初春,山花烂漫,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
花海里,单衣草鞋的红军艰难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走着,红旗漫卷,队伍蜿蜒,一眼望不到尽头。
若有所思的贺龙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眯着眼望了望迷迷茫茫的金江,缓缓举起手敬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军礼,说:“总有一天,我贺龙还会带领红军回到金江……”
说完,贺龙缓缓放下手,转回身,继续在山路上走。警卫连在前警戒、开路,任弼时、关向应、李达和背着捷生的蹇先任跟在他的身后,断后的红军紧紧跟在后面。当然,红军从 4月 25日下午开始渡江,今天是 4月 27日,红军大部已经渡过金沙江。这次,进军中甸,贺龙摆兵布阵,把卢东生任师长的红二军团四师作为前卫先锋,亲自带领,后卫则是由郭鹏任师长的红二军团的六师。这次,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一万八千多人马,抢渡金沙江,对岸没有遇到多少阻击,可渡江时却翻了一只渡船,牺牲了二十多个红军战士。国民党的飞机虽然往江里扔下炸弹,但没伤到红军。英勇的红军依靠七只渡船、二十八个船工,从七个渡口分期分批渡江,从丽江的石鼓、巨甸顺利到达对岸中甸的金江、上江。现在大部红军已经陆陆续续到达了江对岸。在渡江前,贺龙电告后卫六师郭鹏和政委廖汉生,立即回返五十里地,抢时间,利用险要地形,阻击追兵,要狠狠的打,掩护全军顺利渡江。这样一来,红军就赢得了渡江的时间,敌人也就一时闹不清红军突然回师的意图。
在半山腰的一条小溪旁,气喘吁吁的贺龙坐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说,大家也累了,休息会儿再走嘛。说着,贺龙拿出烟斗,摁烟丝,划火,点燃,开始吸烟。烟雾消散在空中,留下淡淡的烟草香味。身边的蹇先任在奶着不满周岁的女儿捷生,旁边放着一个背篓,那是捷生的摇篮。红军从湖南出发十多天前,蹇先任生下了女儿,就一直带在身边。取名捷生,事出有因。1935年 11月 1日,蹇先任在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小山村里,生下个女婴。因为贺龙正在前方指挥作战,留守桑植洪家关的红六军团政委王震笑着对蹇先任说:“这是喜事,得给孩子父亲发个电报呀!”王震想了想,拟了一句俏皮电文,发给了贺龙。电文这样说:“祝贺主席添了一门迫击炮!”贺龙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主席,故称贺龙为主席。这时,红二、红六军团发动的东征津市、澧县战役已胜利结束,捷报频传,打了不少胜仗。贺龙拿着王震发来的电报,当着肖克的面,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是红军里的文化人,又是孩子的姨父,快給刚出生的小妞儿起个名字!”肖克想了想,高兴地说:“这次,红军向根据地东部地区发动攻势,连克津市、澧县,屡战告捷,军心大振。我看就叫捷生吧!”贺龙说:“好!我这生在战地的女儿名字就叫捷生喽!”这样,蹇先任生下的女孩就叫了捷生。这
一路上,都是战火硝烟,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蹇先任一直呵护着红军队伍里最小的捷生。可就有那么一次,差点将捷生给弄丢了。那次,贺龙把捷生缚在怀里去指挥红军打仗,仗打赢时却发现捷生不见了。幸好被老乡捡到送了回来。此后,蹇先任就再也没有让贺龙带捷生,再苦再难,她也要把捷生带在身边。
贺龙站起身,往远处遥望了一会儿,说:“马上就要翻越雅哈雪山了。”
“嗯,离雅哈雪山不远了,”任弼时说,“不知开路的前卫四师十二团的情况怎么样了 ……”
贺龙问转过头问李达:“陆云鹤是不是跟随去了?”
李达说:“是的,去了,还有胡金龙。”
贺龙说:“他们去了就好嘛!可陆云鹤已经是年近五十岁的人,还要跟着红军爬雪山,真是难为他了。”
大伙歇息了一会儿,养足了精神,又继续上路了。
继续上路后,贺龙紧锁双眉,不再说话,他在心里琢磨,红军开始征战以来所经历的一切。一路走来,到现在进军中甸,真不容易。是的,贺龙没有忘记,他清楚记得,1935年 11月 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一万七千余人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傍晚,从桑植县的刘家坪和轿子垭地区出发。20日,红六军团在大庸和溪口间的澧水北岸张家湾附近突破敌人的防御,渡过澧水。接着急行军 150里,于 21日晚奔袭沅江渡口洞庭溪,歼敌 1个营渡过了沅江。红二军团也于 11月 22日袭占大宴溪,突破了敌人沅江封锁线。随后,红军分两路向湘中广大地区展开。进入湘中,进逼长沙,弄得敌人心惊胆颤,慌忙将“围剿”,改为“追剿”。湘中的土豪、富户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埋怨对苏区进攻推得太远,以致后方空虚。事实证明,红军选择的突围时机和突围地点是完全正确的。红军灵活地运用了反“围剿”的经验,声东击西,使敌人疲于奔命,狼狈不堪。湘中工农群众纷纷参加革命活动,使得红军的人力物力都得到了补充,部队士气大为高涨。原想以溆浦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但部队稍事休整,跟在红军后面的敌人李觉、陶广、郭汝栋等追击部队就赶到了。红军即向南转移,并在武冈地区的瓦屋塘和晃县地区的便水两次作战,消灭敌追击部队千余人,并击退了敌堵击部队,进入贵州,占领了石阡。这时,担任掩护任务的红军十八师,经过两个月辗转行军,也按预定计划到达石阡与主力会合了。红军又经余庆、瓮安、修文,渡鸭池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占黔西、大定、毕节三县,消灭了堵截的敌人。黔西、大定、毕节三县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高山险峻,道路崎岖。加上“天高皇帝远”,国民党统治也比较薄弱。红军一到,就较顺利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群众工作。县城四处,贴满了标语。打土豪,分财物,穷人抬起了头。宣传队、扩红队、工作队积极活动,建立群众武装,组织群众团体,闹得十分红火。当时,许多红军都想在这里落脚生根,建立新的根据地。但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以顾祝同为总指挥的十几万敌军,妄图协同云南、广西军阀,围歼红军于乌蒙山、金沙江之间。红军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黔西、大定、毕节,继续前进。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几次想建立根据地的想法都未能实现。红军退出黔西、大定、毕节后,在威宁、水城、宣威之间,用“盘旋打圈子”的战术,扔掉了尾追的敌人,进占了盘县。在红军进占盘县后,敌人一窝蜂似的向东扑来。而红军却掉头向西,进入云南,经宣威、沾益、马龙、寻甸到了普渡河。在普渡河,红军遭到云南军阀龙云率全部滇军的堵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时,中央指示红军沿一方面军长征的路线,渡金沙江,去甘孜会合四方面军。红军连夜行军,直逼昆明。敌人吓得惊慌失措,生怕红军进攻昆明,端了他们的老窝,慌忙把滇军主力调回昆明。而红军采用“虚晃一枪,回马便走”的战术,转而向西攻占富民,把滇军主力扔在红军的后面。红军又继续向西挺进,敌人害怕红军进攻下关、大理,又连忙调兵去防守。蒋介石也把他的中央大军调来增援,并且亲自坐上飞机在空中督战。龙云也派飞机侦察、轰炸,妄想在金沙江、澜沧江之间把红军一口吞掉。红军用“调虎离山”、“避实就虚”的战法,牵着敌人的鼻子团团乱转,使敌人十几万大军疲于奔命,而红军在滇中却如入无人之境。为了避免敌机轰炸,红军分兵两路,夜间行军,白天休息。不管距离多远,一天攻取一座县城,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草木皆兵。有的县太爷听说红军快到了,早早就卷起细软财物逃跑了。红二军团经禄丰、楚雄、祥云到宾川。红六军团经禄劝、牟定、姚安到宾川,之后折而向北,经鹤庆、丽江,4月 25日,从石鼓、巨甸走铁索桥、乘小船和划木排纷纷过了金沙江,驻扎在金江和上江一线。等红军过江后,滇军第一旅刘正富的大军才会追到对岸。过了金沙江的红军,都活命了。在金江、上江稍事休整,筹备过雪山的物质。中央又来电,命令到甘孜会合,北上抗日……贺龙想到这里,长长地嘘了口气。他又在想,北上的红军即将面临的危险、困难和问题还会有很多,比如雪山、粮秣和宗教问题。因此,执行好通过藏区的民族政策至关重要,这是重中之重。这之前,在金江和上江对红军进行了到了藏区后的民族政策教育,可还远远不够,下一步,红军遇到的问题还会很多。这样做,红军要北上,是必要的。再就是,红二、六军团的指战员来自江南、贵州和四川,没见过海拔很高的雪山。虽然收集了不少辣椒、生姜和挡风御寒的布匹、衣物乃至棕皮,准备也还是不够充分。
远远地,已经看到隐隐约约的雪山了,那是红军进入中甸的必经之路雅哈雪山。
康藏高原山岭逶迤,雪峰林立,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平均海拔都在三四千米,山垭口高达五千多米,人迹罕至。这雅哈雪山就是红军遇到的第一座雪山。
有的红军战士没见过这么美的雪山,还没有意识到雪山的致命危险,开始欢呼和赞美起来。
贺龙也停下脚步,遥望着银光闪闪、有些仙气的雅哈雪山,心里似乎意识到即将到来的艰难的征程。
这时,前面数里远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又一阵密集的枪声。
刘五飞马来报,说:“贺总,十二团在一个叫干岩房的地方,遭到了土司汪学鼎的近百门户兵的袭击,胡金龙班长被冷弹击中胸部,不幸牺牲。师参谋长高利国正在和他们接触和周旋。”
贺龙惊讶地问:“胡班长牺牲了?”
刘五说:“是的,胡班长争着去当尖兵,刚到干岩房就被冷弹击中!”
贺龙说:“唉,多可惜嘛!刘五,你马上返回去。藏民一定是受了反动头人和土司的蛊惑和唆使,不明真相,告诉高参谋长,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不要随便开枪,驱散僧俗民团即可,要坚决执行红军进入藏区的民族政策,不要伤及受蒙蔽的藏民……”
刘五翻身上马,出弦之箭一般,飞驰而去。
2
4月 26日一大早,中甸僧俗民团总指挥汪学鼎正在毡房里品尝着酥油茶、喝着青稞酒,一个心腹跑来报告,说江边的眼线有鸡毛信情报。刚才,汪学鼎得报,红军已经到了石鼓、巨甸一线,正准备渡过金沙江,进入藏区。汪学鼎急忙撕开鸡毛信。鸡毛信上说:“红汉人不过几百毛匪,人困马乏,已向小中甸进发……”汪学鼎一惊,心想,红军来得好快呀!可他又异想天开,区区几百号人,就想来闯我的地盘,得给红军一点颜色瞧瞧。想完后,汪学鼎认为红军人少,不用怕,便火速命令大、小中甸僧俗民团、松赞林寺和尚武装和金江团兵立即赶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干岩房一带阻截红军。同时,急令奔子栏马队增援,参加堵截向北而来的红军。
下午,趾高气扬的汪学鼎骑着一匹大白马,肩挎着一支盒子枪,带领着一伙僧俗民团,向着雅哈雪山进发,扬言此去只是为收捡红军的枪和内地带来的稀奇东西,根本没把红军放在眼里。
4月 27日凌晨,汪學鼎带着手下近二百人,早就埋伏在红军进小中甸的必经之路干岩房准备伏击红军。这时,派出去侦察的僧俗民团回来报告:“红匪快到了!”听说谁也没见过的红眉毛绿眼睛、杀人不眨眼的红军就要到眼前,僧俗民
团引起了一阵骚乱。汪学鼎一见,急忙叫嚷,让僧俗民团们安静下来,隐蔽好,听他的号令,才开枪。干岩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别害怕,红军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根本打不上来。
红二军团前卫四师参谋长高利国和十二团政委朱辉照率十二团为先锋,由通司陆云鹤带路,沿崎岖小路,顺烈马河北上,向雅哈雪山行进。途中,要经过的干岩房地势十分险要,只有一条崎岖小路从石门关的口子可以通过,小路上下都是悬崖峭壁,利于隐蔽,只要有人一露头,山崖上的人就会一目了然,看得分明。
就在僧俗民团猜测不已的时候,羊肠小道上出现了三个红军的尖兵,其中就有胡金龙班长。胡金龙小心翼翼、四处张望。他心里知道这里地势险要,说不定就有僧俗民团的伏兵躲在树林里,随时开枪偷袭红军。
得报后,还不等刚刚躲在不远处一个名叫羊岩洞的山洞里的汪学鼎发出开枪的号令,一个僧俗民团慌乱中不知怎么就“叭”一声把枪给弄响了。一时间,藏在暗处的僧俗民团一起抠响了扳机,三个红军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牺牲了。胡金龙来不及看清到底是什么人开枪,就倒在了小路上。血,鲜红的血,染红了路边青青的茅草。
高利国见情况突然有变,大声喊:“大家不要慌,先不要开枪,隐蔽起来,注意警戒,防止僧俗民团偷袭!即使打,也要瞄准衣服穿得好的反动头目开枪……”
僧俗民团还在胡乱的打枪,封锁着窄窄的通道。
红军被迫停止前进,匍匐在山角的窝槽里。高利国驱马到一个相对隐蔽的山坡后面,在马上用望远镜观察。他观察到一条曲曲弯弯的山道从一片灌木丛里穿过,左侧有一座岩坎,河水从岩脚流过山道的右侧有一片不太宽的林带,山道就在干岩房山口拐了两道弯。拐弯下,有一道一米多高的石埂,那里,僧俗民团唧唧呱呱叫着,依靠石埂在疯狂放枪,阻击红军。
高利国叫来陆云鹤,请他用藏话喊话,说明红军的来意和对藏民的宗教政策,并让红军向空中放枪。可是,仍然躲在洞里的汪学鼎不听劝告,命令僧俗民团不得后退,继续向红军开枪射击。高利国继续观察中,发现衣衫褴褛的僧俗民团不足二百人,穿着锦衣棉袍的只是少数几个人,而且使用的枪多是九子、独子和铜炮枪。红军被迫进行还击,压制僧俗民团的火力,一时间,红军强大的火力打得石壁火星四起,吓得僧俗民团慌作一团,盲目地躲避。
突然,一颗子弹打在了高利国的腹部。高利国强忍住疼痛,命令红军用绑腿结成梯子,从侧翼攀爬上干岩房的岩头,驱散民团,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伤害穷苦的僧俗民团。
红军很快就攀越到了岩顶。一个僧俗民团的头头,赶忙跑去向汪学鼎报告情况,说红汉人攻上了干岩房。气急败坏的汪学鼎高声叫着:“不准任何人退后,必须死死抵住红汉人!打死了的,家中有赏,赏地赏牛,失枪的要赔偿,逃跑的,全家连坐,抄家产,绝户做奴隶……”
报信的僧俗民团头头在返回石埂的路上见到不少攻上来的红军,吓得急忙转回身往羊岩洞跑,口中大喊:“汪头人,快跑、快跑,来了许多红匪,他们来抓你来了……”
躲在岩头的僧俗民团也跟着乱喊乱叫,还往下滚石头。石头往下滚时,撞着不少石头,石头就越滚越多。有的红军被滚石砸伤,有的躲避不及,当场牺牲。
这时,朱辉照的左臂也中了子弹,身负重伤。一直坚持指挥红军的高利国终因流血过多,突然从战马上跌下来,牺牲了。
汪学鼎见溃散的僧俗民团慌不择路,一窝蜂逃入密林中,便拔出枪来,逼迫僧俗民团掉转头与红军血战,可这时的僧俗民团已经只顾逃命,汪学鼎的话,他们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汪学鼎开枪打伤了几个僧俗民团也未能阻止住不顾一切逃命的僧俗民团,便也慌乱地骑上马,躲在混乱的僧俗民团中,落荒而逃。
在高利国的遗体旁,围上来的红军战士,眼里含着悲伤的泪水,用一床缎被包裹了高利国的尸体,接着,他们含悲忍泪把高利国安埋在路边,插了一块木牌,写上了高利国的名字,并且摘了不少鲜艳的山花,插在高利国和牺牲了红军战士的墓上。这次和汪学鼎的僧俗民团遭遇,对于红军来说,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特殊战斗,牺牲了十多个红军战士,其中有贺龙的贴身警卫班班长胡金龙。大家都把他们和高利国葬在一起。然后,捡起一块块石头,垒起一个个高高的坟堆,站在坟前,默哀不已。
雪山下,英勇红军,芳草沾血,忠魂久久不散。
陆云鹤也站在那些牺牲了的红军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留在了干岩房,在等贺龙的到来,然后,陪贺龙一起翻越雅哈雪山。
击溃和驱散了汪学鼎带领的僧俗民团后,红十二团的红军继续向雅哈雪山行进。雅哈雪山的山势陡峭险峻,山岭终年积雪。当红军指战员爬到半山腰时,便感觉到呼吸困难,头昏脑胀,四肢无力,行进速度慢了下来。远处的山峰和悬崖笼罩在云雾中,朦朦胧胧的,先头部队刚刚踩出的脚印,不一会儿就变得模糊了。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蹒跚前行,有的战士草鞋陷在深雪里找不到,就光着脚在雪地里走。这之前,通司就有交代,雪山腐叶下的水不能喝,走不动路不要停下来,更不要坐在雪地上。有的战士的脚被锋利的冰雪划破出了血,脚和草鞋被血红的冰渣冻结在一起,走一步,都十分艰难。一些战士因为太累坐下休息,只为喘口气,就再也站不起来。有的战士走着走着被一阵风刮倒,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贺龙在到干岩房前就得到了和喜子的报告,知道高利国也牺牲了。贺龙非常伤心,但他也明白,高利国和胡金龙是为执行藏区的民族政策而死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们也不会牺牲。长征一路走来,高利国没有死在许多恶仗上,却死在了去中甸的路上,多可惜呀!在红二军团,高利国是贺龙喜欢的几个战将之一,而胡金龙则是他带出来的最优秀的兵。在红军渡金沙江前,曾经带领和喜子、刘五组成一个侦察班潜伏到金江侦察,现在牺牲了,岂不让人伤心?此时此刻,贺龙的心里在流血。
贺龙到了干岩房,那里已经有一个排的红军在守卫,高利国、胡金龙和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的坟墓就在一个小山坡下。贺龙親手摘了几束杜鹃花,默默地走向了墓地。
贺龙在高利国、胡金龙和红军战士的墓前,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敬了一个军礼。贺龙的手,久久没有放下来。不知是由于过度的哀思,或者是无法抑制的悲伤,只见贺龙的两行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庄严肃穆的墓地上。
3
贺龙是从雅哈雪山的南麓往上爬的。身边是任弼时、关向应、陆云鹤、背篓里背着孩子的蹇先任和警卫连。再就是,他的前前后后都是绵绵不断的翻越雅哈雪山的红军。他们的身上都带着少量的辣椒和红糖,是为了防寒而准备的。陆云鹤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登到雪山顶时,即使累了,也不要停下来,否则,就会站不起、醒不过来。
一开始,在半山腰时,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头顶,气候很热,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行走已经有些困难。幸好路的两边都是一棵棵参天大树,还有一阵阵凉风吹过来,解了暑气。谁知爬了一段路,参天大树突然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丛和低矮的碎米花树。雪已经在眼前出现,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刺目的光芒。
蹇先任的背篓上盖着一张小棉被,这是金江的一个老百姓送的,说是就要过雪山了,孩子小,用它御寒。一开始,蹇先任怎么说也不收,但老百姓执意要送,最终还是收下了。这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也是过雪山所需要的,现在赶上用场了。这时,蹇先任 16岁的弟弟蹇先超从身边经过。姐弟俩已经好长时间没见了,就显得格外亲切。蹇先超在红四师当卫生员,这次也随着部队翻越雅哈雪山。蹇先超对蹇先任说,穿在脚上的草鞋是自己打的。蹇先任夸奖了蹇先超几句。蹇先任清楚记得,她曾经教过蹇先超打草鞋,这下蹇先超已经会打草鞋,她能不高兴吗?打过招呼,蹇先超就急匆匆地追赶卫生队去了。
蹇先任看着蹇先超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灌木丛里,不知怎么,她的鼻子一阵酸楚,眼里噙满了泪水。蹇先超这一去,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蹇先任想起了自己的妹妹蹇先佛。她是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肖克的妻子,正身怀六甲,也在长征的队伍里,此时,还没有上雅哈雪山。自己还有一个弟弟,叫蹇先为,1932年牺牲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当时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加之出了叛徒,被出卖,就牺牲了。蹇先任的老家在湖南慈利县,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四姐妹都参加了革命,可谓是满门忠烈了。
蹇先任边走边想时,突然脚边噗噗噗几声飞起了十多只五颜六色的锦鸡。这把蹇先任吓了一跳,背篓里的捷生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蹇先任赶忙拍了拍捷生,她才不哭了。蹇先任回头一看,只见那几只锦鸡贴着灌木丛翩翩在飞,好看极了。
山越爬越高,树越来越矮,几乎贴着地皮。地皮上,长满一些不知名的小草,正在开着不知名的小花。
一眨眼的功夫,风开始大了起来,呼呼叫着,天也越来越冷,呼吸也随之越来越困难,前面不远处就是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
晌午时,眼看贺龙就要登上雅哈雪山顶了。突然,东南方飘来了一团乌云。转瞬间,寒风怒吼,气温骤降,山头上被刮起的雪有几尺高,扑面而来。也就在这时,一场瓢泼的冷雨,猛然而下。雨夹雪的气候,不过一刻却又停了。接着,老天下起了鹅毛大雪。
雪越下越大,到处是腾起的雪,分不清哪是地上刮起来的雪,哪是天上落下来的雪。雪已经积了几尺厚,路也看不清了,沟坎也不见了,只见到白茫茫的一片又一片雪地。
红军行走的队伍是不可能停下来的。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往前走。脚上的草鞋弄丢了的,光着脚板行走,很容易就被冰壳划破,在雪地上留下点点殷红的血迹。实在走不动,蹲在路边的,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不小心一脚踩空,滚下山坡的,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裹着一张薄毯的贺龙正在艰难地爬越一道雪坎,和喜子见状要上前去帮贺龙一把,贺龙瞪了一眼和喜子,说,不必,我自己来嘛。
贺龙终于站在雪坎上,在风雪交加中转过身,大声喊着:“同志们呐,把你们身上的背包打开嘛,把被子披起来,抵御风雪……”
贺龙的一句话给红军战士提了个醒,大家都把能够御寒的东西都用上了。
雪谷里顿时传来了回应的声音:“加油!用力往上走!”“总指挥在上面等我们呐!”“加紧走呀!”
这些声音在雪谷里回响,像湘西的“打哦嗬”,也像江边的号子,这是一种在抬重物时发出呼应的声音,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贺龙又在喊:“同志们呐,加油啊!我们就要到山顶了,不要停下来哟!停下来就很危险 ……”
在接近雪山顶的时候,蹇先任把背篓转到自己的胸前,这样做,会更好地呵护捷生。她每走一步,都非常艰辛,也非常不容易。
贺龙终于带领身边的人翻越了雪垭口,向雪山的另一头走了下去。
这时,贺龙发现还有许多红军战士还没有脱离危险翻越过雪垭口,于是,他让身边的人先下山,毅然带领刘五、和喜子、陆云鹤牵着战马,返回了雪垭口,然后,往下搜寻着,看看有没有掉队的红军。
一路上,贺龙遇到不少吃力地往上爬的红军战士。雪山顶的积雪很深,一脚踩进去,就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拔出來。有的红军战士的腿肚被锋利的冰凌划破了,把雪变成了血迹斑斑的雪。有的红军战士踩进雪里的脚,提出来却没有了草鞋,就只好光着脚板走路。有的红军战士不小心掉进雪坑里,其他的红军战士合力把落在雪坑里的红军战士拉了上来。一旦有晕倒在地上的红军战士,没有倒下的,上去背起就走。在雅哈雪山顶,战友情压过了冰天雪地,大家就一个心愿,翻过雪山,战胜雪山。
有的地方雪深过膝,前面的人踏出了一条“雪胡同”,后边的人跟着走。有的地方坡陡路滑,摔倒容易爬起来难,稍不留神,就会连人带物一起掉进万丈深谷。越爬山势越陡,积雪越深,空气也更稀薄,红军战士出现了高山反应,呼吸困难、头昏脑涨、恶心呕吐、腰酸腿软、胸口好像压上了千斤巨石,每挪动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宣传员站在路边,敲打竹板,鼓励红军战士勇敢前进。
太阳偏西时,雪似乎小了些,可气候依然恶劣,奇冷难耐。乌云还没有散开,颜色变白了些。风吹得更快,凄厉的叫着,像一只怪兽在吼叫。
贺龙走了不多几步,就看见在一个雪窝里,挤着十来个受过伤、实在走不动的红军战士。他们心急如焚,也想很快走出危险的雪山垭口,可他们实在是精疲力竭,走不动了。
一个叫曾伢子的红四师某团通讯员看到不远处移动的几个黑点,渐渐向他们走来。他终于看清了,那是他们的总指挥贺龙。他惊喜地喊了声:“啊!是贺总……”
这一喊,惊动了其他的红军战士,大家都支撑起来往雪窝外张望。
贺龙走进雪窝里,仔细地寻问、观察,认出了曾伢子。
贺龙问:“这不是四师通讯员曾伢子吗?”
“贺总,我是曾伢子……”曾伢子边回答边哽咽着,哭了。
贺龙见到红军战士这一幕,心里很难过,可却诙谐地说:“不行哟,雪窝子里可不是休息的好地方。天这么冷,会把你们的鼻子冻掉咧!”
在雪窝子里躲避风雪的红军战士,听贺龙这么说,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有的禁不住噗的一声,笑出了声。
风雪似乎又大了起来。附近的冰川吱吱嘎嘎往下掉着雪,紧接着咔嚓一声,发生了雪崩。雪的气浪扑了过来。
贺龙和刘五、和喜子急忙上前将雪窝子里的红军战士拉起来。马上,红军战士坐的地方很快就凝结起冰坨。
贺龙手指着那些冰坨说:“瞧瞧嘛!”贺龙挥了挥手,“很危险哟!”
曾伢子竭尽全力站了起来。他慢慢地从腰间解下手枪和子弹,交给贺龙,断断续续地说:“贺总,你把这枪转交给我们团的供给部吧,我用不着了……”
贺龙惊讶了,没有接枪,问:“你这伢子,为什么嘛?”
曾伢子说:“刚才,这枪是一个倒在雪山上的战友交给我的,我负了伤,又患了严重的感冒,恐怕要倒在这儿了,现在我把它交给贺总……”
贺龙又问:“遇到困难,难道你怕了?”
曾伢子急忙说:“没有……”
贺龙明白了,笑着说:“这就对了嘛!红军没有交枪的习惯。枪是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没有枪可以再去敌人手里夺取,如果没有了生命,就会什么也没有了……”
和喜子、刘五把曾伢子搀扶出了雪窝。
贺龙对站在雪窝边的红军战士说:“我们红军战士的生命很宝贵。你们的生命不允许丢在这里,你们要咬紧牙关,渡过难关,抢在天黑前翻过雅哈雪山。只要过了眼前的这个垭口,就好了……”
贺龙让刘五把马牵过来,要把曾伢子扶上马背。说什么曾伢子也不上马背,一直在说:“不,不不……不可以……”
贺龙说:“你这伢子呀!要听话……”贺龙对和喜子说,“协助刘五,把曾伢子弄上马……”
接着,另外的三匹马的背上都坐上了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
贺龙对没骑马的红军战士说:“收容队很快就会到来,你们慢慢走,不要停下……刘五,你来照顾他们,一个也不许给我丢了!”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翻越过雅哈雪山的红军在半山腰的几块平地上宿营了。虽然是在半山腰,可是树上还挂着冰链子,地上还有积雪。红军这里一伙,那里一伙,开始埋锅造饭。篝火烧起来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在夜空里传开去。
红军战士大都围在篝火边烤湿衣服,其余的有的在轻轻唱歌,有的挤在一起休息。
贺龙开始巡查红军的宿营地。他在一处树林边停了下来,看见树上挂满冰链子,就幽默地说:“瞧哟,你们真会享福,都是龙王府的人,全住在这水晶宫里……”
贺龙见到单身的红军战士,就说:“几个人挤在一起暖和呀,一个人不好嘛……去,找到你的战友……”
贺龙突然发现不远处的雪地上躺着一个人,就加快脚步走了过去,叫了声:“谁!”没有听到回答,就上前查看。原来,是一个红军战士晕倒在那里。贺龙蹲下身子,拉了拉那个红军战士
的手,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见还有微弱的一口气在喘,就把他抱起搂在自己的怀里,搀扶着,一步一步向红军指挥部走去。
进了指挥部后,贺龙就让刘五快拿水来,可在这冰天雪地里,哪来热水呢?只见贺龙伸手抓了一把雪,就往自己的嘴里塞。贺龙将在嘴里融化了的雪水,往那个昏迷不醒的红军战士的嘴里滴。一会儿后,那个红军战士终于醒了过来。
贺龙让和喜子把苏醒过来的红军战士,马上送到卫生队。
陆云鹤在住地外的雪地上,给马喂马料,检查马蹄子。
蹇先任在火塘边奶着裹在棉被里的捷生。
贺龙在指挥部问任弼时 :“四师的前卫团到了什么位置?有电报吗?”任弼时说 :“刚刚来了电报,已经到达预定位置小中甸,准备明天一早向中甸进军。”贺龙哦了一声,说“李参谋长,电告卢冬生随时报告到达的位置。”李达开始在拟拍发给卢冬生的电报。关向应说 :“贺总,明天什么时候出发?”贺龙说 :“等太阳出来后,雪融化了些,就出发。”
这时,跟着前卫四师的收容队还在雪山顶上,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那风雪也似乎大起了好多。一路上,一旦见到红军战士冻僵的尸体,收容队只能就地安葬,如果是掉队的红军,收容队就协助他继續向前走,实在走不动的,就用担架抬着走、用马驮着走。突然,收容队发现陡峭的雪山顶上滚下一个东西。大家都吃惊地看着那个滚动的东西。当那个东西滚近了,这才看清是个红军战士。大家拦了上去,堵住了跌落的红军战士。大家一看,那个红军战士脸上流着血,牙关紧咬,眼睛紧闭,奄奄一息。一半天,滚落的红军战士这才醒了过来,他想张口说话,可又说不出话来。有人立即给了他一块干粮,他慢慢吃了,这才站了起来。他问清了是收容队的救了他,就执意要走。他说,我得走,我不能掉队。雪山顶上,有不少掉队和牺牲了的红军战士,收容队将剩下的干粮分给忍受饥寒的红军战士,含着泪,刨开雪坑,掩埋好牺牲的战友。
收容队从雪山顶下去的时候,已经是黄昏。雪山顶上已经没有一个掉队的红军,大家搀扶着一起连滚带爬摸下山,到了红军大本营。
天完全黑了下来。贺龙点燃了烟斗,吸了几口,又走出了指挥部,他要去收容队,虽然他已经看到了上报的有关材料,可他还得去看看收容队的红军战士,了解更多的情况。这次,贺龙安排了好几个连的兵力,由六师的参谋长常德善带领,跟在一拨又一拨过雅哈雪山的红军后面,做收容工作。贺龙心里清楚,这次过雅哈雪山虽然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可由于物质少而又少,加上红军从来也没有翻过雪山,到头来还是吃了不少亏。
在收容队的驻地,贺龙问常参谋长:“这次红军过雅哈雪山,由于准备不充分,这样一来,就造成收容队的任务加重了。”
常德善说:“报告贺总!是收容队没有完成好任务……”
贺龙打断常德善的话:“不,是我们对雪山的危险估计不足,牺牲了近百个红军战士,这是不应该的损失。不过,今后过雪山,我们就有经验了。就算到了中甸,我们去甘孜的征程,还有好几座雪山要翻越哩……”
最后,常参谋长忍不住说:“贺总,你的小舅子蹇先超也在雅哈雪山的山顶牺牲了。”
贺龙惊讶地问:“什么?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常参谋长说:“蹇先超牺牲在了雪山上。”
贺龙沉痛地说:“他只有 16岁呀!他不是在卫生队吗?怎么就牺牲了呢?”
常参谋长说:“我们认真检查了他的死因。他是因为体力衰竭,停止了呼吸……我们将他安葬在一个风吹不到的雪窝子里了。”
贺龙不再说什么,他想的是该如何去向蹇先任说这事呢?
贺龙走出收容队的驻地,心情有些沉重。红军爬雅哈雪山,在干岩房突然遭到僧俗民团的袭扰,牺牲了十多个红军战士,连自己的爱将高利国和身边的警卫员胡金龙也牺牲了,过雅哈雪山顶,又牺牲了近百个红军战士,自己的小舅子蹇先超也倒在了雪山上。眼下,红军很快就要逼近中甸,即将面对的是头人、土司、宗教僧侣和受反动宣传的藏民,而红军进入藏区的民族政策还未深入人心,作为红二、六军团的总指挥,肩上的担子不轻呀!
贺龙回到指挥部,见蹇先任还没睡,就将蹇先超牺牲的事对蹇先任说了。蹇先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姐弟俩不久前还见了面,想不到他就牺牲在了雪山上。
蹇先任说:“我和妹妹蹇先佛出来革命,带出了大弟蹇先为,不幸牺牲在了苏区。现在小弟蹇先超也牺牲了,实在是令人悲痛万分呀!”
贺龙说:“革命嘛,哪有不流血牺牲的。坚强些,明天我们就要向中甸进发了。到了中甸,困难的情况就会好一些了嘛……”
4
这些天,国民党中甸县县长张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得到的是贺龙、肖克率领的红军已经到达金沙江边和渡过金沙江的消息,一会得到的是红军在金江、上江停留下来,再就是今天,得到确切的消息,红军打散了汪学鼎的民团,汪学鼎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红军已经翻越了雅哈雪山,正在向中甸开进。这之前,张韬向当地藏民传播的是:“红眉毛绿眼睛的红军共产共妻,杀人不眨眼,见藏民就杀,是吃人肉的暴徒”,“红军来了要抢走牛羊、杀人灭教……”其实,这些莫须有的胡话,连他也不会相信。可他是国民党中甸县的县长,是红军要消灭的对象,他不得不这样说。就在前不久,张韬得到消息,红军在攻占祥云、宾川、鹤庆和丽江时,就杀了一些敢于抵抗红军的国民党官员。眼下,红军就要到中甸了,得躲一躲,这才保得住性命。
张韬在县衙里不停地来回走动,心里嘀咕:“再不走,就真要成为红军的俘虏了……”嘀咕完,张韬命令下人收拾金银细软,赶紧逃出中甸,一走了之。
先说说地处雪域的中甸是个古城。这中甸古城有些来历,藏语称“建塘”,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之地。相传与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为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历史上,中甸一直是云南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地。千百年来,这里既有过兵戎相争的硝烟,又有过“茶马互市”的喧哗。虽然中甸行政上归属云南省,可实际上归西藏噶夏政府的指挥。
唐代,吐蕃在维西设神川都督府,在中甸龟山建立官寨,垒石为城,城名独克宗,即历史上著名的“铁桥东城”。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明代,中甸两次被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木氏土司在大龟山建“香各瓦”寨,藏语石山寨,其地即是原来的大龟山“独克宗”。后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中甸历史上著名的“香各尼洼”,即藏区有名的“日月城”。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的通衢,清代,达赖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独克宗自然而然成为了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时,境内矿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拉萨经滇西北运抵昆明,中甸县城自然而然又成为滇、藏、印贸易的中转站。
再说说中甸县城的中心镇公堂。这公堂是藏族议事、集会及宗教活动的中心。藏语叫“独肯瑞巴夏康”。位于龟山朝阳楼东麓的龟井左侧,是一个汉藏合壁式建筑群。公堂中央有一高大粗壮的中柱,当地藏民对它视若神明,在中柱上绑上柏枝和哈达,以示崇敬。经堂旁的龟山顶有一座朝阳楼,是最高点,登上高楼,县城尽在眼底。中心镇公堂又称藏经堂,长期以来是中甸镇及附近村落的藏族人祭祀祖先、集會议事和举行婚丧仪式的场所。镇公堂坐北向南,外观呈现汉式斗拱鹄吻飞檐,顶端宝鼎耀目,金碧辉煌,内壁采藏式金刚杵柱,朱门绘彩,璀璨夺目。门两侧壁上,藏传佛教的四大金刚飞跃而立,栩栩如生,整个公堂如虎踞龙盘,气势雄伟。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大门前的明廊和梁柱上可见壁画和木雕,顶端宝鼎耀日。内壁采用藏式金刚件柱、金刚梁建成,融汉藏建筑于一体。
然后说说松赞林寺。这松赞林寺又叫大寺和归化寺,位于中甸中心镇以北,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建筑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意为僧院,是众僧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寺中僧侣分为活佛和扎巴两类,除活佛外的僧侣按学历及资历分为格西、格弄、班卓等,分为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则、格干等十数种职位,僧众达到数百人。
红军从石鼓、巨甸一线渡过金沙江,进入藏区的金江、上江,松赞林寺的掌教八大老僧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后来,又得到了汪学鼎的僧俗民团被红军在干岩房击溃后,汪学鼎不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的消息。
这天是 4月 28日下午,松谋活佛手捻佛珠,闭着眼睛在蒲团上静坐、念经,一个僧侣悄悄走近,对他耳语。
松谋活佛睁开眼睛,惊讶地问:“什么?你再说一遍。”
僧侣放大声音说:“红军遭到汪学鼎团总的伏击,朝天开枪,没有回击,那枪子全打在石头上,没伤害一个僧俗民团的团丁,红军却被打死了十多个,其中还有一个师参谋长。”
松谋活佛摇了摇头,又问:“是真的?”
僧侣说:“我一直跟着汪学鼎的僧俗民团,亲眼所见,假不了。”
松谋活佛说:“红军宁可被打死,也不回击,说明有诚意,是仁义之师。”
僧侣说:“没见过这样的军队。”
松谋活佛感慨地说:“唉,阿弥陀佛!”
听了松谋活佛和僧侣的对话,其他七个老僧在窃窃私语,有的在叹息,有的在摇头,有的在寻问。他们不相信听到的是真的,可又说不出不相信的理由。
松谋活佛在怀疑、相信又否定、肯定一番后,又问报信的僧侣:“他们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赤发鬼吗?”
僧侣说:“不是,根本不是。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长着一个脑袋、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两条胳膊和两只脚……”
松谋活佛说:“这么说来,张韬县长说的,全是假的了。”僧侣说:“当然全是假的了。我还听见他们
请的通司用藏话喊的话。”松谋活佛说:“那个通司说什么了?”僧侣说:“红军是藏民的好朋友,红军不会
开枪打藏民。红军到中甸只是路过,红军要北上
抗击日本侵略者……”松谋活佛说:“他们真是这么说的?”僧侣说:“是这么说的,我亲耳听到了
……”松谋活佛哦了一声,陷入了沉思。这时,又有僧侣慌慌张张跑进来报告,说数
也数不清的红军已经进了中甸中心镇,连独克宗古城的街道上也全住满红军。松谋活佛急忙问:“说清楚点,到底来了多少红军?”僧侣结结巴巴的说:“几千、上万人,满大街都是红军……”
八大老僧一听,一时懵了,慌作一团,心里惊恐不已,中甸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红军,这可如何是好?
松谋活佛突然反应过来,大声叫喊:“把护寺的僧众组织起来,拿上兵器,赶紧把寺院的大门关上,所有僧众没事不得外出!”
经过一路跋涉,在先头五师到达中甸后,4月29日天黑前,贺龙到了中甸。贺龙牵着战马,走在狭窄的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只见街道两旁低矮的的店铺紧闭着门,上了锁。街上冷冷清清的,见不到一个行人。看来这中甸中心镇的居民是受了反动宣传,都逃到山上去了。贺龙住进了中心镇公堂。这样一来,中心镇公堂也就成了红军的临时指挥部,也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中甸城军分会的驻地。指挥部设在中心镇公堂经堂两侧的耳房里,贺龙和各位首长带头尊重藏族宗教信仰,不进大殿。之前,在金江、上江一带对部队进行了民族宗教政策教育,要求全体红军指战员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保护寺院。贺龙下了命令,红军要在克服高海拔缺氧的困难面前,严格民族宗教纪律,一律驻扎在街头,不准进民房,更不准进经堂,不动藏民的宗教物品。同时,买卖公平,态度和蔼,爱护藏民的牲畜、庄稼,要帮助留守的藏族老人和孩子背水和打扫院子。
先期到达中甸的红军和刚住下的红军,到处书写和张贴“红军是番民的好朋友”、“番民群众各安生业”、“优待少数民族,保护信仰自由,保护土司、头人的生命财产”、“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标语。
陆云鹤也上街了。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中甸的熟人很多,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逢人就用藏语说,红军是好人,是藏民的好朋友,红军在中甸只是暂时住几天,等筹集到了粮食,马上就走。街上都是一些跑不动的孤寡老人,见了陆云鹤,还是很热乎,愿意和他打招呼和说话。
红军马上占领了中甸县衙门,把红旗插到了大门上,打开牢房的门,将农奴全都释放了。
红军以湘鄂川军委分会主席的贺龙的名义发布公告:“本军扶助番民,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民谋利益之目的,将取道稻城、理化,进入川康。军行所至,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幸望沿途香民群众以及喇嘛僧侣,其各安家乐业,不得惊慌、逃散。尤望尽其力与本军代买粮草,本军一律以现金按价照付,绝不强制。如有不依军令或故意障碍大军通行者,本军该当从严法办……”布告一出,在中甸起到了安民告示的作用,也起到了震慑的威力。
晚上,灯火通明的松赞林寺议事厅里,八大老僧正在商讨应对红军的对策和办法。这次,军事实力强大的红军所向披靡来到中甸,对八大老僧的震动很大。敢于和红军作对、打死了红军的僧俗民团总指挥汪学鼎尝到了红军的厉害,被轰散后,躲得不见了踪影,连头也不敢露。八大老僧还听说进驻中甸的红军秋毫无犯、买卖公平,尊重宗教信仰,不进寺庙,还派人站岗、守护,松赞林寺的大门前就有不少红军在站岗。莫衷一是的八大老僧争论很激烈。有的主张把寺里的僧人组织起来,和红汉人开战,有的主张到外地联络兵马,把红军赶出中甸。商讨来商讨去,也没有一个结果。
最后,还是松谋活佛开了口:“给汉兵接待,不要打!”
接着,八大老僧就议起了该派谁去和红军交涉和谈判的事来。
谁合适去和红军见面呢?听说红军是“凶神恶煞的汉兵”,八大老僧自然不可能去冒险,点到名的僧官,以各种理由推脱,都不敢去见红军。还是松谋活佛点了名,让负责保管松赞林寺青稞的下级僧官夏那古瓦去和红军谈判和接洽。
夏那古瓦见已经不去不行,无法找理由推脱,就提出了条件。他深知这一去凶多吉少,必死无疑,就说:“如果我这一去,回不来,我死了,一家老小应当由大寺赡养……”
只要大寺能够逃过一劫,弄清楚红军的动向,赡养夏那古瓦的家小,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也是应该的,八大老僧慷慨地应诺了夏那古瓦的请求。
夏那古瓦心事沉重地回到家里。在火塘边,夏那古瓦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对家人说:“明天,大寺请我去见红汉人。这事非常危险,说不定就掉了脑袋。如果我回不来,已经说好了,家中老幼的生活由大寺负责到底,你们不必心焦,有后顾之忧……”夏那古瓦一说完,人命关天是大事,一家人就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但这是松赞林寺的决定,谁也阻拦不了。
睡觉前,夏那古瓦安慰家人说:“听天由命吧……”
当夜,夏那古瓦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夜都没有睡好。他的眼前晃来晃去的全是“杀人不眨眼”的红军的身影,吓得他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夜做恶梦,都是“拉出去砍了!”“枪毙、枪毙!”的声音。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夏那古瓦的心里还是害怕得很,弄不好这次去见红军就是去送死,有去无回。
第二天一大早,夏那古瓦硬着头皮骑马到了中心镇公堂门口。他看见两个红军战士在那里站岗,就跳下马背,躲躲闪闪地靠了上去。
一个红军战士把枪一横,突然问夏那古瓦:“老板,你找谁?”
夏那古瓦结结巴巴地用藏话说:“我是松赞林寺八大老僧派来找你们当官的谈判和接洽的 ……”
夏那古瓦再怎么说和解释,红军战士一点也听不懂。
恰巧陆云鹤从中心镇公堂里走了出来,就上前用藏话问夏那古瓦找红军有什么事。夏那古瓦过去认识陆云鹤,就急忙打了招呼,说明了来意。
陆云鶴带着走路战战兢兢的夏那古瓦去了中心镇公堂找到了正在研究地图的贺龙。
夏那古瓦壮着胆子、语无伦次地把来意说了。
夏那古瓦的来意经过陆云鹤翻译,贺龙一听,喜上眉梢,热情地给夏那古瓦递上一支烟,让和喜子给夏那古瓦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贺龙让陆云鹤做翻译,把红军北上抗日,路过中甸,需要筹粮和红军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意思全表达了出来,并且请夏那古瓦把这些转告八大老僧,让他们打消顾虑,配合红军筹集粮秣。
夏那古瓦点头称是,胆子也大了起来,说话也流利多了。说完,一直低着头的夏那古瓦终于抬起头来,他打量了一下身旁的红军大官贺龙,见贺龙人很和蔼,也豁达,心里的担忧完全没有了。
临走时,贺龙又将几份红军的布告和宣传品让夏那古瓦转交八大老僧,说:“红军路过此地,需要休整和筹粮,取决于松赞林寺的态度,我军一定照价付款,请转告八大老僧派人再来接洽……”
说完,贺龙笑了笑,转身走到书桌前,准备给松赞林寺的八大老僧写封信。写信前,贺龙问过陆云鹤,该怎样抬头称呼。陆云鹤说,松赞林寺八大老僧说了算,应当以八大老僧为抬头,写在信的最上端。
贺龙挥笔写出了一封给松赞林寺八大老僧的信:“掌教八大老僧台鉴:(一)贵代表前来,不胜欣幸。(二)红军允许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对贵松赞林寺所有僧侣生命财产绝不加以侵犯,并负责保护。(三)你们需即回寺,照安大业。并要所有民众一概回家,切不可轻信谣言、自造恐慌。(四)本军粮秣,请帮助操办,决照价支付。(五)请即派代表来接洽。贺龙。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贺龙将封好的信交到夏那古瓦的手上,又强调说:“我们红军不进寺庙,不进民宅,不打人,不骂人,和你们以前见过的那种欺压藏民的汉人军队不同,你们不必害怕。请转告大寺八大老僧,我们红军要在中甸休整、筹粮一小段时间,至于所需粮秣,红军一律拿现金公平购买,希望他们能够给予配合……”
夏那古瓦点头哈腰,一再表示一定将贺龙在中甸筹粮的意思带到,请贺龙放心。
送走夏那古瓦,贺龙的心情很好,说要出去走走、看看。和喜子、刘五、陆云鹤和警卫连紧紧跟在身后。
贺龙边走边说:“和喜子、刘五,你们俩去一处看看,有什么情况,马上向我报告……”
红军还在源源不断进入中甸,南大门外的大塔前,已经有藏民在手捧哈达、举着香炉上前迎接红军。
不一会儿,和喜子来报告,说四师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枪走火,打死了藏民的一匹马,部队的首长亲自带着二百多块银元高价赔偿了,藏民见红军这么讲仁义,很激动。刘五也回来报告,说二军团六师的一个司务长,在藏民不大愿意的情况下,强行买了两只羊,被关了禁闭,藏民都赶来叩头求情,要求把司务长给放了。
听了和喜子和刘五的报告,贺龙眯起眼睛笑了,转回头对陆云鹤说:“看来藏民已经对进驻中甸的红军有了初步的了解,红军在中甸已经扎下脚跟了。”
陆云鹤说:“红军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军队……”
责任编辑 段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