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号院博物馆

2017-09-05 04:50乐乐
北京纪事 2017年9期
关键词:号院小微技艺

乐乐

地处前门地区的琉璃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京都雅游之所”。来北京游玩的人,都喜欢坐着三轮车在琉璃厂街区的胡同和四合院儿转悠转悠,近距离感受一下北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坐落在琉璃厂铁树斜街的93号院博物馆,是胡同游必去的一个景点。

93号院博物馆是一所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传播和体验的小微博物馆,于2014年端午节正式开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该博物馆是在修缮基础上对闲置的老建筑的再利用,其建筑本身即是本博物馆最大的“活”展品。参观者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到京味儿文化、胡同文化,亲眼看一看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小微博物馆起源于西方,由地方政府与民间企业合作运营,甚至完全交由企业进行社会化管理。这类博物馆由于规模不大、主题性强、运营灵活,迅速成为极受欢迎的文化单元。93号院博物馆把这个概念引入有几百年历史的琉璃厂地区,通过小博物馆的形式来挖掘传统文化,并以公益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展现了出来。负责人蔺熠介绍,93号院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是充分挖掘非遗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并且让中国的非遗走向世界。

蔺熠介绍道,通过长时间的了解和调查,馆方发现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首先面临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没有了,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基于此,93号院博物馆扎根社区、扎根胡同,让社区居民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同时,馆方还会帮助非遗传承人免费策划和开办主题展览活动,让他们的精湛技艺和精彩作品更多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在办展方面,93号院博物馆有其独特优势——传统博物馆办一个展览通常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像93号院博物馆这样的小微博物馆,由于运营灵活,两周时间即可开办主题展览。93号院博物馆通过高频次的展览,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平台,让更多非遗技艺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极好地推动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在做展览的同时,93号院博物馆也会请非遗传承人和老师们带领大家现场体验非遗的制作过程,让人们能够通过动手与非遗进行零距离接触。蔺熠介绍,非遗的很多技艺非常有趣,对体验者,尤其是好奇心和行动力都十分旺盛的孩子很有吸引力。比如说,北京特有的非遗技艺“毛猴”,在孩子们的创意下就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他们会利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毛猴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里,甚至能自己创造出毛猴版奥特曼和变形金刚。蔺熠说:“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就会喜欢上非遗,这个技艺就传承下来了。也许未来这些孩子不会以非遗作为谋生手段,但传统文化会植根在他们心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开馆以来,93号院博物馆共做了300多场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除了让体验者到博物馆来,馆方也带着非遗走出去——进校园、进社区,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除了上述传承和推广非遗文化的努力之外,93号院博物馆还在探索将非遗转化成为中小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馆方目前正在与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合作,搭建“知文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的核心,是把非遗的技艺和先进的“探究式学习”理念相结合,让学生带着对传统文化探究的心情学非遗、玩非遗,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非遗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各方的努力尝试和积极探索下,“知文课程体系”已初具规模,93号院博物馆也已拥有了在这一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

蔺熠说:“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树立起文化自信十分重要。孩子们从小就应该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美、传统中国人审美的表现。若能把非遗转化成知识和教育带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熏陶、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就能建立起文化自信,同时还能准确掌握对美的鉴赏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2016年10月,93号院博物馆与丰台区赵登禹学校合作共建校园博物馆“真趣园”正式揭牌。真趣园可以说是北京甚至是在全国都具有标杆意义的校园主题博物馆,由赵登禹学校提供场地,博物馆提供软件和其他相关设施,并按照博物馆的模式重新进行了装修。真趣园由非遗的展示区和体验区两部分组成,不但有常设展览,每年还会举办4次主题展览。

93号院博物馆不仅把展览带到校园里,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非遗,同时也把好几十项非遗的技艺体验推广到了学生们中间。目前赵登禹学校330课程(三点半以后的社会大课堂)就设有专门的非遗体验课。经过实践,这套课程可以说是已经十分科学化、系统化了,校方对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也极为认可。2017年9月份,这套非遗课程还会进一步成为赵登禹学校的正式劳技课程。

蔺熠说:“从目前的实践活动来看,孩子们对非遗课程接受度很高、很感興趣,学校对这一系列课程也是十分认可。这种正向的回馈,让我们感觉到更有信心。虽然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来做公益性的项目,十分辛苦和艰辛,但是当看到这些成果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之后,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也会激励我们去做更多的东西出来。”

除了面对面课程之外,93号院博物馆还与中国外文局下属华语教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指尖上的非遗》丛书。丛书第一辑包含有三个非遗项目,苏绣、毛猴、脸谱。与传统书籍不同的是,这套书中除了为读者介绍非遗的历史渊源、文化发展及制作过程,还附带手工材料包和教学光盘,可以让读者直触非遗文化的精髓,通过动手制作来加深对非遗技艺的了解,引导读者一步步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激发参与兴趣。

蔺熠介绍:“我们博物馆院子不大,一次只能容纳20余人参加非遗体验活动。每次做活动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参与者的热情,也会遗憾有更多的人无法来这里感受非遗的魅力。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开会研究,最终决定出版这样一套丛书。我们的理念是,非遗一定要动手,不然感受不到它的魅力。经过反复的调查、实验、调试和修改,最终把这套丛书变成了一个跨界的产品——手工包、视频教程和书籍三位一体、互补短长,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并重的综合性产品。”

目前,快餐式的文化、投资、消费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否认它们的方便和快捷,但真正能长久留存下来的,还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我们自己的老技艺和民族精神,只有这些才能有更长久的共鸣和生命力。尽管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波折和困难,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实际上传统文化的“根”并没有断。所有中国人的深层共识是一样的,只是需要激活——需要现代的产品去激活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激活了每个人心里的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基因,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复活。

在谈到公立大型博物馆和民营小微博物馆的优劣势时,蔺熠表示,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博物馆,所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不存在绝对的优势或劣势。公立博物馆由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提供支持,承担的是对社会大众的、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和教育职能。而对于民办的小微博物馆来说,首先是服务本社区和本街道,为这里的老人、孩子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其次才是辐射到更多的人群。

在运营方面,93号院博物馆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一所纯公益性质的博物馆,93号院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不收取任何门票费用,参观者体验非遗项目,也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博物馆还会承担一些街道上的公益项目,获得一部分项目补贴。当然,这些补贴对博物馆的运营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总体来说,博物馆所有的资金基本上还是要依靠企业支持,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公益的角色。

蔺熠介绍说,现在有一个热门的概念叫作“社会企业”——通过企业创造商业价值,来反哺公益。对企业来讲,盈利不仅仅是为了创造商业价值,也是为了创造社会价值,特别是对于天然具备公益性的文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虽然想要兼顾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容易,但博物馆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平衡这两个点。蔺熠举例说:“《九色鹿》这部动画片就是文化产业转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动画片取材于敦煌壁画中‘鹿王本生的故事,其价值观、故事形象都没有变化,只是把壁画转化成现代的孩子们更乐于接受的动画,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用更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我们现在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价值观和核心保持不变,把非遗和传统文化的‘魂提炼出来,用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适应现代社会的潮流。”

2016年5月,借鉴了93号院博物馆成功的运营模式,另一家公益小微博物馆——老窑瓷博物馆在琉璃厂开馆。老窑瓷博物馆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博物馆。

蔺熠介绍,老窑瓷博物馆的核心是“如何将古陶瓷文化转换成现代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老窑瓷博物馆除了常规的公益展览外,還会不定期举办活动,请文物专家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讲授文物知识和收藏知识。另外一方面,老窑瓷博物馆也在探索如何让古陶瓷文化形成课程,像非遗课程一样走进学校和社区,让孩子们和对陶瓷文化有兴趣的市民,都能具备更强的鉴赏能力。

蔺熠认为:“虽然我们的企业在不断投入,在支持公益项目,但我们始终认为,当你能创造正能量和正向的价值的时候,一定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多种方面的——有可能是商业上的认可,也有可能是社会的认可。我们相信,只要持正心正念,做的是正事儿,一定能够在许多方面收获回报。如果我们太过弱小,公益事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当我们能力更强的时候,就可以把公益做得更好。”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猜你喜欢
号院小微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小微课大应用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小微企业借款人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离奇的凶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