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广西大学商学院
优化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的研究
张杰广西大学商学院
近些年,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业总体保费规模有很大的提高,然而我国保险业总体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保险企业过度重视承保和资金运用,而忽视承保后防灾减损机制的建设,尤其在财产保险公司更为严重。如何强化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的建设,对提高保险业经营效益显得至关重要。
纵观国内外防灾减损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确立防灾减损目标、防灾减损多方合作和防灾减损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本文首先阐述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的现状,其次分析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建设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如何优化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建设的建议。
对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单一领域,对于防灾减损整体机制的研究较少。防灾减损机制大致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建立明确的防灾减损目标
这是防灾减损工作的第一步。由于我国保险业对防灾减损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职责不明确、保险经营效益较差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工作近些年不断弱化。范家清等学者认为,需要加强保险业对防灾减损工作的认识,建立明确的防灾减损目标;制定详细的防灾减损计划方案,明确防灾减损责任与考核奖励办法。良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最初所设定的目标决定了防损结果的好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企业应正确认识防损与经营效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防灾减损目标。
(二)完善防灾减损全方位合作,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防损工作
事前的防损工作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大小和损失频率。万金文等学者认为,保险业应配合公安、消防、交警、气象、水利和安全监督等政府职能部门定期举办一些防灾防损活动,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参与消防宣传活动、下发整改通知书、汛前大排查等。在事前做好防灾减损工作,有利于提高保险业整体知名度、经营效益和服务形象。事中做好相关定损理赔工作,是发挥保险业补偿损失的基本职能。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查勘定损确定损失情况,加快公司查勘定损进度,优化保险公司理赔服务。在赔款阶段,简化保险公司理赔程序,对重大灾害事故启动预赔程序,用于抢险减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史柱,2015)。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加快定损和优化理赔服务对恢复重建工作和树立保险业良好形象至关重要。灾后保险业要总结经验和强化后续的防灾减损工作,保险业在循序渐进的灾害经验总结和防损工作中会更进一步强化我国保险业的整体防灾减损服务工作。
(三)构建合理机制,提高防灾减损效率
当前,保险业防灾减损工作的现状是“总量资源投入不足,资源结构分配不良,防灾减损方式不当”。华颖、郑功成等学者主张,我国保险业应从三个方面加强防灾减损建设:首先确立“最小化灾害损失结果”的防灾减损基本目标;其次应注重灾害预防与建立灾害融资计划,以扩大防灾减损投入综合效益;最后应从全局与长远的角度妥善处理好长短期经营效益,形成良性循环的防灾减损机制。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要适度增加整体防灾减损投入,优化防灾减损投入结构,构建有效率的防灾减损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防灾减损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防灾减损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方面、单一环节和单一机制,缺乏综合性的机制探讨。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构建综合有效的防灾减损机制,在立足全局角度上,从目标、合作和效率的关系探讨防灾减灾机制构建问题。
防灾减损是保险业的重要派生职能之一,能有效地减少社会财富和保险标的的损失,对于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防灾减损机制作为防灾减损工作的基础,对防灾减损工作结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保险业防灾减损机制不完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防灾减损目标不明确
1.对防灾减损工作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
现阶段,部分保险企业还未意识到建立防灾减损目标的重要性,片面追求业务的规模和发展,造成防灾减损缺乏系统科学的目标。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虽然市场份额较为稳定,但为提高短期经营效益,也将防灾减损工作置之不理。对中小型保险企业来说,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都是以扩大业务规模和抢占市场为目标,忽视对保险标的的防灾减损。部分保险从业人员对于保险服务的服务流程理解不到位,为提高自己的业务量,不顾承保标的的风险高低,同时为提高业务的续保率,对客户的安全隐患未及时指出。虽然对业务员个人来说提高了业绩,但对保险企业经营效率来说是不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大多数保险企业采用平均纯费率+附加保险费率的模式进行承保,对防灾减损做得较好的企业无疑增加了其投保成本,最终会造成投保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会降低整体保险业务的质量,这对于增大业务量和提高续保率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应该对是否实施了有效防损措施的保险标的采取差别费率进行承保,提高被保险人的投保和续保积极性。
2.防灾减损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保险业防灾减损工作整体投入较少、投入结构不合理及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防灾减损工作在短期看来效果难以显现,在现行保险经营考核指标中对利润和业务量等考核指标更为关注,这就必然造成防灾减损工作的边缘化。高层管理者为完成和提高自己考核绩效,往往控制防灾减损工作的投入,即便要求进行防灾减损人才培养和活动宣传,也大多停留在走形式和走过场的层面上。基层管理者多来源于业务条线,对防灾减损工作的认识更是不清楚、不了解,一部分基层管理者甚至为提高业务量,将原本应用于防灾减损的投入资金用于奖励业绩突出和表现良好的业务员,这进一步减少了防灾减损工作的投入。
在防灾减损人才需求乏力的背景下,高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减少了防灾减损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保险企业在防灾减损领域的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培养防灾减损人才的动力不足,造成现阶段保险业防灾减损人才的匮乏。
3.防灾减损建设监管不足
目前,保险业防灾减损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机构对防灾减损工作监管薄弱、处罚不到位,直接导致保险企业忽视其防灾减损工作,造成保险企业缺乏科学确立防灾减损目标的动力。尽管现行法律也有关于保险企业负有防灾减损职能的相关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保险企业并未严格执行。例如《保险法》明确规定,依据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应该对保险标的的安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向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提出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的书面建议。实际上,我国保险企业在承保以后为维持客户关系和提高客户续保率,对保险客户的风险隐患未能及时指出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监管机构也未就此进行专门的调查和处置。防灾减损工作应从法律角度进一步确立其合法地位,监管部门才能依法检查各保险企业执行情况,并对违规行为作出处罚,才能提高险企执行防灾减损监管规定的意识。
(二)防灾减损全方位合作缺失
1.防灾减损的事前安排不合理
现阶段,造成防灾减损事前安排不合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灾害预防合作模式单一,二是融资计划较为传统,造成融资规模比较有限。
首先,防灾减损工作因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提高灾害防御的效率。而目前保险业防灾减损大多集中在保险企业内部和已投保的企业,未建立与消防、交警、公安、气象、公路、安检等部门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对于灾害发生难以建立准确的估计,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频率和幅度进一步扩大。其次,保险业承保风险大多通过自留和再保险的方式转移,对于灾害的融资计划通过提取风险责任准备金来完成,当面对较大损失时偿付能力将面临较大压力。为扩大保险业风险承保能力,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提高偿付能力。
2.防灾减损的事中安排效率低
经济补偿是保险业的基本职能之一,灾害发生以后经济赔偿效率直接决定灾后重建的效果和保险业声誉。现阶段,我国保险的查勘定损大多通过人工现场查勘形式进行,尤其是发生重大事故时,大多以启动应急工作小组的方式应对。这种被动接受被保险人受损报告、获取事故信息的工作方法,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灾害事故的赔付效率。例如:在天津港爆炸案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启动了紧急工作组赶赴灾区工作,同时众多查勘人员也进入灾区进行现场查勘,但对于赔案信息的获取主要仍是依靠被保险人提供。这种做法会造成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加剧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危害查勘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状况。保险企业应加强对于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运用,如利用移动互联网定损和GIS信息系统加强对保险标的的实时监控和损失信息的收集。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运用提升保险业服务质量、提高定损理赔的工作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保险业的声誉。
3.防灾减损事后总结不到位
目前,防灾减损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状况,大多数保险公司“重理赔,轻防灾”。灾害发生后只关注赔款数额,而忽视了对保险标的发生损失原因的总结与归纳,这是造成防灾减损能力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风险的发展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具有一般规律和特征。保险业可根据掌握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找出风险的共性和特性,辨识风险的活动规律,从而准确掌握风险概率、风险源起因、分布和风险间相互关系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风险层出不穷,防灾减损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
(三)防灾减损工作效率较低
1.防灾减损整体投入较少
防灾减损工作整体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防灾人才培养和防灾经费的投入不足。以某大型保险集团为例,前些年,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都有专门的防灾减损部门,每个省级分公司设有一个防灾处,并且有5至6人专门负责全省防灾减损的系统工作;在一些地市中心支公司设置了防灾科,配备有2人以上负责辖内保险标的的防灾防损工作。但近年来,该公司新设立的分支机构中,没有一家设立专门的防灾减损职能部门,同时也未设置专职防灾减损岗位,而是把这一职责划到核保核赔部门,防灾减损处于“边缘化”的局面。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专业人才培养的缺乏。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工作长期处于无投入的状态。据财政部规定,防灾减损费的标准是,财产保险公司按上年各项保费收入的1.5%提取使用,寿险公司按上年各项保费收入的1%提取使用。这笔资金按照2016年的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计算,将高达200多亿元。然而这笔资金真正用于防灾减损工作的微乎其微,很多被保险公司占用或补贴其他费用支出。
2.防灾减损资源结构不合理
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防灾减损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有限投入的效果。投入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在投入主体上,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保险业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投入环节上,重视承保与理赔,忽略保险标的的防灾减损。近年来,我国政府承担的防灾减损投入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而保险业防灾减损投入逐年萎缩。政府的防灾减损投入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灾区到对口援建方庞大的财政投人;而保险业却把本应该用于防灾减损的资金挪作他用,使有限的防灾减损投入进一步减少。在防灾减灾环节中,承保和理赔阶段获得的关注和资金支持最多,而对保险标的的防损投入却严重不足。这种重视赔款价值的经营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一是降低保险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二是增加灾害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三是会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负担。
3.防灾减损的方式不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管理层为提高自身考核指标往往重视短期经营效应、忽视长远综合效益。目前,保险企业部分管理层将原本属于长期防灾减损的资源调整为短期运用,减少防灾减损长期资源的投入。防灾减损投入注重短期投入,而缺乏长远的、系统的建设,这样的经营方式或许能提高保险业短期经营效益,但对保险业长期稳健经营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管理层看重短期经营效应,实际上是选择了见效快、明显的、易统计的经营模式,而忽略灾害预防、防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这并不利于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企业经营效益和考核绩效会有显著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灾害风险的积累,这种经营模式最终会导致长期经营效益的降低。防灾减损投入方式转变需协调好保险经营的长短期利益关系,这对防灾减损工作效率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对我国防灾减损机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防灾减损机制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防灾减损机制包含目标、合作和效率这三个构成要素,并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确立“灾害损失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防灾减损工作目标
防灾减损工作的目标应该是同等投入条件下灾害损失的最小化、合理投入和合理配置资源条件下实现防灾减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个目标不仅包含减少各种财产损失、心理创伤和环境破坏,而且需处理好与合作和效率的关系。这些目标体现在保险经营上,包含内部的保险事故发生率、承保利润率和业务增长率等指标,以及外部的防灾减损费用收入比率、偿付能力比率和风险比率等监管指标。明确的防灾减损目标决定了防灾减损合作模式和防灾减损工作的效率。
保险业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内部应该确立具体的事故发生率、业务增长率和利润比率等指标。保险外部监管也应该确立具体防灾减损投入、风险综合比率和偿付能力比率等指标。
对于内部目标的实现,首先,应该成立从总公司到各级分支机构的防灾减损工作小组:总公司级别的防灾减损小组应包含产品、精算、资管、承保、理赔和展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公司级别的防灾减损小组应包含承保、理赔和展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其次,防灾减损小组应该直接向公司管理层负责,并定期报送公司业务风险状况和防灾减损工作计划,由管理层审核批准后执行计划。最后,应将防灾减损的计划指标与相关人员年度考核指标相结合,且防灾减损指标在总考核中所占权重应至少不低于10%。
对于外部目标的实现,首先,保险监管机构应明确防灾减损的监管目标,确立具体的防灾减损指标监管标准,监管具体标准也需进一步探讨。其次,要规范现场监管,突出监管重点,减少人为关系带来的寻租空间,减少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最后,对于防灾减损标准指标不合格的保险企业严格执行处罚措施,才能促进我国保险业防灾减损职能的实现。
只有在内外部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灾害损失的最小化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二)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防灾系统建立防灾减损工作的全方位合作
防灾减损工作的全方位合作应由公安、安监、消防、民政、教育、水文等部门及保险系统组成,这些部门应加强防灾减损信息交流、联合组织防灾减损工作检查和建立防灾减损工作机制,同时全方位合作模式应以明确的条款写入防灾减损计划方案。各部门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灾害数据库,使各种风险信息及时传递给合作各方,提前做好防灾减损措施。例如水文部门可以在共享平台上及时发布气候和降雨量等信息,保险企业及时得知风险因素后,通知被保险人做好防灾减损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全方位合作目标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可及时获取各种风险信息,建立保险风险事故数据库,利用已发生的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产业、不同险种的保险风险事故进行数据采集和比对,邀请具有防灾防损专业技术的专家学者研究各种保险风险事故的不同特征,运用最新信息科学预测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和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可制定出针对不同区域、行业的防灾防损工作实施手册和方法,并不断通过新风险信息动态分析调整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进行防灾防损工作时,迅速找到保险标的的风险点,提高防损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保险工作专业化程度,节约保险公司的成本。
(三)加大整体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灾减损效率
防灾减损效率的提高应从加大整体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改善防灾减损方式入手。
加大整体投入不仅仅是增加投入经费,而且还需要培养专业的防灾减损人才和建立完善防损工作模式。保险业管理层应从短期和长期效益去考察防灾减损的效用,才能树立正确的防灾减损工作的观念。
优化资源配置可从投入主体和投入环节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在投入主体方面,保险业不仅要加强对已承保风险的防灾减损工作,也要增加对社会防灾减损工作的投入,提高保险业的社会影响力;在投入环节方面,保险业应改变过去“重承保,轻防灾”的经营方式,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扩大市场份额,更要注重承保的经营效益,坚守保险业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
改善投入方式主要体现在管理层需要兼顾保险经营的短期和长期效益,不能为提高短期效益而损害保险业长期的经营效益。改善投入方式需改变现有的保险考核指标的组成,将防灾减损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笔者认为,单靠管理层自身很难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必须还要有内外部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将防灾减损整体投入、资源配置和投入方式等目标具体分工与量化。内部监管由保险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机构定期考察,对未达到量化指标的相关责任人及时问责。外部监管由政府监管机构完成,监管机构应当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未完成相关指标的保险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对于防灾减损指标的量化研究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
(四)目标、合作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在完成防灾减损目标、合作与效率内部优化的前提下,完善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才能保证防灾减损机制更加高效运行。首先,明确防灾减损目标是防灾减损工作的基础,防灾减损目标一般包含经营指标、合作模式和效率指标,因而防灾减损目标决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效率;其次,在实际经营中合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的实现程度,又反过来检验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如果工作效率未达到目标,则可能是目标设置过高或合作方式不正确等原因造成的;最后,全方位合作与效率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全方位的有效合作促进防灾减损工作效率的提高,防灾工作效率提高又会进一步优化全方位合作的方式。明确防灾减损相关关系后,才能将这种关系融入到防灾减损机制的构建中,同时借助保险企业、监管部门、社会等内外部监督力量,促使防灾减损机制更有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