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感悟的自主互动型语言资源构建探究

2017-09-04 09:17刘云洁
成才之路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

刘云洁

摘 要:文章从以不同悟知性格的交往促进立体探究的形成、以不同悟知性格的合作倍增差异探究的合力、以评价交流为差异探究的持久动力三个方面,对基于多重感悟的自主互动型语言资源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互动型;语言资源;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2-0069-01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生活和交往使他们逐步形成了对各种现象的自我理解和认识,而且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论断的潜能。由此看来,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传递和转移,而是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通过不同性格、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我并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一、以不同悟知性格的交往促进立体探究的形成

(1)在问题交往中激发学生个性探究的欲望。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瞬间形成聚焦。例如,在学习运用比喻句时,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含有“像”“仿佛”等比喻词的句子就是比喻句。教师可鼓励学生思考:“能否找到反驳这一论点的具体事例?”再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句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这样,学生会开启能动思维,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进行知识积累。

(2)在思维碰撞中生成学生深入探究的材料。每位学生都有探究的兴趣与激情,但离不开具体的探究材料。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操作,积极思考。这一过程,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和培养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的认识和能力。

(3)在合作互动中形成学生成功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究不一定就能产生大量的言语积累,其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1)解剖疑问,引导探究。如何产生问题?怎样进行探究?探究到何种地步?探究因疑问而起,提出问题才能进行探究学习,疑问引领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探究过程。在问题的不断产生与不断被解决过程中,学生才能一步步走向知识,走向真理 2)验证疑问,鼓励探究。鼓励学生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而这一过程足以让他们有所发现,能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3)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教师要创设让学生进行实践和体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发现真知,得出结论。4)预设联想,推理验证。学习新知不能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解决问题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创设猜想、探索、验证的空间。

二、以不同悟知性格的合作倍增差异探究的合力

(1)变差异为合力的前提是自主探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曾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能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隐形资源,把简单的经验否定打造成探索新知、提高能力的利剑。

(2)倍增探究合力的关键是悟知性格互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的自主探究為小组合作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才能彰显集体智慧,做到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拓。1)取长补短。当课堂出现不同意见时,组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时用得最多的便是强弱搭配。尤其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等方面,以强带弱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取长补长。对待复杂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强联手可以营造平等交流的合作探究氛围。3)取短补短。所谓的弱者往往是相对的,并不表示其内在的隐形资源就一定不丰富,但弱者往往更务实一些,探究起来直来直去,教师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用来点拨与引导,要更加细致些。久而久之,“短”就逐渐变成“长”。

(3)成为组织、引导学生探究的合作型教师。课堂中随机生成的资源激发点稍纵即逝,谁来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究学习?只有依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宝贵资源的发现者,还是学生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三、以评价交流为差异探究的持久动力

首先,探究讨论,集思广益。组织讨论可以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互为补充,互相完善,形成更为清晰、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评价意向。其次,共同活动,交流体验。教师应摒弃一味理性的评价,对待隐形资源,教师的评价要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要让优美文字中富含的情感得以充分铺陈,就应引导学生尽情地沉浸于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评价活动中。再次,协同创新,超越自我。千差万别的生活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创造火花,良好的评价交流能把它汇成一股股洪流,使创新思维如波涛般在语用过程中涌动出来。协同本身就在综合着每一个个体的不同思维,这些思维在碰撞中必然会产生创新点。

四、结束语

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和积极引导能促使学生有效作出建构性反应。教师是合作探究的主导,其选择运用的各种理解策略是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认识的关键所在,并最终实现教学控制由教师逐步向学生动态转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积累水平和语用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文晖.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论证[J].职教论坛,2005(33).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