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将长征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2017-09-04 20:27陈中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

陈中

【摘 要】 长征精神作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应将长征对人间正道坚信不移的志道精神,苦难担当、先难后获的仁者精神,忠诚团结的勇者精神,独立不惧的智者开创精神、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谦进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与国情,自觉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使思政教学更加入脑入心。

【关键词】 长征精神;“史纲”;融入;理路;价值

作为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不仅承担着使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情民情、革命战争事迹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使大学生通过历史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文化素质。尤其是通过对无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伟大事迹及其精神的学习,从中继承和弘扬他们为国为民的伟大志向和高尚人格,并从中获取在当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而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情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先辈那一份身家国天下的光辉精神。本文将对长征精神进行分疏,并探索长征精神在融入“史纲”教学中的德育维度,以便增进大学生对优良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与感悟,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并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

一、把长征对人间正道坚信不移的志道精神融入教学

红军长征,是那一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为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所谱写的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同时,长征也是那一时代有志气的中国人为争取生存、独立、自由、平等、民主、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战斗。这一开始就注定了长征不是一个普通的长途军事行动,因为它不是一种具有征服性质的行动,而恰恰是一种具有维护捍卫和争取性质的战争,它要维护捍卫的就是人的权利和民族的权利,它要争取的就是身家国的光明前景,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长征的正义性。

正义的事业决定了正义的信念,正义的信念决定着信念本身的坚定性。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如孔子困于匡地,却坚定自信地感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难道上天真会让中华民族就此彻底走向“礼崩乐坏”的蛮夷之境吗?孔子认为,集三代文明大成的周之文道,难道不正是他及其学生们所矢志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之道吗,如果上天不会让这样的道德仁义礼乐文化就此断灭,匡人是绝不可以奈其所何的。孔子置身危急困境的坚定信念,取决于他所践行和代表的真善美的文明事业,这是任何假丑恶的非正义力量所无法左右的,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两千多年后的红军长征经历,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为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间,还是为人类的生存与权利、平等与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战斗,都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都是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与奋斗。上天不让中华民族永远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境地,那么以此为担当的红军就必定能一往无前,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这就是红军长征在面临极其艰险的境地时,红军将士仍能高杨乐观向上、坚忍不拔而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之故。

儒家经典《中庸》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以说,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目标,正是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至诚事业,实践至诚事业毫无疑问只能由“能尽其性”者即至诚者可以担当,而唯有至诚者才能“尽人之性”即从人性深处感动人、号召人、团结人、凝聚人,从而共赴国难,共创大业。也唯有这样一群人,才能“尽物之性”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大势,认清中国的国情民情,走出中国自己特立独行的人间正道。因此,才最终可“赞天地”而化育万物,实现治国平天下,为世开太平的千秋大业。正所谓“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卦·彖辞》)毛泽东所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意当在于此。因此,在“史纲”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将长征的这种对人间正道坚信不移的志道精神融入其中,以便更好感召和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对革命传统及其精神的敬意,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人间真善美正义事业的崇高情怀和奋斗志向,这是“史纲”教学应该想办法加强的,而不能仅仅介绍战争及其历史事迹。

二、把长征中苦难担当、先难后获的仁者精神融入教学

红军长征,最感人之处,莫过于红军将士自迈开漫漫征途伊始,就与之相伴随的极其苦难不堪、艰难险阻的生存境遇及其与之抗争的情形。正所谓:“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1]在短短的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以中央红军为代表,穿越了十四个省,渡过百余条大大小小的江河,跨越数十座险峻大山,其间进行了六百余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可以说,面对山川河流之险峻阻挡,敌人围追堵截之生死战斗,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红军长征的艰险,并不夸张。世所耳熟能详者,诸如横渡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血战独树镇等等,每一个场景,对有心者而言,可谓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何其艰难、何其险阻。

一部红军长征的英雄史诗,就是一段民族革新的生动际遇。正因有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与苦难担当,才开启了中国革命革故鼎新、穷变通久的光明前景。这正是孔子所说:“仁者先難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在现代中国的生动写照。孟子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历史证明,天将降大任于红军,使其担当顺天应人、革故鼎新之民族大业,红军确然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生死攸关的艰难磨砺。所以,红军长征的事迹,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由体而用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华文化源流不息的一以贯之。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真可谓“易地则皆然”。(《孟子·离娄》)长征精神中所生动展示的苦难担当、先难后获的仁者精神,应该要不断融入“史纲”的思政教育之中,涵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激昂为国家民族奋斗的高尚情怀。endprint

三、把长征中忠诚团结的勇者精神融入教学

正因勇于担当起顺天应人、革故鼎新的民族伟业,红军将士才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了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并自觉履行着忠诚团结的勇者精神。红军长征,自始至终无不体现了对创立红军的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生育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无限忠诚,对争取生存与权利、独立与平等、自由与民主的人类正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儒家常讲“主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語·学而》),它的本意并不是被误读的臣对君的愚忠,也不是下对上的效忠,而是一个人应该要以忠信作为做人的基本修养,帮助别人应该忠厚诚实而非阴谋诡计,如此才可以走向人格的建立和完善。将此种品性由个体的人放大到一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长征中的红军队伍,就生动地体现了对上述种种的正义事业之无限忠诚。红军将士所展现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一种大勇的勇者精神,而这样的大勇精神,恰恰是而且只有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之故。当然,正所谓“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礼记·大学》),只有仁者,方才爱恨分明,勇于践履。长征精神,理所当然的包含了对人民的大爱,对国家民族的大爱,对人类正义事业的大爱,也同时包含了对假丑恶势力的真狠、大恨,这是“仁者必有勇”、“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的生动体现。只有由仁者组成的真正忠诚的一群人、一个集体里,才可以产生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团结。这样的团结是一切阴谋诡计家、一切世俗小人势力、一切假恶丑的非正义力量所不可能实现的,同样也是敌人所不可以最终战胜的,他们顶多可以得一时一世一地的计谋,却永远也不可能得到长久广大的侥幸成功。正所谓“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正因为不仁,所以不可以团结,不可以团结,即使暂时窃得一地一国,也注定不可以获得天下,这是红军与一切非正义力量的根本区别。红军在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征程中始终展现出高度的团结精神,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铁板一块、团结无隙的坚强队伍,才正如朱德总司令所言“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也才能最终担当大任。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正因为仁者志同道合、同心同德,才可以真团结,而团结就是力量,就可产生众志成城的断金之利。当然,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才会“其臭如兰”。因此,在“史纲”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将长征中的忠诚团结的勇者精神融入其中,以便提升思想道德的育人质量,使大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更好传续民族精神。

四、把长征中独立不惧的智者开创精神融入教学

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红军将士在艰难险阻的局势下,彰显独立不惧的智者开创精神,特立独行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正所谓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2]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正是红军长征得以百折不挠、勇于胜利的宝贵思想指导;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这是大勇无惧的身体力行。因此,只有一方面拥有不怕牺牲、不惧艰险,同时又具有特立独行、实事求是的智者精神,才是真正的开创精神,而不是亦步亦趋,照抄照搬的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路线,更不是走畏缩不前,逃跑投降的机会主义路线。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坚如磐石的定力与活水源头的智慧,而红军长征的经历及其胜利,毫无疑问体现了这种要求所应具有的精神品质。正《中庸》所谓“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红军长征,尤其是以遵义会议为转折和代表所体现出的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认知精神,实现中国化而独立探索中国道路的精神,正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精神的活现,不怕牺牲、永保革命理想的高昂斗志,又何尝不是“至死不变”的忠实践履。

红军长征,正得益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无数独立不惧的智者的领导,才能在极其复杂艰险的局势下,察势观风,运筹帷幄,活学活用,灵活机动,从而得以挽救红军,挽救党,挽救中国革命,战胜险阻而走向胜利。正所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系辞》)智慧正如活水,无形无常,唯变所适,局势的发展亦如水流的推进,随形就势,因地制宜,红军将士的行动所展现的,也就是这样一种智慧的行径。这样的精神毫无疑问应该在“史纲”的教学中得到更好融入和体现,这也是广大青年学生修养生命、成就德业所需培养的独立不惧的智者精神。

五、把长征中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谦进精神融入教学

红军长征,本质上包含着一种“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精神品质。成为中国人口头禅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象辞》),也正是红军长征的文化内涵。亦如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道运而不息,健动不止,人道为天道中的一环,自然应法天而刚健不息,进德修业,否则,便会违背天道而引咎自危。亦如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地者,“厚德载物”;天者,“自强不息”;道者,天地运行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之生生之道;自然者,自然而然、本然如此。老子言天道本体多于言人世功用,故略显所谓的消极虚无,实则不然。《道德经》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结尾,意在标明天道的厚德不息,人道固然应效法之而“为而不争”,应该为真善美的“志于道”之光明的人类德业而耕耘不息,却不应为一己私利而阴谋争夺。红军长征,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又何其不然。

此外,红军长征同样表现出了鲜活的“居安思危”的精神。当然,并非说红军已经居安而后才思危,居安思危实际上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须臾不离的精进精神,一刻不懈怠的战斗风范,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正义事业而枕戈待旦的精诚精神。正所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周易·谦卦·彖辞》)“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长征的胜利,绝非等闲得之,它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谦进之德。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便告诫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红军长征并没有结束,因为红军长征的精神需要薪尽火传。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谦进精神正是长征精神的重要昭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号召:“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3]长征中所体现的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谦进精神,应该在“史纲”的相关教学中得到弘扬,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长征事迹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思想政治品质与道德文化内涵,从而增强珍重历史、珍惜当下、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崇高志向和高尚品德。这应该是“史纲”课作为思政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育人水平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红军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6-10-18.

[2]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10-23.

[3]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10-21.

【作者简介】

陈 中(1982-)男,汉族,贵州习水人,哲学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儒家道家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德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