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9-04 01:28王会美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 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 部分资源的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涌现,生态危机不断的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学由此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在学术界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其他的学科和领域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领域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毫不例外。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本文认为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原因及对策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化

作者简介:王会美,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10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缺乏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中最基本的关系。当前,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加之外部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发生了偏离。一方面,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的沟通互动转向单向性的交流,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大部分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留于表面,看作是纯粹理论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没有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彼此之间更多的是单向性的交流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以老师传授为主,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仿佛置身事外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更是不知所云。这种单向性的交流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情感冷漠。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差异性,而是将其看作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更多的是整体教育,缺乏对教育对象现实情感的关照,而是重点教育人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正当需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配合不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开放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与周围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某些高校忽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体的开放系统,只注重在学校内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与外界环境的配合,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与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形成合力,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家庭环境配合好,学校与家庭缺乏必要的沟通会导致学校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家长不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这样很难实现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部分高校缺乏与社会环境的沟通,一味理论的灌输“闭门造车”不了解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带来的影响,教条主义严重盛行。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单纯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考虑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而不能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最终难以避免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相对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是连接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纽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否得当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由于受社会转型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影响教育客体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也存在着落后的情况。第一,教学内容滞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缺少创新和与时代密切结合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缓慢,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各个要素不断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方法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而许多高校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者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很难与教育对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问题的归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违背生态化原则,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要相互尊重,依据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规律施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实施层面的主导原则,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已经进入了“00后”时代,这个群体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解放,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他们愿意接触新鲜事物,知识涉猎比较广泛,但是对复杂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甚至误入歧途。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能及时捕捉到教育对象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變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生活脱节

“某些教育者沉迷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出发、以课堂为阵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互动,很难激起学生参入其中的热情。此外,部分教育者习惯于照本宣科,不愿意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热衷于讲解空洞无味的政治理论,过多的强调理想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必然不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的路径

(一)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而沟通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和谐共处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是不可行的,还需要教育者深入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是冷漠的信息交换,而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双向交流。情感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深入了解对方。同时,要建立师生交流长效机制。情感交流需要师生的自主意识也需要学校的制度保障,学校和学院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经费,使双向交流常态化。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每一次指导都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不断的探索外部环境,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需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首先,完善学校环境。学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境载体,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具有政治理论性和生活个性化相结合的氛围,形成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其次,重视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因此,父母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以言行来感染孩子。同时,父母的教育方法要恰当,拒绝“棍棒教育”要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交流沟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后,优化社会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受各种社会思潮和网络舆论的影响,虽然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同感不足,容易误入歧途。因此,规范网络环境,制止错误言论的传播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越高,抵制相关不良社会思潮和網络舆论的能力就会越强。

(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马克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并运用于实践中。反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社会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校可以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来以便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问题不断的涌现出来。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据教育客体的发展变化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才可以满足教育客体的需要,这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将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其中。最后,运用网络载体。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书本为载体,致使教育者很难将政治理论课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微信、微博、QQ等网络载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以形成了“全民微信”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好网络平台,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站等方式来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通过网络载体与学生互动。

注释:

凌烨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南京师范大学.2012.68.

韩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苏州大学.2015.46.

参考文献:

[1]蒋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江南大学.2016.

[2]陈铁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生态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