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摘 要 通过详细介绍和分析创新教学导向下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实践,为我国高校更好地构建系统的主题教研互动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教学导向;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2-0036-03
1 前言
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快高校教育创新,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将教学创新有效落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注重对教学创新活力的激发,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在高校中,教研活动是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加强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能够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意义,更好地发挥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促进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创新。
2 在创新教学导向下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意义 创新教学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技术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对新教学方法的探索、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新教学标准的构建以及新教学理念的树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创新教学中,一方面指的是在教学自身的创新;另一方面指的是根据学生专业的建设,提供具有探索性和专业性资源支撑的教学建设行为,比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实施和体现创新教学。在创新教学导向下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需要对专业布局、育人体系以及育人观念进行精密设计,还需要基层教师以及教学实践的能力支撑[1]。对于教研制度来说,不仅是教学变革的重要体现,也是支持教学改革开展的重要系统,教研活动有针对性、丰富、系统地开展,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教师的促进作用,推动教学创新。
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不断深入发展的高校教育创新,原有教研活动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都很难快速适应教学创新,无论是在内部质量提升,还是在外部需求变化适应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维度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社会产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另外,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由于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时之间还很难全面理解和认识创新教学导向的内涵。特别是在校本特性、区域特征、行业特色等方面,以及课程教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息化新技术的严重影响。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都需要通过教研制度来有效地弥补。
2)内容维度。对于当前的高校教研活动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计划和系统设计方面还严重缺乏,内容方面较为常规和单一,主要是在教学工作安排方面;
二是在教研要素方面,相互之间没有实现有效整合,目标指向缺乏统一性,主题不够鲜明;
三是问题缺乏导向性、反思性、探究性、开拓性以及规律性,教学实践与教研活动之间相脱离;
四是对于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师来说,在内容层次和主题引导方面都缺少必要的针对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大大降低,教学创新的作用自然也就难以很好地发挥出来。
3)方法维度。一方面在教研活动形式方面,一般都是采取简单的讨论、会议等形式,缺乏一定的设计性,而且与教研内容之间的统一性也较为缺乏,教师的参与深度和参与主动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任务的驱动性和项目载体缺乏,教研活动往往只是趋于形式和表面,缺乏必要的深度。
2 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创新教学导向下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并在教研活动的体系和内容方面体现出一定的项目化和主题性,真正地实现教研活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其支撑主要是专业建设,牢牢把握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分阶段、分层次地对项目载体进行有效创设,并将教学改革要素和专业建设具体化,从效果、提升、方法以及理念等各个方面真正地实现教学创新改革,从而加强构建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2]。
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 通过对传统教研活动的深入分析,在教研活动中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真正落实,真正地开展专业教学、课程教学、课堂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引导教师能够对专业、教学、课程以及专业重点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实现项目发展和建设的突破。这样一来,在内容设计方面就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根据教学创新和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分清课堂、课程以及专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逐层落实、层层递进,将“路径说清、理念说透”,指出不同层面和阶段中实施的教学创新与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
加强对引导方法的应用 在教學改革开展的基础上,把握好专业内涵年度建设工作,实现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途径的项目化,在专业建设中重点加强对规范化实训基地、社会服务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的建设、实施和推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设计和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并保证教学设计方案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其中在示范课程教学中注重探索和研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特色和专业培养,加强教学与社会服务项目的有效融合,规范开发和数据运行实训基地。
注重内涵的引领和提升 根据当前的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重难点,从素养养成、优质课堂、课程提升以及高端需求等方面切入,注重引领专业特色和优势,有效地结合高端产业需求与专业提升、高素质养成与实训运行、示范课堂设计与课堂管理、应用型学科与课程研究,通过不断地深入探索和试点,总结并推行切实可行的典型经验,这有助于高校教学创新和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在内容和方法上,高校主题教研活动的探索性和提升性都得到很好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追求。
注重改革成效的充分落實 在高校课堂教学创新上充分地落实创新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对接、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能够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建设更加高效和优质的课堂。因此,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实效性,准确地找出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深化的要点,根据教学重难点和热点来创设出相应的项目载体,这样在主题教研活动中的针对性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保证其实效性和有效性。
如在建设示范课、精品课、微课等课程的时候,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课程建设,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课程资源;并根据高校建设专业群的导向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标准、强化教学规范性,这样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在教研活动体系中纳入课题招标方式,充分地体现出教学实践的突破性和共同性,加强其实效性[3]。
3 高校主题教研活动体系实践
在组织和实施主题教研活动的时候,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常态化,同时也是教师内化、积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重要过程,其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探索多元协同的活动组织模式 在调研专业课程的时候,首先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深度剖析,找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和薄弱点,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一步优化,构建成专业化的体系,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增长点、改革点以及突破点进行全面梳理;在示范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教学观察,通过有效的教学诊断来实现案例分享,可以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来强化个体反思和同伴互助;在进行内涵建设的时候,注重凸显试点性、开拓性以及引领性,在理念提升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通过工作坊、校本研究、专题讲座、教育沙龙等形式来充分地展现,并引领典型实践成果。
培育聚焦课堂的教学创新典型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示范课堂中具有特色的主要包括教学课件、双语教学、教师教学风范、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资源应用等各个方面,教师充分地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加强建设高效、优质的教学课堂。
健全的分层分类教师参与机制 通过对设岗管理机制的实施,就能够明确地划分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并实施职员制,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同时有效地调整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部门、事业部门、工作室、项目部等专业机构,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下设相应的教研室或者是课程组,这样也就有效地强化了主题教研活动体系的基础,教学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4]。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主题教研活动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先构建其相应的活动体系,在主题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创新,这样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能够始终根据市场人才需要变化,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优化和改进。通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形成教学创新氛围,进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创新实践和主题教研活动中就能够很好地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能够逐渐显现出高校的教学创新成果,如更好地实施CDIO工程教育、现代学徒制、复合培养、创新创业培养、订单培养等改革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能够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陆国栋,孙健,孟琛,等.高校最基本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基层教学组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58-65,91.
[2]胡军,严丽.区域“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8):10-13.
[3]张会杰.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兼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研究的促进[J].现代大学教育,2014(5):93-99,113.
[4]柯伯杰,熊卫雁,叶会元.构建高等教育教学标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在四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与应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2):27-4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