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由于认同问题的复杂性和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性而具有多重维度。文章初步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四个维度:认同起点——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社会认同——唯物史观;国家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展理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同;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当代中国的指引思想和行动指南。要把指引思想和行动指南落到实处,使其从规定的应然状態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实然状态,离不开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形成。根据已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认同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作为被认同对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渊源于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这一学说时间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变化,空间上经历了西欧到俄国进而到中国的演变,内涵本身越来越丰富并且不断处于与时俱进的变化中。认同的复杂性和马克主义的多样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复杂和多样。如何把这一复杂多样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分析维度,为当代中国马克主义认同奠定基础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认同问题的复杂性
认同,英文单词为identity,最早由弗洛伊德作为专业术语使用。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identity一词有三种含义:一是who or what sb/sth is,即身份、本身、本体;二是the characteristics,feelings or beliefs that distinguish people from others,即特征、特有的感觉(或信仰);三是the state or feeling of being very similar to and able to understand sb/sth,即同一性、相同、一致。[1]三种含义中,第一种含义主要针对自我而言,第二种含义是区别于他者的自我,第三种含义主要针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把认同解释为两层意义,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2]可见,中文中认同的含义主要聚焦于自我与他者。虽然中英文对认同(identity)含义并非完全对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在思考认同(identity)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既要面对哲学中两个基本范畴:自我、他者,又要面对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而对自我、他者、自我与自我关系、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回答,都不可避免指向人是如何存在的这一古老的哲学问题。古代哲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附属物存在,其发展经历了从自然的附属到神的附属。人作为一种附属存在,自我自然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很难有存在空间。近代哲学把人从自然和神中解放出来,在思考人的本质的过程中建立了抽象人性论。在抽象人性论前提下,发展出了自我、他者等范畴。对自我重要还是他者重要的不同回答,产生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分歧。马克思在近代哲学基础上,对人的存在的理解实现了根本性变革,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否定了撇开历史进程的抽象的人,规定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由此,自我、他者是人的关系存在构成要素,是同一矛盾的双方。即使是identity第一种含义即身份、本体特征的意义,也主要是在社会中建构出来的。如果离群索居的人存在,那么他也不会有任何身份及非自然特征的本体特征意义。
在人如何存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同问题存在于诸多领域之中。第一个就是对自我的思考,对自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身份、观念等一致性的思考,即自我认同。自我认同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泰勒认为,“自我性和善……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的”,[4]而善本身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第二个是哲学上的他者,不仅有他人,还有他物、甚至观念等等。据此认同问题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群体认同、思想观念认同等。每一种认同本身涉及的基本范畴是复杂的,因而,每一种认同问题都具有复杂性。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性
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完善是在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工人阶级中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取得胜利首先是在经济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的,并且发展出了列宁主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5] 基于此,中国的指导思想被表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上,中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继承,并非全盘吸收,而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进行了具体结合,在继承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简要历史,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性。作为理论基础,它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6]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并非全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7]可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由此,中国作为指导思想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中,还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组成部分。在诸多理论成果中,代表性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探索了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建设新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还将继续完善,这一层内涵也必定会不断深化。
上述三个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与不同国家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内涵。除此之外,国外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马克思主义围绕物化、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现代国家、现代性、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哲学批判。[8]虽然国外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经院色彩,自认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批判,但实际上这些批判并未触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过,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终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历史生命,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具有一定意义。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认同的维度分析
认同问题的复杂性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不是单一的马克思主義学说的认同,而是具有多重维度的认同。从认同起点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认同;从社会发展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对唯物史观的认同;从国家角度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价值观念看,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认同起点——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
认同从进入学术领域的第一天起,它关注的就是人的身份、属性的自我确认问题。按照泰勒所说,要探究认同的各个侧面,就要追溯有关什么是人类主体性、人格或自我的现代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9]对人类主体性、人格或自我概念的不同回答,即对人的学说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不同的认同基础。如果像近代西方哲学认为的那样,人具有先验的理性、并且这些理性可以通过抽象得到,那么对于认同问题的理解也必然以自我为中心,把对自我的规定设定为普遍的社会正义之责。对他者的认同是以自我为绝对参照建立的。社群主义对基于抽象人性论的自由主义做了某种修正,把自我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脉络之中,力图实现自我与他者矛盾的和解。然而,社群主义对自我反思和修正能力没有给予很好的说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认为不存在孤立的抽象人性,进而把人视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把人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人的“被意识到了的本能”角度来理解。而且人的意识可以“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10]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中,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实现了完整的统一,统一存在于现实的、历史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自我的认同即自我身份的确认既需要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考察来建构,也需要人通过自身的能动性来不断修正和完善。关于自我的身份、属性等,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建构出来的。社会既建构这些身份的场域,也是个人确认自我身份的参照系。同时,人并非完全被动接受社会场域规定的身份、属性等,而是在既有历史现实条件下,通过实践这种能动的社会活动不断确认并改变自己的认同状态。基于此,自我认同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下,是在社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能动的实现过程。
2、社会认同——唯物史观
认同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摆脱人的本质的问题,又会陷入社会性质的问题。而且在自我认同过程中,就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社会的纠缠。而社会“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11]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人与人交往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会随着人的需要的改变而改变。这里世世代代的活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生产实践。这里的人与人交往就形成了决定于生产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实践的生产关系。以往在社会认同的建构中,总是强调家庭、友谊与交往空间的建造,强调爱与友情。实际上,这里强调的爱与友情,是抽象的、理想化的爱与友情。没有建立在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基础上,是唯心史观的表现。根据唯物史观,家庭或爱情、友谊或友情并非先验存在、固定不变的,它们本身也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社会认同是以某种群体观为基础的,社会认同获得是通过人的群体资格认同、认知和评价而获得的,它没有说明群体的起源问题。任何群体都不是天然形成的,其必有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过程。社会认同应该从群体产生过程,从群体的共同的生产方式和彼此在生产中建立的联系来理解。社会认同的建构也只有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
3、国家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如果社会认同处理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那么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需要不同于一般集体的认同。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它产生于社会而又具有超出社会的力量。一般意义上,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道路、政治主张、道德价值观念等的认可和赞同。[12]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推翻了旧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等的形成与社会主义道路有很大关系,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近代以来,为改变贫穷落后备受欺凌的命运,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最终,共产党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建立后,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围追堵截,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社会主义道路有很多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提到的,因为它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近40年生产力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证明了这条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当代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对国家的认同。
4、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展理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仅有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还远远不够,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入人心,就要让马克思主义变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变为人们的生活样式。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是社会比较核心的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文化维度就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之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构建了价值规范和依据,恰好对应了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但又不同于每一个具体的维度,而是每一个维度的观念的构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深化改革开放、应对中国发展问题的钥匙。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011-1012.
[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5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4][9] 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译林出版社,2001.9.3.
[5]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6] 董德刚.从当代中国视角看马克思主义[J].理论视野,2011.8.9-13.
[7] 中国共产党党章[OL/DB].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9/c64387-19616005.html,2017-01-10.
[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2.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5.
[12] 杜晓兰.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14.6.
【作者简介】
胡海涛(1983-)男,汉族,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