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显得格外紧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是指导“十三五”建设的新理念,也是引领党内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新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下的新维度、新形势下的新理念和新情况下的新要求。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高校 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 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刘雪东,项目指导教师:杨诚,项目编号:201610636064,受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雪东,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067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升华,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关键在于用好、用实和用活。 在“五大发展理念”视野下探析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期下的新维度、新形势下的新理念和新情况下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坚定的理想信念靠什么?首先是教育引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如何针对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做好做实理想信念教育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党建课题,是发挥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必要之举。
一、以创新理念为引领,为理想信念教育增添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的是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动力源问题。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产生以后在程度上也存在主体差异性。鉴于此,理想信念教育要从源头上激发信念,或在路径环节强化教育效果。目前有的高校在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仍局限于读文件、听讲座等传统教育方式,教育的结果往往表现出短期性、多元性和可塑性低等特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时期要主动把创新作为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布局,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束缚。理想信念教育现实环境复杂化、教育内容抽象化、 教育对象需求功利化和教育途径程式化等因素是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拦路虎”,“打虎”工作必须要坚持创新理念。一方面,围绕党的建设新要求、社会形势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服务机制、队伍保障机制等,从制度上创新党建工作,形成一整套适合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注重载体的新颖性、有效性和多元性,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要我学”自觉转换为“我要学”。创新既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运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特征,联系现实的日常生活,在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贯穿“三个始终”原则。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员“生病”要号准脉,避免夸大或放小;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创新要有根有据,不能忽视党的规矩和纪律,避免“一刀切”的工作方法。
二、以协调理念为引领,抓住重心统筹“三性”
协调是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的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人性、德性和党性是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需要充分、全面考虑的基本要素。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高校过于突出党性教育,而忽视了作为人的基本人性和應有德性,结果塑造了“假党员”。作为人的共产党员为什么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应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怎样才能持续坚定理想信念,等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人性、德性和党性的相关分析。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尊重人性,最终达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的目标要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塑造德性,守住思想道德的防线;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本质上还必须具有牢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共产主义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人性、德性和党性的关系表现为金字塔状的结构,三者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由此,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性,着力点在于塑造德性,最终目标和重心是筑牢党性。
三、以绿色理念为引领,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精神
绿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阀门”,注重的是保障精神的“生态”。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坚持“红色”的基调,还要贯彻“绿色”的理念。当前,贯彻绿色理念,就是要把“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理念贯穿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着力解决高校学生党员无视组织、无视群众、不讲规矩和不讲纪律的问题,在高校学生党员中营造风清气正、崇严尚实的生态精神。由于高校本身和学生党员的主体特殊性,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重视表面的“又红又专”,忽视了过程中的事实性原则。理想信念教育应坚持“明纪律守规矩,让高压线带电运行” 的工作方法。党组织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开展经常性党性党风党纪、廉洁警示教育,把严“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关”,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党员本位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及时批评教育,防止出现“硬伤”,逐步解决近年来发生在学生群体身边的“四风”问题。绿色的生态精神是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的“安全阀”,是牢固理想信念的保障。学生党员守不住精神上的“生态”,其思想上就可能出现“滑坡”。思想“滑坡”必然导致党员的宗旨观念淡薄、党的意识淡化和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
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应要求高校学生党员在精神上、思想上必须生态的、绿色的。
四、以开放理念为引领,破解理想信念教育“体内循环”
开放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活力的关键一招,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的发展问题。截至2016年底,全国学生党员有224.7万名,较去年增加21.3万名。根据党章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每名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支部。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则往往由基层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实施,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横向和纵向上缺乏交流,理想信念教育局限于学生党支部“体内循环”。传统的“党委-支部”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学生党建的特殊性,探索“开放式”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根据不同院系的实际设置了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党总支,统筹开展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加强了支部与支部之间的联系。另外,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高校推广“党员之家”建设,让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锻炼才干。这些举措通过在党委和学生支部之间增设学生党建工作组织来统筹落实一定范围内的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避免了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以支部为单位的碎片化情况,实现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务在组织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以开放理念为引领,就是要从组织管理这个关键点切入,整合党建力量,增强学生党支部之间的协同性和互动性,在朋辈交流中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
五、以共享理念为引领,构建党团班共建机制
共享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补充,注重的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当下,部分大学生谈党则色变,先入为主,拒绝党的教育,同时,不少大学生申请入党也是抱着争取政治资本和盲目性争取荣耀等心态。这使得我国的党群关系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略显紧张。一方面学生党员群体自身建设不足,在学生中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普通学生常常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党员这个群体,不愿意把党的理论内化于心,外顯于行。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统筹推进党团班共建,把高校团建纳入党建的范畴内,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联动作用,切实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高校学生党建、团建和班级建设统一于理想信念教育的“中轴线”上,通过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新型班级载体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共享促共建,形成“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的联动机制,是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小落实落具体的在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青年团员甚至不少学生党员都缺乏理想信念,存在信仰危机。目前高校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弥漫在校园的角落,出现党员不姓“党”、团员不跟“党”以及台上唱“红脸”,台下唱“白脸”等现象,这些都是高校有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将共享理念运用到高校基层党团工作中是一个探索性命题,在针对学生党员进行理性信念教育的同时,帮助青年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党团共建的目标。
伴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元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多方着力,开动脑筋、拓宽思路、联系实际,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利用有效的载体手段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新时期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就是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统一于理想信念的全过程,帮助高校学生党员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够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是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充满活力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注释:
郑永和、潘中伟,等.共产党员理想信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1.
徐贵相.信仰改变中国.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272.
陆新、王剑、张永红.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建设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8(21).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