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伤害事件的宽恕及宽恕品质的培养

2017-09-04 04:29陈杨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4期

陈杨丽

〔摘要〕伤害事件经常发生在青少年的同伴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宽恕意识,培养宽恕品质对学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宽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及当前进行宽恕干预的模型,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培养,要营造宽容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发展论的观点看待青少年的特质观。

〔关键词〕伤害事件;宽恕;宽恕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4-0057-03

作为中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在与同伴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大或小的矛盾或冲突,这些矛盾或冲突极易成为让中学生愤怒不平或痛苦不已的伤害事件。面对这些伤害事件,有的学生选择报复,以平衡内心的愤怒;有的学生选择逃避,可能因此产生抑郁等情绪;有的学生选择紧握伤痛,很长时间无法打开心结。伤害事件的应对关系到人际与生活的适应,对他们日后的心理健康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中,伤害事件在青少年中发生的比率有所上升,尤其是近年来,校园冲突或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如何从根本上缓解或降低伤害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宽恕是指个体在受到侵害后,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宽恕能帮助受害者消除消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亦有研究者指出,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1]。

宽恕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宽恕意识,培养其宽恕品质,成为目前学校德育中颇有现实意义的议题。而了解宽恕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中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及当前的主流宽恕干预模型对中学生宽恕品质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宽恕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西方医学心理学界流传的一句名言说明了宽恕对个体的影响,即“宽恕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不是为了显示你的宽宏大度,而首先是为了你的健康,如果仇恨成为了你的生活方式,那你就选择了最糟糕的生活。”[2]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证明了宽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具有潜在的影响。Subkoviak等人通过测量青少年对其同性别父母的宽恕与其自身心理健康的关系后,发现高宽恕的青少年焦虑水平较低[3];贺海龙证实中学生的宽恕倾向与报复、抑郁、焦虑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李大荣证实初中生宽恕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5];徐鹏飞通过对600名高中生施测,证明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对宽恕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由此可见,宽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中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

1.同感体验

同感体验会影响中学生宽恕选择的做出。同感是个体觉察、理解一个人的需要、兴趣和观点,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即能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体验他人内心的情感[7]。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做出报复或宽恕的决定过程,具体来说,如果中学生缺少同感体验,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受到伤害后很可能就会选择报复而非宽恕;相反,有适当同感体验的中学生,能全面地看待问题,能换位思考,会倾向于做出宽恕的选择。

2.同伴关系的亲密程度

相比和自己不亲密、关系疏远的人,人们会倾向于宽恕那些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关系中投入较多以及彼此比较满意的人。有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在相同的伤害情境下,对于好朋友和一般同學,青少年的情感反应、知觉到的伤害程度和宽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8],即对于好朋友的情感反应程度和知觉到的伤害程度要低于一般同学,在宽恕程度上对好朋友的宽恕程度要明显高于对一般同学的宽恕程度。

3.人格特征

相对于情境、时间和事件的变化,人格是影响宽恕的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而宽恕也可以说是某种人格类型者的一种特质。关于宽恕和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大五人格角度探讨的[7]。Ahoton等人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与宽恕有关,宜人性得分比较高的人往往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相比宜人性得分较低的人,他们擅长社会交往,较少经历人际冲突;高宽恕与低神经性有关,情绪比较稳定的人,比较容易做出宽恕的选择[1]。由此,如果一个中学生外向、乐观、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那么他们面对伤害事件时倾向于宽恕伤害自己的人,而悲观、消极、心胸狭窄的中学生倾向于选择打击报复或忍让逃避。

4.对伤害行为的评估

对伤害行为的评估主要包括对冒犯者冒犯意图的评估、对冒犯后果的评估、对事后冒犯者道歉真诚度的感知等几个方面。当受害者认为他人并非无意冒犯时,且他人可以控制冒犯行为,并给个体带来明显的经济损失或身体创伤时,此时受害者很难宽恕冒犯者;如果伤害事件发生后,相比不道歉或很晚道歉,冒犯者如果能及时地向对方道歉,比较容易得到宽恕,若冒犯者不知悔过,不但不能得到对方的宽恕,反而有可能导致报复行为的发生[7]。如果中学生认为同伴伤害事件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且是对方有意时,较少做出宽恕选择,而伤害行为发生后的及时道歉能够增加受害者做出宽恕的选择。

此外,文化背景、外界环境、年龄、伤害情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对伤害事件的宽恕。

三、对伤害事件进行宽恕干预的模型

宽恕干预有助于提高受害者宽恕倾向。当前的宽恕干预主要分为两大类。

1.“显式”宽恕促进干预

所谓“显式”是指为了帮助来访者处理曾经遇到的伤害经历,干预者直接将宽恕作为治疗目标,向来访者陈述宽恕的概念及其对伤害事件的价值。此类宽恕干预和辅导的模式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情感的”宽恕干预,以Enright模式为代表,二是“基于决定的”宽恕干预,以Worthington模式为代表。虽然这两类干预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两组宽恕干预模式有共同的关键部分:界定宽恕;回忆伤害事件;产生共情;知觉到对他人的伤害;承诺宽恕;克服“不宽恕”。这些干预环节被认为是促进宽恕的重要因素[8]。此类型干预模型对实施者要求较高,且时间较长。

2.“非显式”宽恕促进方法

特质观干预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适合在校园情境中运用的干预模型。不同于“显式宽恕”的直接向来访者陈述宽恕的概念和价值,此干预只将宽恕作为治疗目标,通过其他方法间接提高其宽恕水平。运用特质观干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宽恕干预的前提是向他们澄清:宽恕并不是默许伤害的正当性或让受害者认为他人可以随意伤害自己;宽恕伤害自己的人并不意味着自己软弱和自卑,受到伤害后不是一定要与冒犯者和解,并不必须信任对方;可以对其麻木不仁,可以不希望对方改变,宽恕也不一定要面对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并且告诉他你己经宽恕他了。此类宽恕干预需要注意用情景重新构建行为,这样可以使个体将冒犯者从冒犯事件中分离出来,从而感受到同感,放弃报复。通过教授人们发展观,改变他们的特质观,可以降低贴标签和刻板印象倾向,增加对进步和改变的敏感,并且提高学习欲望,这些都是处理人际冲突以及考虑采取宽恕态度的重要特性[8]。

四、对中学生宽恕品质培养的启示

1.营造宽容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灵魂,也是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乐园,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中学生宽恕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以利用展板、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宣传,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感恩义卖”等,让学生学会感恩,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爱,从而营造一个有爱的校园文化环境。有爱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宽恕品质培养的土壤。

2.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

积极心理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而宽恕也是其中一种。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并利用个人优势,掌握打开积极情绪的钥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培养学生自信、乐观、自主、同感等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宽恕品质的培养。

3.进行积极的归因

归因是影响个体是否宽恕的重要的认知因素,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有助于个体做出宽恕的决定。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就是将伤害事件进行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觉察到冒犯者侵犯意图背后的其他原因,学会全面看待伤害事件,对伤害事件的归因要有助于保持自身积极的认知和积极情绪的体验。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进入青春期,同伴交往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由于青春期认知和情绪感知能力的发展,发生一些冲突在所难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学会正确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與冲突,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化解与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5.用发展论的观点看待青少年的特质观

特质观又被称为内隐人格理论,是Bruner和Taguiri于1954年创造的,是指人们感知到的人的特质与个人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掌握某人少量信息而对其真实个人特质进行推论。当前的特质观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固存论者,认为特定的特质有固定的倾向,另一类是发展论者,相信某特质是可塑的。用发展论的观点看待青少年的特质,就是要相信青少年的品质是可以随着时间和情景改变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8]。对于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伤害事件,对受害者进行干预时要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看待伤害事件的发生,考虑到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原因的多种可能性,而非对伤害事件和侵犯者一概而论。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课题“中学生归因方式、宽恕与心理健康在人际伤害情境中的结构关系” (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CG14-4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丽华.伤害情境下青少年宽恕的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

[2] Maltby ,J.,MacaskillA,J.Failure to forgive self and other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personality,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general health Pers IndiviDiffer,2001,30(5):88l-885.

[3]Subkoviak M,Enright RD,Wu C,et a1.Measuring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late adolescent and middle adulthood.J Adolesc,1995,18(6):64l-655.

[4]贺海龙.中学生宽恕倾向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徐飞鹏.高中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6]李大荣.初中生人格、宽恕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7] 蒋雅丽,张野.宽恕心理的影响因素综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4):720-722.

[8]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厦门,360126)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