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标签理论和亚文化群理论视角出发,对案例中小亮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借助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治疗模式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互惠模式与治理模式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服务方案设计。
关键词 标签理论 亚文化群理论 社会工作 方法
作者简介:杨敏,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365
一、案例
小亮今年16岁,正在浙江一所职业高中念书。小亮很聪明,特别是机械操作一类的东西,小亮一学就会,文化课总是班级里最差的。小亮的父母都是农民出身,文化水平都不高。小亮从小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到了初高中更甚,打架滋事,逃课等等。老师们认为他不求上进,带坏同班同学。父母每每提起他也很头疼。老师们一提及这个孩子,总会说这个孩子成绩不好,爱惹事,不知上进。小亮也因为不遵守学校纪律被调至班级最后一排——“坏孩子的集中营”。开始,小亮还并不适应,慢慢地,小亮融入了这个所谓的“坏孩子”群体,和他们融为一体,行为越来越恶劣。小亮说,“其实他自己也不想这样让父母老师失望,不想被他们看作是坏孩子,我想改正,可是我觉得没有人会看得到,我甚至大家都不喜欢我,有人是爱我的。”
案例中小亮遭遇的困境既有朋辈群体的错误诱导,也有父母教育的缺乏,更有老师的错误引导。本文将针对案例中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基于标签理论以及亚文化群理论对小亮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工作方法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帮助小亮走出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的困境,帮助小亮活用周围的资源,减少越轨行为,强化社会支持,逐渐改善他人对自己的社会印象,去除“坏孩子”标签。
二、理论分析
(一)标签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H·贝克尔认为,越轨与非越轨的区别,不在于越轨行为本身的特质,只是在于人们对前者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越轨是社会定义的产物,是别人对此行为反应的产物。贝克尔还指出某种行为是否被贴上越轨的标签,有赖于3个条件:行为发生的时间;发生该行为的主体以及该行为的受害者;该行为造成的后果。他明确提出,越轨行为的认定是行为发生者与对该行为作出反应的人之间互动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某些群体较之于其他群体更易于被贴上越轨的标签。这些群体通常没有什么权力,因而对官方和法律的影响甚微,它们通常被认为对有权力的人存在威胁,社会地位也较低。标签论者认为,一旦一个人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他就可能以“自我履行预言”的方式行事,进一步表现出那些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
莱默特也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说明越轨历程。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的基础上,又于1975年把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和转化历程分为8个步骤;
1.初级越轨。
2.社会惩罚。
3.进一步越轨。
4.较强烈的社会惩罚。
5.再进一步的越轨,并对惩罚其越轨行为者表现出敌意。
6.达到容忍边缘,社会采取正式行动惩处越轨行为者。
7.越轨者以更严重的罪行来回答。
8.社會将该越轨行为者视为不可救药,归入惯犯之列。
案例中小亮所面临的困境很明显有来自老师、父母、同学的标签,所谓的“坏孩子”标签——成绩不好,不喜欢学习,爱惹是生非……事实上,小亮从最初的越轨到次级越轨这种变化过程,其周围的环境所起的推动作用巨大的。从小学起,小亮的不良习惯便让人形成了家长老师对他的标签印象。为了给自己减少麻烦,老师们通常把小亮调至班级最后一排——“坏孩子的集中营”,以便管理班级。而这种管理方式会对这些所谓的“坏孩子” 不论是在心理还是行为上都会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短期来看这种冷漠式的管理方式的确对班级管理有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这些孩子们长期生存在这种被忽视的班级环境中,并且始终被戴着有色眼镜的同学和老师们对待,在自信心,自尊的建立方面都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时的主要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自我同一性的认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关系着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自尊的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发挥。从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1902年提出“镜中我”理论来看,如果长期生活在被认为是“坏孩子”的环境中,那么小亮就会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自己是个“坏孩子”的自我评价。
(二)亚文化群理论
亚文化(subculture)是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内容的文化。Subculture一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
1.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即subculture的本来含义。
2.由奉行这些不同于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也即subculture的派生含义。
E·H·萨瑟兰萨瑟兰提出的随“异”交往(差异交往)理论详细叙述了亚文化群影响行为的方式。他论证说,同各种不同人(包括越轨的和不越轨的)的群体交往的机会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受到了遵从和越轨的双重影响,人们采取哪种行为受到与他人接触的强度、发生接触时的年龄、与越轨行为者接触和与遵从者接触的比率这些因素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与教唆越轨的人联系越密切,接触的次数越多、越频繁,且接触时的年龄越小,当事人变成越轨者的可能性越大。 一个人越有机会同罪犯交往,则他将来从事犯罪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一个相对而言同质的社会或社区中,随“异”交往的机会寥寥无几,而在异质的社会或社区中,这种机会就增多了。
从案例中老师为了方便管理班级将其置于“坏孩子的集中营”,小亮便是自此开始进入亚文化群体。或许在此之前小亮的伙伴并非全是“坏孩子”,但是从小亮被周围的环境推入亚文化群体的那时起,小亮便被动或主动地与这个“坏孩子”的亚文化集合体开始发生了密切的交往联系。
三、服务对象行为矫正治疗方案设计
对于一个个案,我们应将所有的服务对象都看作是一个案主系统,不仅包含案主,还将其所处的情境也纳入服务范围,以“人在情境中”的视角看待并服务于案主。
(一)个案治疗:行为修正治疗模式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相结合
从个案的角度,针对小亮的案例,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修正治疗模式对小亮的越轨行为进行矫正训练习,同时结合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案主进行心理和行为辅导。
在采用行为修正治疗模式时,更多的是强调案主的学习能力,帮助小亮训练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达到行为修正的目的。考虑到处于青春期的小亮这一时期叛逆,反抗的心理特点,社会工作者服务小亮时一切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关切接纳的合作关系,以合作者的角色介入个案。在这一阶段,可以综合运用放松练习、自我管理、代币制管理等多种具有人性化疗法。在行为训练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要帮助小亮建立内在行为与外部环境刺激之间的联系,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当与小亮一起根据最初设立的行为矫正的目标对行为矫正的结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是正向的,肯定小亮付出的对于实现越轨行为改变的努力,能够给予小亮动力继续坚持实现自我行为的转变。
在采取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时,更多的是强调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在利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帮助小亮改变行为时要重视小亮内心的反应与现实情况的一致性,帮助小亮识别内心渴望交友的反映,同时识别自身的不良行为对于建立友好关系的弊端。社工在帮助小亮识别内心斗争的同时应当帮助小亮正确认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力量在实际生活的力量的失衡,从而结合行为修正疗法帮助小亮达到行为适应,平衡内在本我与超我的力量。同时重塑小亮社会关系对其的评价模式,增加社会支持。
(二)小组工作:治疗模式与互惠模式相结合
治疗模式主要是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目标的,它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通过小组达到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互惠模式认为小组有一个共同目标并且是一个互助的系统。互惠式的小组工作和治疗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既能帮助小亮发展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关系,借助小组成员的力量,帮助小亮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工作,小亮能够初步建立其与同学的良好联系,学会与他人沟通,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针对小亮自身的特点,小组工作的开展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以同学为主体的小组。在进行小组工作时,涉及到小组工作的设计、计划于评估等多个阶段。小组活动的设计要以帮助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宗旨,通过小组过程中同学们的互动实现小亮与同学之间的良好的人际互动,改善同学之间的标签化互动。通过开展活动,亚文化群体与主流群体之间可以有机会深入接触,由此逐渐改善同学关系,增进同学友谊。
(三)家庭社会工作
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社会工作者主要是引导小亮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改善父母的孩子的教育方式。案例中小亮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很多是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心事的,并且小亮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小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沟通深度。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社会工作,与小亮的父母进行沟通,帮助小亮父母找到与小亮相处的更好的模式,改善与小亮的沟通方式,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給予小亮行为适应的支持,帮助小亮重拾自信,完善人格。
注释:
乐国安.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第1版).知识出版社.1994.196-197.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652.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社会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216-217.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