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菲
[摘 要]全国各省、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海陆经济联动成为重要的工作抓手,本文以此为视角,阐释辽宁省沿海与腹地有效联动的关键举措。在归纳我国海陆经济联动的珠江三角洲模式、长江三角洲模式及环渤海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辽宁省海陆联动的五条路径: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沿海企业深入腹地;保护海陆生态循环,强化海陆共生环境意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辽宁省;海陆经济联动
[中图分类号]F207;F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0-0044-05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对辽宁的功能定位是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节点的区位、交通、产业及人文等综合优势,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大连金普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自贸试验区的互动发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扩大和丰富东北亚区域合作内涵,全面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巩固对日、对韩合作,加速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探究辽宁港口群与腹地的经济空间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发挥辽宁港口群对东北地区乃至俄远东区域“内引外联”的原始作用,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
一、海陆经济联动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推动全球治理新模式,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致力于打破多年来陆域和海域割裂的经济格局,推动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全连接的陆海一体化的进程,在沿海与陆域经济系统中,沿海地区因其发达的经济而对腹地产生示范与带动作用。
(一)缓解腹地资源危机,增加能源供给
在陆地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的当今时代,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海洋和海岸带所蕴含的巨大资源可以有效补充陆地相关产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从而保证腹地陆域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腹地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带动腹地产业发展,由于海陆产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性,海洋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陆域产业的发展使双方获得“乘数效应”。同时,沿海地区可以凭借临港产业的强关联性,带动腹地服务业的进一步升级,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此外,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也会吸引国际知名企业的落户,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调整和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沿海经济中海洋运输业通过控制运输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影响到沿海与腹地主要产业及相关联产业布局。
(三)创造就业机会,改变区域内人口结构
沿海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可以直接吸引劳动力就业,还可间接带动陆域经济中钢铁、造船、化工、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能力的提高,从而缓解区域就业压力。这样,会使区域间人口流动变得更加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内的人口结构。
(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增加综合竞争力
国际上区域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區其产业优势互补能力、节约成本程度、资源配置水平均具有较大优势,沿海地区的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发挥海洋与陆地的集聚效应,突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海洋经济中的港口经济能够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不断交换,结合腹地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推动海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二、我国海陆经济联动发展模式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并对腹地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沿海地区倾斜政策,确立“先富”带“后富”的区域带动战略。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试验田”,率先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等,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和开放度最高的区域。目前,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沿海经济区[1]。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发展起来?熏走在全国的前列;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放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雁;进入21世纪环渤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引起决策层关注。这三个区域虽然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的地区?熏是推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但是三者地理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同,导致它们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内陆腹地经济带动模式也会有所差别[2]。
(一)珠江三角洲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9个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处于港口驱动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模式由以广州为单中心的单核模式逐渐发展为以广州、澳门双中心发展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治政策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间经济联系出现边界分割现象,经济发展较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促进珠江三角洲重要力量,中央人民政府推出了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我国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韩国亚洲四小龙企业,“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开始起步,主要表现为电子配件加工贸易,“前店后厂”模式逐渐形成。1999年,广东省进出口额达到1403.4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8.92%,外贸依存度达到137.25%。进入21世纪,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断吸引外资,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4391.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0.8%,外贸依存度达161.01%;2014年进出口额达到10765.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5%,外贸依存度依然达到161.58%;2000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已经达到145.75亿美元,远超过同期的江苏省(64.2亿美元)、浙江省(24.9亿美元)和上海市(31.6亿美元)以及北京市(24.6亿美元)和天津市(25.6亿美元)。
从经济发展动力来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出口拉动、外资推动型增长方式。在这种增长模式下,珠江三角洲地区起初承接国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任务,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发展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此期间,劳动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成本不断增加,对外依存过高的弊端逐渐显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服务配套产业,使广东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此外,依托广东优良的港口资源,石油化工、电器机械也正形成新的产业支柱[3]。
(二)长江三角洲模式
1990年,国家启动了浦东新区的开发工作,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篇章。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有经济要素的组合优势、经济成长的后劲优势、群落规模的经济优势、制度创新的领先优势、交汇融合的环境优势等[3]。在不到30年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国际影响力最高的经济核心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之路可以说是巨大发展潜力的释放。自1843年鸦片战争开港以来,上海一直是东亚的中心城市,是亚洲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也是中国沿海地带的中心,是中国交通、物流中心,也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祥地,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逐步被北京所取代,但是上海仍然具有雄厚的工商储备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具有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完整的产业结构。此外,苏、浙、沪组成长江入海的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河网密布,相互间形成天然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上海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政策导致上海地区积蓄的人才、设备资源的闲置和低效率,上海经济整体处于低迷的状态。而同期的苏、浙两省乡镇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为地区经济带来了活力,储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和企业家精神,为该地区后来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说是释放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从此之后,上海通过放宽投资政策迅速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外资不满足于在广东形成的商业模式,其投资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金融、物流、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对中国业务的扩大和发展。上海港、上海浦东新机场的建设增强了上海的中心功能,上海逐渐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纽带、交流的平台。苏、浙两省的乡镇企业也抓住机遇,利用全球供应链进行扩张,参与到新的国际分工中,形成特有的模块生产方式,推动电子、电机、汽车、机械、石化等产业的集聚。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创新的发生地,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成为该地区产业特色。
(三)环渤海经济区模式
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熏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下坚实的物质基础[4]。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助推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
从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上看,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内陆丰富的资源支撑及市场需求的拉动。环渤海地区凭借广阔的腹地和市场以及便捷的交通枢纽条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制定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建设包括汽车、航空、造船化工、钢铁等产业,奠定了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基础。从经济增长主体来看,环渤海地区国有企业占比相对较高?熏属于国资工业主导型。从区域主导产业方面看,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钢铁、机械、汽车、石化、造船及微电子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重化工资本密集型[4]。如今,环渤海经济区正经历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开发、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配合的重要时期,产业集聚规模已经到达一定集聚程度开始向周围区域梯度性、阶段性扩散。(见表1)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是海洋经济系统与内陆经济系统生产要素交流与互动地区。沿海地区对腹地经济的带动就是沿海地区依赖于海陆系统的劳动力、高技术、资源储备等要素,借助交通大发展及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带来的运输成本降低、贸易高效率和“时空压缩效应”,带动产业的陆向迁移、陆域产业与海洋产业连接成网和临港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在沿海与腹地间的有效流动(见表2)。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省海陆经济联动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技术、高环保、高回报为特点,包括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海洋物流产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矿业等六大产业,涉及到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上油气钻井平台、深潜器、大型特种船舶、海洋风力发电设备、大型海上作业平台、海洋能电力设备、深海金属矿产开采设备等多方面内容。
发展战略性新興产业需要统筹规划,建立相应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体制机制;需要有充足的技术储备来解决难点和技术瓶颈问题,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辽宁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充分考虑与腹地的优势产业进行对接,不仅在资金、技术、人才领域向海洋产业倾斜,而且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海陆产业统筹规划管理机制,促进港口经济与腹地优势产业的积极合作,提升海陆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沿海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依托,辽宁省港口的发展对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辽宁港口群初步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要港口,丹东、锦州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盘锦、葫芦岛为一般港口的分层次布局,但是辽宁省沿海港口群没有形成合力,整合优势没有形成,港口腹地多有重合,导致业务同质化严重,重复建设、竞相压价局面依然存在,恶性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港口难以做强做大,严重削弱辽宁港口的整体实力。
因此,使辽宁港口群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的协调发展格局?熏为振兴东北提供基础环境十分必要。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与功能整合既是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途径和手段,同时临港产业作为港口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实现振兴的战略举措,临港产业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是以港口为基础,受到其规模和水平往往由港口的功能所决定。临港产业的职能也影响了港口的功能,因此,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与功能整合的水平和效果将关系到振兴的全局。临港产业能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并进一步带动港口发展?熏形成“港企互动”的良性循环。
(三)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
交通线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突出,重要交通干线的开通加速了沿海地区与腹地间人才、技术、资源的流动。在交通干线的吸附作用下,产业布局、城镇体系不断在沿线区域完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经济带。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与腹地中心城市一般处于交通经济带的两端,成为交通经济带不断发展的核心节点。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城镇间、产业间联系日益紧密,将吸引更多的腹地资源沿交通经济带集聚。随着沿海城市与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不断增强,部分产业开始以等级扩散的形式向周边卫星城镇转移,交通经济带的扩散作用显现。辽宁省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抓住沈阳市至大连市的交通经济带的升级工作,不断完善交通经济带内的综合运输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培育沿线区位条件优越或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形成集聚中心,构建海陆经济联动的便捷通道。
(四)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沿海企业深入腹地
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成为企业创新、壮大的根本动力。海陆经济的联动离不开健康、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因此,辽宁省亟待制定有利于促进沿海企业与腹地企业共同发展的政策,提供鼓励企业合作、重组、资本运作的外部环境,破除沿海各市与腹地各市之间的行政壁垒、贸易壁垒,搭建海陆企业联动的交流平台。此外,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崛起,沿海地区可开发的土地资源逐渐紧缺,沿海企业开发成本不断增加,随着沿海与内陆交通基础网络的不断完善,政府可以适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沿海企业向内陆腹地迁移,既可缓解沿海用地紧张,降低经营成本,也可为腹地带来新的发展理念、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发掘腹地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促进腹地合理的市场并与沿海经济市场进行合作。
(五)保护海陆生态系统,强化海陆共生环境意识
良好的海陆生态系统是沿海地区与腹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近海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愈加突出。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提升的支撑点即为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环保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合作意识。海陆共生强调海陆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一致性。在大力推动辽宁省海陆经济联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海陆生态循环系统的共生特征,避免海洋或陆域过度开发,导致的海陆整体环境的叠加型恶化。严格规划及执行辽宁海岸带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保障海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淼.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9,(08):111-113.
[2]陈仁安.我国沿海经济带分布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6,(10):212-213.
[3]杨大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王何,逄爱梅.我国三大都市圈域中心城市功能效应比较[J].城市规划汇刊,2003,(02):72-76.
[5]何光顺.沿海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6]韩增林,夏雪,林晓等.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4,(9):1167-1176.
[7]王忠蕾,張训华,许淑梅.海岸带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海洋地质动态,2010,(8):28-34.
[8]王倩.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统筹”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责任编辑 攻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