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典型化的路径

2017-09-03 19:38许海良
教育 2017年38期
关键词:论据评析论点

许海良

论据,是为论点提供证明。运用什么样的论据,跟知识背景相关;怎样运用论据,却是方法层面的问题。“能用”却用不到效果最佳,这是时下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普遍问题。本文拟从论据典型化的角度,结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情况,谈一谈个人经验及做法。

论据典型化的基本概念

论据,即用以证明议论文论点的事实或理由。论点确立后,要证明它的正确性,或者要批判它的错误性,就得讲事实、作分析评判。依照论据运用的形式,一般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事实性论据指直接用于证明论点的现象、事例、故事、个人见闻或数据等内容。事实性论据的特性就是直接性和现实性,其作用是为中心论点提供事实性佐证。

理论性论据指用于证明论点的被人普遍认同的观点。包括名言、谚语、俗语,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某些原理、法规、政策等等。理论性论据的特征就是约定性和实践性,其作用是对论点作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更高程度的拓引。

典型化论据指所运用的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能够对所论证的中心论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就其论证的效能而言,如果所运用的事实论据达到典型化的程度,它就具有了最强的证明力和说服力;同样,如果所运用的理论性论据达到典型化程度,对论点的论证就能起到一种深化作用。

論据典型化的一般要求

相托相衬,相类相生 所用论据与所给材料性质类同,意义相近,对于中心论点的论证具有衬托和生发的作用。

作文材料 《宋书》记载: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王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胜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

寓意提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反常态的习惯势力具有惊人的同化力,如果我们经不住考验和诱惑,就极有可能与之同流合污。

事实论据:从《圣经》中犹大出卖耶稣的记载开始,几千年的欧洲历史,几乎就成为犹太人的血泪史。他们因为“灾祸的罪魁祸首”“一向作恶”“魔鬼的子嗣”等莫须有的罪名而惨遭迫害和残杀。二战期间,犹太人被纳粹视为“劣等民族”“德国文化里的肿瘤”,遭到灭绝性的屠杀。

评析:故事中,“国王”被迫饮矿泉水而发狂的过程与犹太人遍遭迫害和残杀的行为相类,故事内涵与材料的内涵非常相近,这就是一个典型化的事实论据。

贴切简约,新颖深刻 可简化为如下五个方面:①言简意赅,语约义丰;②紧扣正题,突出重点;③自然、适度,水到渠成;(④对中心论点的论述能够实现价值和意义的最大化;⑤新颖,独特,有可读性。

论据典型化的方法

点染铺排 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选择多个事例,像用砖头砌墙一样有机“堆码”,这样会促成一种气韵绵绵,语势贯畅的表达效果。

例如本人撰写的论文《爱与美的梦幻天堂》中的一个片段:其二是美玉微疵类群像。这类少年,往往融聪明、善良、自尊与顽皮、偏执、刁钻为一体。如桀骜顽强、嫉恶如仇而又时显偏执的青铜;坚韧执著,不屈不挠而又犹豫不决、延宕反复的根鸟;自尊自强、正直善良而又乖戾敏感、促狭叛逆的明子;自然纯真、活泼烂漫而又略带野性、任性使气的桑桑;心思细腻、聪明过人而又顽皮淘气、执拗任性的细米……这些少年,如微疵的美玉,莹洁光亮,耀人眼目。

评析:行文通过对青铜、根鸟、明子、桑桑、细米等少年艺术形象性格的概括,较为充分地证明了“美玉微疵”的观点。语言简洁,句式铺排,富有表现力。

相反相衬 远与近、长与短,是与非,美与丑,爱与恨,正义与邪恶、黑暗和光明……对比的力量常常是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创作一旦没有了对比,都将黯然失色。议论文写作也如此,相反、相对的论据的合理运用,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下水作文片段(题目是苦中努力着,乐并幸福着):

时间是公平的,上帝为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无数的“片刻”。在这些片刻面前,每一个人为生命所画的句号都不同:有的人黯淡苍白,有的人辉煌耀眼;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如日中天。

何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对时间的把握不同。慵懒者和腐朽者把所有的“片刻”都编织成享乐的鲜花;而在“奋发者”眼中,每一个“片刻”都将成为他们自我成就的舞台。路易十五“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无耻谰言,将法国引入了不世的黑暗。与此相对,曾被击败的越国国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吴国国王夫差纵欲极乐的无数个迷梦中,用心酝酿着复仇兴国的惊人梦想。

评析:行文由反而正,通过路易十五的醉生梦死与勾践的“卧薪尝胆”的事例,突出了“对‘片刻态度不同,人生结局不同”的观点,对照鲜明,引人思索。

事理结合 即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相结合。这种方法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非常广泛。一篇议论文如果都是事实性论据,就会因为缺少思理性而显干瘪;反之,都是理论性论据,就会因为缺少“事实”而显空洞,两者相融,交错运用,就能相互弥补,使论理更为充实和厚重。

“事理结合”的具体流程可如下:①运用事实性论据(述);②分析评论事实性论据(评析);③引出个人观点(论)。这样就避免了事实性论据运用“泛叙”的现象。

论据运用五忌

堆砌事例,泛泛而叙 以学生习作文片段为例(题目是立足根本):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位农民扛着一根长竹竿去赶集,来到城门时,发现竹竿不能横穿城门。农民焦急时分,一位学者对他说:“你怎么不把它截成两段,那样不就能穿过了?”农民想了想,就将竹竿锯成两段,果真过去了。农民高兴地答谢学者。

评析:材料运用后欠总结,感觉与文题有距离。其次是叙述不简洁,逻辑上不尽合理。叙述后又没有及时作评析,“论”的色彩被冲淡。

优化示例,立足根本。一位农民因横执竹竿,进不了城门。焦急间,一人对他说:“把它截成两段不就行了?”农民依法照办,果然如愿以偿。endprint

简述:“农民”固然愚蠢,那个劝他断竹的人也并不高明。过城门的目的是达到了,然而,很可能竹竿却失去了运用的价值。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就是顺直了竹竿,轻松自然进城,何乐而不为。

评析:解决问题,办法种种,然而,抓不住根本,简单处理,往往是头痛医脚,为人留下笑柄。

论点是核心,论据和论证是手段,议论文写作的终极目的就是观念的传达、倾向的表露、是非对错的评判;大量的叙述语言常常导致喧宾夺主,文不归体的现象。

论据陈旧,缺少新意 一位高考阅卷教师曾感慨说: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似乎成了高考作文的万能论据;司马迁、贝多芬、文天祥等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高频率“现身”。这样的“千据一面”,怎能让评卷老师动心,怎能获取作文高分。从论据出新的角度,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陌生化。规避滥熟的材料,尽量运用人们有陌生感的材料,这样至少能让读者产生相应的视觉吸引力。例如写文学家,规避鲁迅、矛盾、巴金等名人,考慮运用穆旦、萧红、柔石等作为论据。第二,时代感。多写一些当下的人物事迹,少用一些陈旧的东西。第三,多维化。在写作时立足于多人、多点、多面,内容上高度浓缩,表达上形成铺排,语言风格上彰显个性,这样建构很容易引人瞩目。

思路偏向,内容游离甚而脱离 对所给的作文材料的审视不透彻,取意方向不好,思路打不开,论据运用往往圄于“一孔之见”,肤浅、狭窄,勉强,甚而不着边际。

作文材料:近年来,恶搞、污蔑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事件屡有发生,岳飞、花木兰、刘胡兰、邱少云和狼牙山五壮士等无一幸免。针对这一现象,2017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胡旭曦提议,希望将一切民族英雄与烈士的名誉保护纳入“公共利益”等名誉保护范围。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学生习作片段(题目是敬重,不失平衡),内容如下: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山顶有攀爬者的锦旗;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其中有跋涉者的脚印。他们,都象征着平衡的准则,与自然和睦相处,敬重自然,平衡权力。

评析:材料内容要求对“恶搞英雄”现象谈自己的观点;而该作文片段说的却是“敬重”“平衡”。文段中关于“跋涉者”“探险者”“勇敢者”的事例铺排,均与材料没有任何联系,这就犯了议论文写作之大忌。

无谓铺排,华而不实 受应试作文教学中错误的方法诱导,很多学生认为排比句表意铿锵,有气势,可以博得高分,于是纷纷效仿,堆叠文句,堆砌事例,刻意铺排,往往弄巧成拙。写作当然不能排斥排比,但也不能为排比而排比,牵强附会的生造,不切实际地套作。

语言啰嗦,叙述累赘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有好的语言未必有好的议论文,但一篇好的议论文必定有好的语言。如果把一篇议论文比作一个女子,语言便是她的着装与外饰。着装和外饰得体,就能衬托出一个人美丽的外形与优雅、大方的气质;反之,即便是一个美女,如果穿得不伦不类,其美感又如何得以体现。

学生习作片段:真理在哪儿?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做事、为人都有自己的原则,那么我们这些为人处世之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我们认为:只要有利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那就应该是正确的。人们都从这个标准去衡量,那么这被人为是真理的话真的正确吗?

评析:该片段语病明显,有错别字,语言不连贯,内容混乱,读后不知道习作者想表达什么。

优化示例:真理在哪儿?它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并不完全认同。在我看来,那些不颠倒黑白,不违背人心民意的人,就应该是“拥有真理”的人。因为他们对大是大非的评判,能做出最顺应人心的裁断。他们是真理的守护神。

“论”即议论,“据”即“依据”。只有议论,没有“依据”,议论文必然空洞;只有“依据”而没有议论,议论文必然疲弱。

用什么论据,怎么用,这不是一个简单地取舍问题,而是由全文的中心论点决定的。“论点”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从服务论点的角度,论据的运用原则应该是:选择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舍弃那些与中心论点关系不密,甚至与其无关的论据;从表达效果的角度,选择那些新颖、深刻、富有含蕴的论据,舍弃那些陈旧、肤浅、缺乏内涵的论据;从思想倾向方面,选择那些健康积极、能激发正能量的论据,舍弃那些落后、低俗乃至不健康的论据;从语用表达效能的角度,能够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对将用的素材精心提炼,有机整合,弃粗取精,促成语言的简练、精致和耐读,这就是论据典型化的全部要求,也是每一个想写好议论文的同学必然的努力方向。endprint

猜你喜欢
论据评析论点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恰当使用论据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