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南宋香

2017-09-03 09:36辑录陈朝晖
藏天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香道生活

辑录/陈朝晖

渐行渐远南宋香

辑录/陈朝晖

◎宋 龙泉窑鬲式炉

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铺”、“香人”,还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而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在生活中的休闲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去健身房、SPA馆等等。其实比起身体的放松来说,心灵的放松尤为重要,古人的用香、品香之道,就不失为一种既放松身心,又能养生怡情的休闲方式。而谈到用香之道,不得不提将其发挥到极致的南宋香事。

以香随葬自古有之

◎宋 《听琴图》中的高足樽式薰炉

2016年5月,浙江台州黄岩南宋赵伯墓的考古发现,轰动一时。在赵伯墓的随葬品中有一件香盒和数枚沉香,让人试图通过感官的范畴,依循着袅袅的香烟去想象那曾经绮丽的一抹香事。

据考古资料介绍,香盒呈圆盒状,像一个精巧的首饰盒。盒子内外用一种油性、轻薄的纸张装裱,表面似漆油光铮亮。香盒通体漆黑,仅有盒盖顶面绘有金色的花卉,造型为一枚草本的花儿,七瓣花瓣,花枝左右各配有两三片叶子。描绘所用的材料疑似为金粉,因绘画手法写意,较难判断得出是何种花名。一枚别致的描金小花,像是黑暗中的精灵舞者,给与了黑色盒子些许灵动。

盒子里面放置有十余根四五厘米长、1厘米宽的不规则原木香片,800年的沉睡,未能让其走上幻化成袅袅香烟的宿命。研究人员说,从南宋江南用香的流行习惯、香片的质感等情况来分析,初步判断这些香片为沉香。香盒和投龙玉璧、水晶环佩、螭龙圆璧等文物一同置于墓主人的头部入殓,可见赵伯家人对此件物件的尊崇和重视。

◎宋 《听琴图》中焚香抚琴的场景

◎龙泉窑弦纹三足炉

◎宋 耀州窑豆型香炉

以香随葬自古有之,马嵬坡下随杨贵妃一起下葬的,就是一枚十分名贵的香囊。后来,当唐玄宗将她改葬他处时,香囊依旧保存完好。

古代四大雅事之“焚香”

宋时人们对于香的使用实实在在是日常生活,现在的人看起来似乎非常的风雅。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大约从唐代就开始流行。但是,到了宋代,则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了极致。

我们熟知,中国古代有四大雅事:“焚香”、“挂画”(赏画)、“插花”(养花)、“品茗”。焚香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古人焚香,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桌上摆香炉、箸瓶、香盒。焚香时,香炉两边各置箸、香盒。香盒用来存放香料,箸瓶是盛置火箸、火铲之类用具的铜,香炉为焚香之器。焚香很富情趣和技巧,如品茗一样,被士人当作高妙纯粹的享受。

从不少古籍、古诗、古画等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就宋代文人生活而言,焚香是日常必修课之一,所谓读书、写诗、填词、作画、赏花、宴客、会友均要焚香。特别是在上层社会,香炉里焚名香,是24小时不能间断的一项常规活动,如同呼吸的质量保障;云烟氤氲所营造的气氛好比现代高档宾馆或咖啡厅的环境音乐一样,那是品质生活展开的一个基本背景。没有了它,仿佛精彩的生活品味,一下子就会变得苍白暗淡。

◎宋 汝窑莲花鸳鸯香熏炉

焚一丸佳香,与吟诗作画、鉴赏文物、闻歌观舞、听琴谈禅、辩论历史,成了不可或缺的雅享之一。老旷介绍,古代焚香使用的“香”,多为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而非现在的线香。《宋人香事: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时代》一文说到,既然生活本身的内容多姿多样,那么,相应的也就该有韵调足以相衬的香品来搭配。于是,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宋代,生产出原料不同、工艺不同、香型迥异、花样琳琅的合香制品,或宜于熏衣,或宜于待客,或宜于户外,或宜于夜晚的寝帐,乃至解酒的、安神的,大概也只有宋人的灵敏鼻子能够精确接受,进而解开那种种香气在微妙区别中传递出的、足以影响心灵的密码。

在宋代,以香为友、以香寄情在文人士大夫中极为流行,甚至,在民间还有斗香会、品香会,以展示和比赛“和香”的技艺高低。甚至酒肆、茶楼、青楼还有专门送香的香婆,让你在一缕香袅中尽享浮生一刻。

宋代之后,香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再之后,随着时代的更迭,优雅的香事随风而逝,逐渐变成了世俗化。至今,江浙一带还尚且留有一些日常用香的习俗,黄岩的大多家庭就有点檀香的习惯。原生态的香片形状、长短和赵伯墓出土的香片有惊人相似,人们似乎还能从持香阿婆虔诚拈香的熟稔行礼中,看到当年赵伯优雅飘逸的身影。

焚香不忘宋代遗风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香。”

香,不仅是感官上的盛宴,香道中“洁、圆、出、道、和”五品,更是融于生活,成为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生活哲学。当灯红酒绿的浮华褪去了以后,最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具有了精神性,慢慢就会使人想起了一种深沉的、文化的、跟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系的东西。

香是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祛除浮躁,回到心灵的深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曾在她的《香事之韵》中作这样的感叹:进入现代社会,香事被国人遗忘了好久,而昔日它入传东瀛,却得以长久保存下来,且焚香方式颇有宋代遗风,不过最大的改变是内涵已经完全本土化,即同茶事成为“茶道”一般,香事也成为日本的“香道”,中土所无的仪式化,至此成为“香道”中的主旋律。遗憾的是,在近年中国的“香文化”热中,“香道”之称却格外叫得响。说是“数典忘祖”或稍嫌言重,然而如果不去追索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始末源流,不解两宋士人平居日子里的焚香之真味、合香之情趣、诗词往还传递之情愫、更不必说与此相关的各种故事。

在当下时常萦绕于耳的一片“香道”声中,所谓“香文化”,究竟还有多少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对于前文所述黄岩宋墓香盒等文物的出现,真心期望通过我国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来进一步解读还原出南宋繁盛绮丽的香事,传承民族文化,彰显中华魅力。

◎北宋 青瓷香薰,灵石寺塔出土

香之于现代生活

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说起香,总会激发人们无限美好的想像。宋代诗人陈去非的《焚香》云: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道出了古人品香、玩香的意境。与古人的诗情画意相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因此更多的是选择香水、化学香精、精油等西方比较流行的、气味直接、香味浓烈的香品。而我国古人的玩香之法,使香散发出幽幽迷人香气,配以东方的香具及礼仪,既养生又修心养性,符合东方含蓄而优雅的风格之美。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瓜形香盒

现代人们选香用香,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品味香气是最直接也是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由于不同的香味风格各异,没有统一的鉴别方法,但品质较好的香,其香气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清新,爽神,久用也不会有头晕的感觉;醒脑提神,有愉悦之感,但并不使人心浮气躁;香味醇和,浓淡适中,深呼吸也不觉得刺鼻;香味即使浓郁,也不会感觉气腻,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天然香料做的香,常能感觉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轻微的涩味和药材味。

古人早就为我们总结了在各种场合、各种时间的用香、品香的门道。如今,结合现代生活的特点,也可以有很多很有意思且有益身心的玩法。比如早上起来的时候,可以点一支“醒神香”提神醒脑;工作时,可以点上一盘沉香,让身心沉稳平静;喝茶时,可以自己动手做一炉香,让心情平静下来;开车时,可以用车载熏香器,能缓解开车的疲劳和堵车时的烦燥情绪;夜晚来临,则可以点上“安神香”,伴着香气安然入睡。

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都能来用香、品香,传承中华千年香文化,静享高雅精致心生活。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香道生活
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
浅谈香道文化发展
中日香道文化比较
顾正洪:香道,玩的就是情怀
中国传统香学与养生文化的交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菩提香道携手青籁养生体验来自心灵的深呼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