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延东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新民 110300)
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卢延东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新民 110300)
目的探讨X线、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以及分级情况。结果对0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方面,MRI明显高于CT检查和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均优于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MRI、X线平片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MRI、X线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MRI对软组织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级检出率更高。
MRI;X线、骶髂关节病变;CT;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病好发于年轻人,骶髂关节病变为主要症状,致残率极高[1]。为此,做好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工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女性36例,男性44例,患者最小年龄17.3岁,患者最大年龄54.8岁,平均年龄(32.4±8.1)岁;患者病程3个月~7.5年,平均病程(3.6±2.7)年;患者临床表现为;出现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活动障碍和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以及脊柱活动受限等等,患者经过活动后能适度的缓解。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要进行CT、MRI、X线平片检查;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患者将两腿伸直,采用CT机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给予扫描,层距为2 mm,层厚为2 mm,矩阵为512×512,电流为375 mA,电压为120 kV,对患者的我骶髂关节给予薄层扫描,观察患者的骨窗和患者的软组织窗;X线平片检查;给予患者腰椎侧位片、腰椎正位片以及骨盆正位片;MRI检查;患者均进行骶髂关节的斜冠状和横轴位常规扫描。检查结束后,检查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工作,由3名资深的医师负责评估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
1.3 仪器:我院X线、CT、MRI分别来自;宁波鑫高益公司的500 mA数字X线机,东软64层CT机,宁波鑫高益永磁0.5T MRI。
1.4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级标准[3]。Ⅵ级;大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严重异常;Ⅲ级;部分出现强直,出现严重异常和严重侵蚀现象以及明显的硬化现象,关节间隙存在明显改变;Ⅱ级;出现轻度异常和轻度侵蚀现象以及明显的硬化现象,关节间隙改变不明显;Ⅰ级;怀疑存在侵蚀现象以及硬化现象;0级;完全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表示,组间差异通过χ2和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CT检查,关节面骨质出现锯齿状,能看见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变窄和模糊。受累部位多出现在关节中下部,同时髂骨侧最为明显。经X线检查,关节边缘模糊,关节间隙变宽,关节软骨下骨质的密度增加,其内有细小密度减少区,出现“串珠状”,累及髂骨的双侧面 ;病变发展能侵犯全关节,关节边缘破坏不整,关节间隙变窄,最后消失同时骨性僵直。MRI检查,关节积液呈长T1、T2;关节软骨炎性水肿出现低信号,T2呈高信号;关节软骨破坏T1呈低信号,T2信号增强,信号强度不均匀;关节下面脂肪沉积T1WI和T2WI呈带状高信号。见图1、2、3、4。
2.2 三种检测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情况:经比较和统计,对0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方面,MRI明显高于CT检查和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均优于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X线和比较CT#P<0.05,CT和MRI比较△P<0.05
表1 三种检测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情况分析[n(%)]
图1 骶髂关节正位片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局部骨密度增高
图2 CT平扫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不均则变窄融合,关节面硬化,髂骨侧为著
图3 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局部骶髂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邻近骨质见高低混杂信号
图4 MRI T1WI示骶髂关节变窄,局部关节间隙消失
强直性脊柱炎为脊柱关节的原型病,其发病率较高。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属于风湿类疾病[3],常见发病于青壮年男性群体[4]。在18~48岁为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段,8岁以下以及45岁以上的发病患者极为少见[5]。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脊柱炎疾病为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轻者将导致脊柱变形,重者将导致脊柱残疾。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晨起时有僵硬症状和下背疼痛症状,患者活动后症状会有所减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消瘦、乏力、低热以及食欲不佳等临床症状。
总之,采用CT、MRI、X线平片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MRI、X线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MRI对软组织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级检出率更高。
[1] 马亚宁,朱亚男,李小民,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3-6.
[2] 曾波,张发尧,杨丽,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8):61
[3] 李振玉,彭保成,刘斌,等.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1):175-176.
[4] 陈辉,黄文起,褚爱鹏,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4):441-442.
[5] 陈瑞科,朱锐,杨铎,等.磁共振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25(2):18-20.
593.23
B
1671-8194(2017)20-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