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09-03 10:24孙善芳袁红建邓银芬潘怀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髓系血液学骨髓

孙善芳 袁红建 邓银芬 潘怀富

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孙善芳 袁红建 邓银芬 潘怀富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髓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1以上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实行地西他滨为主的治疗方案,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后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轻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用于治疗髓系恶性肿瘤, 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地西他滨;髓系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髓系恶性肿瘤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克隆性疾病[1], 疾病存在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等多种特点。基于此, 本文重点探究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例髓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1以上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均经白血病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及分子生物学(M) (MICM)分型以及骨髓病理确诊。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6例, 女4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 年龄51~75岁, 平均年龄(62.7±4.1)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5例, 女5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 年龄52~76岁, 平均年龄(62.5±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危-1以上)采用小剂量预激化疗方案(HAG方案)或者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 皮下注射高三尖杉酯碱(HHT), 1次/d, 第1~14天;皮下注射阿糖胞苷(Ara-c), 10 mg/m2, 每12 h注射1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300 μg/d。当白细胞计数(WBC)>20×109/L时, 停用[2]。急性髓系白血病使用常规A A、D A、H A化疗。A A方案:20mg/m2阿克拉霉素, 静脉滴注;治疗3~9 d后, 100mg/m2阿糖胞苷, 静脉滴注;D A方案:45~60mg/m2柔红霉素, 静脉滴注;治疗3~9 d后, 100mg/m2阿糖胞苷, 静脉滴注;H A方案:2.0~2.5mg/m2高三尖杉酯碱, 静脉滴注;治疗3~9 d后, 100mg/m2阿糖胞苷, 静脉滴注。观察组实行地西他滨联合或不联合:25mg/d地西他滨, 持续使用3 d。半量H A G或者C A G(根据患者年龄以及身体机能评估)。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评定治疗效果,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①完全缓解:骨髓原始细胞<5.0%, 血小板计数(P L T)>100×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 N C)>1.5×109/L,白细胞浸润引发的症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骨髓原始细胞下降>50%, 血象检查未达标;③无效: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无下降。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与心肝肾功能损伤)。其中血液学毒性根据WH O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 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血液学毒性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毒副作用对比

2.2.1 两组血液学毒性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5, P<0.05)。见表3。

2.2.2 两组胃肠道反应与心肝肾功能损伤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心肝肾功能损伤例数分别为3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4例,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表3 两组血液学毒性对比[n(%)]

表4 两组胃肠道反应与心肝肾功能损伤对比[n(%)]

3 讨论

髓系恶性肿瘤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为典型代表,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幼稚细胞、髓系异样原始细胞大量恶性增殖为基本特征, 且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 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进而引发其他临床症状, 急性髓系白血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患者的生存期平均少于6个月[3-6], 经过化疗后, 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得到缓解但疾病的短期复发率较高, 总体临床疗效较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指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病变,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全血减少、患者失去造血功能、难以治愈, 可伴有骨髓原始细胞异常增多等其他特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于异质性疾病,病情进展情况与预后均与患者个人具有较大关系, 因此, 治疗方案与临床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临床大多建议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7-10]。

本文分析地西他滨为主治疗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整体毒副作用明显轻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地西他滨为主的治疗方案优于传统方案。

就毒副作用而言, 本文20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均出现Ⅰ级以上的血液学毒性,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 大多数患者均需要进行血小板、红细胞的输注支持, 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大便隐血阳性(+~++), 给予针对性治疗后恢复。同时, 观察组患者共出现3例胃肠道反应, 对照组共出现8例, 主要表现为呕吐、便秘、食欲不振等, 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润滑肠道、合理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提前服用5-羟色胺3受体(5-HT3)拮抗剂类止吐药等。此外,针对心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须对其进行保肝(心、肾)治疗,直到患者心肝肾功能恢复正常后, 再进入下一个疗程, 并在疗程中使用保肝(心、肾)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地西他滨在本院使用的时间较短, 样本量少, 但从国内的使用情况来看, 地西他滨治疗恶性髓系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及良好的耐受性, 因此地西他滨的研究将会成为我国髓系恶性肿瘤中的重点。

综上所述, 将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用于治疗髓系恶性肿瘤, 能够科学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1] 王倩, 陈冬梅, 张宏, 等.地西他滨治疗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医药导报, 2014, 33(1):38-42.

[2] 严雪芬, 王敬瀚, 吴芬芝, 等.地西他滨对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4): 100-101, 104.

[3] 刘现民.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12):97-98.

[4] 高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体内甲基化水平研究.苏州大学, 2014.

[5] 李娜, 侯丽虹.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科学, 2014, 24(6):44-48, 58.

[6] 郝杰, 王黎, 王艳煜, 等.地西他滨联合DAG方案等三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比较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35(6):481-485.

[7] 胡玉苓.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苏州大学, 2014.

[8] 邵钰, 盛薇薇, 王纯斌, 等.国产地西他滨为主的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疗效观察.现代医学, 2016(4):536-538.

[9] 杨国华, 钱锡峰, 庄芸, 等.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白血病·淋巴瘤, 2014, 23(9):558-560.

[10] 陈丽, 郝云良, 李淑美.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5(2):233-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59

2017-06-26]

225500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髓系血液学骨髓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米托蒽醌与地西他滨药物联合CAG方案综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分析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