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秸秆还田技术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2017-09-03 09:46:40曹敏
种子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降水

曹敏

(天水市秦州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甘肃天水741000)

探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秸秆还田技术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曹敏

(天水市秦州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甘肃天水741000)

为了更好地提高土壤地力与作物产量,从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与秸秆还田两种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将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结合,于2009年4月试验开始,探讨两种技术的耦合对玉米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4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玉米产量

农作物的秸秆既含有相当数量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又具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所以它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可就地取材、直接还田,省工省本、简便易行。

利用秸秆还田,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轻焚烧秸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又是发展有机可持续农业不可替代的有效途径。为此,天水市秦州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于2008年开始,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的生物学效应,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1,2]。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品种为登海3521。供试土种为黑黄土,有机质8.13 g/kg,速效养分含量:碱解氮51.23 mg/kg、有效磷6.58 mg/kg、有效钾142.33 mg/kg。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设置秸秆还田、地膜覆盖二因素试验。考虑到还田秸秆翻埋操作的方便性,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秸秆还田为主区,地膜覆盖为副区。秸秆还田设置不还田(0)和还田(1)二水平,地膜覆盖设置不覆盖(0)和双垄沟全地面覆盖(1)二水平,总共4个(2×2=4)处理。试验重复3次(一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10 m,宽4 m,小区面积40 m2,每小区种植4垄,田间小区留观察道70 cm,区间距70 cm。

处理1:秸秆还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处理2:还田不覆盖;处理3: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处理4:普通露地种植。

2.2 试验方法

试验2009年4月10日种植,将秸秆还田,秸秆用铡刀铡碎为5~6 cm长,充分混合均匀,划定小区后开沟,然后将秸秆均匀铺设,按照10 kg/667 m2的用量撒施尿素后翻埋。秸秆还田量为1 500 kg/667 m2(湿重或者鲜重),秸秆含水量为31.25%。2008年4月13日起垄覆膜种植,9月28日收获。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看出,以还田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到644.46 kg/667 m2。还田覆盖与不还田覆盖相比、还田不覆盖与不还田不覆盖相比,秸秆还田的增产幅度在33.82~44.08 kg/667 m2,增产率在7.34%~10.44%。还田覆盖与还田不覆盖相比、不还田覆盖与不还田不覆盖相比,地膜覆盖的增产幅度在276.31~286.58 kg/667 m2,增产率在80.08%~85.27%。说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由表2看出,处理间F(201.771)>F0.01(9.780),说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生产影响试验4个处理间差异显著。重复间F(1.128)<F0.05(5.143)说明本试验设计合理,试验实施操作规范,获得的数据能够反映出试验研究的真实性。

表1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生产影响试验对产量的影响

表2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生产影响试验方差分析表

表3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生产影响试验多重比较表

由表3看出,在5%水平上,还田覆盖处理和不还田覆盖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3.2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出,还田覆盖模式实现的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828.58元/667 m2,比不还田覆盖模式增加74.94元/667 m2,比不还田不覆盖模式增加396.68元/667 m2。

3.3 对降水效益的影响

由表5中可以看出:还田覆盖降水利用效率为1.91 kg/mm·667 m2。比不还田覆盖的1.70 kg/mm· 667 m2高12.71个百分点。还田覆盖降水生产效益达到2.46元/mm·667 m2,比不还田覆盖高15.44个百分点,还田覆盖能有效提高玉米的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益。

4 小结

(1)以还田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到了644.46 kg/667 m2。秸秆还田的增产幅度在33.82~44.08 kg/667 m2,增产率在7.34%~10.44%。地膜覆盖的增产幅度在276.31~286.58 kg/667 m2,增产率在80.08%~85.27%。还田覆盖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以达828.58元/667 m2,比不还田覆盖增加74.94元/667 m2,比不还田不覆盖模式增加396.68元/667 m2。

(2)还田覆盖降水利用效率为1.91 kg/mm·667 m2,比不还田覆盖的1.70 kg/mm·667 m2高12.71个百分点。还田覆盖降水生产效益达到2.46元/mm·667 m2,比不还田覆盖高15.44个百分点,还田覆盖能有效提高玉米的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益。

[1]石林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分段机收试验研究[J].农机科技推广,2017(03).

[2]杨正乐.临夏州推广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技术浅析[J].农业机械,2011(33).

表4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与秸秆还田耦合对玉米生产影响试验经济效益分析表

表5 玉米不同覆膜方式集雨节水保墒增产试验降水效益分析表

1005-2690(2017)08-0142-02

S513

B

2017-07-14)

曹敏(1970-),女,汉族,甘肃秦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土肥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降水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黑龙江气象(2021年2期)2021-11-05 07:07:00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草业学报(2021年8期)2021-08-21 02:32:10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家教世界(2018年16期)2018-06-20 02:22:00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0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0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9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8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