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黑龙江省虎林红十字医院
眼部内刺法与药物治疗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观察
梁敏
黑龙江省虎林红十字医院
目的眼部内刺法和药物治疗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病人通过纯药物予以治疗,治疗方法:每天一次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予以静脉滴注,每次两支;每天一次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一次两支每支三十毫克;每天两次维生素B1注射液予以肌肉注射,每次一支,每支五十毫克。而观察组病例在对照组治疗举措的基础上再予以眼部内刺法,方法为:依附于眼部肌肉在体表予以内直肌穴、上直肌穴、外直肌穴、上斜肌穴、下直肌穴以及下斜肌穴定位。治疗过程病人择仰卧位,医师站在病人患侧,在病人完全放松后予以治疗。眼外肌损伤的差异性,其对应的眼外肌穴位就会产生偏移。通过左手将眼球向反方向推,在此基础上将毫针从眼球与眼眶间逐渐刺入,深度控制在而是毫米,以手下发生突然落空感为宜。通过一般操作技术对其他穴位予以施针,留置六百秒,再通过G6805-1型电子脉冲仪予以治疗,仪器频率调节至五十赫兹,治疗强度调节成五毫安,治疗二十分钟。病人每天予以一次治疗,十五天为一个循环,休息七天后予以下一周期的治疗,分析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眼球运动距离比较通过两个循环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眼球移动距离及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的改善,同时观察组病例效果更优异。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眼裂,复视角度比较,通过两个治疗循环,两组眼裂与复视改善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观察组效果更优异。结论对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病人予以眼部内刺法及药物治疗,不但深化治疗有效性,同时还改善了病人的生活品质,在临床值得广泛使用。
眼部内刺法;药物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
目前随着国内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的发病正趋于逐年递增之势。眼运动神经麻痹症一般是因病人支配运动的眼神经受损后导致支配眼球运动发生问题,临床上大多体现于为病人发生斜视及眼睑下垂等情况,为病例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的因素很多,大多以脑血管疾病与外伤等因素为主。目前对眼运动神经麻痹症还没系统的治疗举措,一般是针对病因治疗,虽然有明显的治疗有效性,不过并未达到治疗最优。因此文章将以眼部内刺法与药物治疗结合治疗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疗效观察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1 一般资料
依附于随机双盲对照理念把2012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眼科进行治疗124例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病例作为研究目标,同时把上述病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病例均匹配于神经病学对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的诊断指标,两组各62例病例。观察组包括34例男性病例,28例女性病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4.2(±2.1)岁;患病时间平均为56.3(±9.7)天;致病因素包括:二十里脑血管疾病病例、十五例炎症病例、十五例外伤病例、十二例肿瘤病例。对照组的62例病例包括三十例男性病例,三十二例女性病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2(±7.1)岁;患病平均时间为54.6(±8.7)天;致病因素为:二十一例脑血管疾病病例、十四例炎症病例、十六例外伤病例、十一例肿瘤病例。此组病人均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同时可以配合整个治疗程序。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通过纯药物予以治疗,治疗方法:每天一次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予以静脉滴注,每次两支;每天一次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一次两支每支三十毫克;每天两次维生素B1注射液予以肌肉注射,每次一支,每支五十毫克。而观察组病例在对照组治疗举措的基础上再予以眼部内刺法。通过左手将眼球向反方向推,在此基础上将毫针从眼球与眼眶间逐渐刺入,深度控制在而是毫米,以手下发生突然落空感为宜。通过一般操作技术对其他穴位予以施针,留置六百秒,再通过G6805-1型电子脉冲仪予以治疗,仪器频率调节至五十赫兹,治疗强度调节成五毫安,治疗二十分钟。病人每天予以一次治疗,十五天为一个循环,休息七天后予以下一周期的治疗,分析治疗有效性。
1.3 评价指标
依附于临床实践技能需要分别对病人的眼裂、眼球运动予以测量。在一米的位置对病人出现复试的方向及水平所成的角度予以测量走位复视疗效的诊断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包予以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为准,计数资料对比通过χ2测检,通过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P<0.05即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眼球运动距离比较通过两个循环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眼球移动距离及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的改善,同时观察组病例效果更优异,两组病例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眼裂,复视角度比较,通过两个治疗循环,两组眼裂与复视改善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观察组效果更优异,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眼裂及复视角度对比
此次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例其眼球移动距离、睑裂大小以及复视角度大小,治疗前对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观察组病例改善程度更显著,两组病例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因此我们认为,针对眼运动神经麻痹症在予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眼部内刺法治疗效果明显。针刺眼外肌穴位,在刺激麻痹眼肌肌腹的基础上提高了神经元兴奋性,致使眼肌电量的释放,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深化,经小电流刺激,使针刺穴位轻微收缩,可以辅助眼肌功能恢复。综上所述对眼运动神经麻痹症病人予以眼部内刺法及药物治疗,不但深化治疗有效性,同时还改善了病人的生活品质,在临床值得广泛使用。
[1]郭会敏,董敬凯,王慧敏,张志红,李印肖,王荣霞,刘素巧.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眼外肌不全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年06期
[2]王志强,梁兵,黄耀全.头针、体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英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