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问题与对策

2017-09-02 11:23任满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沟通跨文化资源

任满收

[提要] 本文提出文化的主体性,从客观存在与资源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对跨文化沟通进行分类,分析跨文化沟通问题的成因,提出代入“病穷境”进行跨文化理解的方法和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资源;跨文化;沟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2日

文化具有主体性,离开主体谈文化没有意义。文化是主体(国家、地区、组织、群体、个人)的客观存在。主体的客观存在又可以等同于主体拥有的资源。所以,跨文化的本质,应该是主体拥有的相关资源不一样。物资、资金、阅历、能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资源。而主体所拥有的相关资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的结构和性质上。

跨文化沟通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沟通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双方误会或不容易理解对方。本文试图从“病”和“穷”的现象分析着手,努力找到一个有利于跨文化沟通中理解对方的方法。抛开表象看本质,表象雖然不同,如果境遇/问题结构一致,那么沟通起来应该就没有问题,那么怎么找到这个相同的结构,找到后又怎么解决问题呢?需要对境遇/问题进行分类,其中,“病”和“穷”就是常见的同质境遇/问题,在都经历过 “病”和“穷”境遇面临某问题的时候,两人的沟通,理论上应该就会容易一些。如果结构相同,表象也相同,那就是同一个境遇/问题了。

一、“病”与“问题”的含义

“病”的含义: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缺点、错误。

“问题”的含义: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事故或麻烦。

“病”字,从字典意义上来看,病指的是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病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患有不同疾病的人,具体经历是不一样的,这个可以是跨文化的。比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哮喘病人不能喝酒、吃辛辣刺激的、不能疲劳、不能有巨大的情绪波动。二者具体经历不同,但是都是病人,都有一些禁忌,犯了禁忌会给身体带来极其不利的反应,这一点是相同的。

“病”境,是一种问题存在状态,不正常状态。广义上的“病”境:不正常状态,合理预期与现实有差距。“病”分为可治愈疾病、不可治愈疾病、急性病、慢性病。

“问题”也可以分为可解决问题、不可解决问题、紧急问题、长期问题。广义上的问题:不正常状态,合理预期与现实有差距。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问题”与“病”等同对待,即把“问题”看成“病”,“病”看成“问题”。

“境遇”的含义:境况(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和遭遇。

二、“病”或“问题”与资源的关系,“病穷境”的产生

“病”或“问题”与资源的关系有下面四种:

所需资源>现有资源 解决不了问题

所需资源=现有资源 资源正好可以解决问题

所需资源略微<现有资源 有余,但是艰难、拮据、紧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所需资源远远<现有资源 富裕

前三种情况,都是比较困难的。(图1)

“穷”的含义。根据“穷”字的第一个义项: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跟‘富相对)。前三种情况,都可以定义为“穷”。

从字典意义来看,“穷”是指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当然这一切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但是笔者的理解是,“穷”的本质是缺乏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表现出来的现状可以千差万别,可以是没有钱,也可以是没有能力,还可以是没有人。例如,在逃难的时候,富翁有一袋子黄金,穷人有一袋子馒头。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目标是都要先活下去。要想活下去,一定要有吃的。富翁的黄金不能吃,所以在这里,富人的黄金不是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的资源,但是穷人的馒头可以吃,可以帮助穷人实现既定目标。所以,穷人的馒头才是资源。这个时候,穷人是富有的,富人是贫穷的。

“穷”境与“病”境,其实都是逆境、困境(问题)。贫病交加:有病,又缺乏看病的资源。是否具有治病、解决问题的资源,则是“穷”境与“富”(资源丰富)境的区别。所以,是否处于“病”境,是是否处于“穷”境的前境。

处于“病”境中的人一般是有不舒适感(身体上的或精神上的)的(有的知道,有不舒适感;有的知道,也没有不舒适感;有的不知道,没有不舒适感),而“穷”境的三种情况,决定了主体是否能够脱离不舒适感。面对“穷”境,有的人也会有不舒适感(精神上的),而有的人不会有。用于帮助理解跨文化沟通中另一方的“病穷境”特指会带来不舒适感的病和会带来不舒适感的穷,是一种让人难受、让人为难、让人作难的境遇。

“病穷境”实际上就是图1“境遇分类图”的第四种情况“有问题,没资源”。

三、“病穷境”之于跨文化理解中移情换境的重要性,“病穷境”是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理解对方的钥匙

当沟通的双方,都处于“病穷境”的时候,双方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处于“病穷境”的沟通双方,可以是跨文化的。例如,甲要想实现目标,需要资金,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资金;乙要想实现目标,需要铜,但是他没有足够的铜;两个人从表象上来看,是跨文化的,沟通起来可能出现各说各话,你说钱,我说铜。二人也可以是不跨文化的,二人可能非常清楚,他们的境遇是一样的,都是缺乏资源。再如,一个没钱的生活在空气清新环境里的人,和一个有钱的生活在到处是雾霾环境里的人,也是一样情况。他们在讨论关涉穷境的问题的时候,可能因为双方共同面临的穷境而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如果双方拥有对方所需要的资源,就可能发生资源对接,互通有无。

对病穷境的不同应对策略有接受、改变,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对病穷境的不同心理反应有焦急难受不舒服、坦然接受没有不舒服等,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病穷境”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境。所以,本质上来看,从人性上来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跨不跨文化,只跟双方沟通的具体内容(是不是问题<对甲是问题,对乙可能不是问题,需要换境,抹去自己的非问题情境,代入对方的问题情境,才能沟通好>什么问题)有关系,如果双方以往经历类似事情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那么就不跨文化,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主动乐观灵活,消极被动悲观死板)不一样,那么就跨文化,这是从深层看。从表层看,跨文化的本质是:信息对甲不是问题,对乙是问题。有时候是深层的跨文化,面对困难的反应不一样。在逃难的时候,富翁有一袋子黄金,穷人有一袋子馒头。在前行的路上,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穷人不把馒头卖给富人,富人饿死后,穷人把黄金拿走;穷人把馒头全部卖给富人,自己饿死了,富人又把黄金拿走了;穷人用一半馒头换了富人一半黄金,两人都活了下去,都同样的有钱。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有时候是表层深层都跨文化。

四、跨文化沟通分类

1、根据跨文化出现的层次,可将问题分为:(1)表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的不是同一个问题;(2)深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同一个问题,但是态度、解决方式不一样;(3)双层跨文化指的是双方面临的不是同一问题,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方式也不一样。

2、资源可以分为:(1)根据有形无形,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2)根据资源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3)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分为价值系统(知意行)、物质系统、信息系统、时空系统、社会关系系统、能力系统、经验系统等;(4)根据资源是否可控可调,可以分为可控可调资源和不可控不可调资源等。以上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都可以成为对文化进行分类的依据。

3、根据问题的主体,可以将跨文化问题分为:单向跨文化问题、双向跨文化问题和传递性跨文化问题。单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信息对某一方是问题的情况;双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双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彼此解决对方问题的情况;传递性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三方或多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依次解决彼此问题的情况。下文跨文化问题的对策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提出。

五、跨文化沟通问题成因分析

跨文化沟通问题成因可以分为内因、外因。

1、内因。内因主要分为三种:需求、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双方需求、欲求不一样。有需求,并且产生欲望/想要,欲望未满足(缺乏资源),产生问题。没有需求自然没有问题。需求相关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源。面对问题的时候,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消极悲观。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

2、外因。常见的外因有每个人面临任务的紧迫性、繁重程度、难度不一样;缺乏的资源不一样;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要求不一样;社会因素、风俗习惯、发展趋势不一样;技术发展水平不一样等。

六、跨文化沟通对策

1、理解阶段。表层跨文化:双方需求不一样,把自己处于病穷境中的感觉代入对方的处境,努力理解对方;深层跨文化:解决问题的态度、方式不一样,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一方将自己处于病穷境中的感觉代入另一方处境,试图理解对方;双层跨文化:需要两次代入。

2、应对阶段。(1)积极调动资源应对解决;(2)调整价值观;(3)单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信息对某一方是问题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关系影响决策,关系好,一方会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关系不好,可能就不闻不问,甚至把问题弄得更严重。因此,可以分为作为、不作为两类对策。而作为又可以分为积极作为和消极作为两大类。

例如:帮其解决问题、满足对方需求、开导度人、将经验传授给对方、帮助对方提升(对方积极学习也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跨文化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跨文化沟通是降熵、学习的必然途径)、表示祝贺、投其所好、雪中送炭、施以援手(有时候说是没用的,比如:小孩儿在拉抽屉,大人只说“别拉,别拉,夹住手了”是不行的,必须马上把孩子抱走。小孩儿在车旁边跑,大人说“别跑,有车”也是不行的,小孩儿照跑不误,结果很多车祸就这样发生了,大人必须马上把小孩儿抱走,因为小孩儿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都是积极作为的对策。相反,加重问题、雪上加霜、伤口撒盐、棒打落水狗都是消极作为的对策,一方强行要求另一方帮助其解决问题,或者强行掠夺资源也都是消极作为对策。而幸灾乐祸、袖手旁观、视若不见、一走了之都是不作为的对策。

(4)双向跨文化问题指的是双方面临不同问題但是能够彼此解决对方问题的情况,即信息1对甲是问题,信息2对乙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甲乙互帮互助,达成双赢的结果是最好的对策;当然也可能双方会因为某种原因拒绝互相帮助。

(5)传递性跨文化问题指的是三方或多方面临不同问题,但是能够依次解决彼此问题的情况。即信息1对甲丙是问题,信息2对甲乙是问题,信息3对乙丙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乙帮甲,丙帮乙,甲帮丙达成多方共赢的结果是最好的对策;当然也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实现这一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3.

[2]Business Communication Student Manual including Activities[M].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July,2012.

[3]Business Management Student Manual[M].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December,2010.

猜你喜欢
沟通跨文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