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光
摘 要: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群体越来越多,为了有效解决现代养老问题,出现了许多给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活动、休息、娱乐等综合服务的养老场所,集中养老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是当前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随着老年人不断增加,养老场所不断建立,也出现了一些消防问题,主要是养老建筑耐火等级不够、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老年人对火灾意识防范不强等,直接导致了养老场所火灾隐患的增多。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养老场所,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则需要通过科学的措施与方法,从建筑防火、消防设施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升消防能力,全面实现消防防控,保证养老场所安全。文章主要通过对养老场所现状进行分析,全面提出养老服务场所火灾风险控制对策和措施,以此,保证安全,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生存环境。
关键词:养老服务场所;消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3-0084-02
我国自古就有养老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养老形式也变得多元化,通过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使我国养老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型产业,通过市场化模式运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快乐生活。养老场所作为特殊的服务机构,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方向,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精力与资金,对各级养老场所进行扶持,提高设施设备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当前,我国养老场所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人员过度密集、人群过于弱势、群体较为集中,这些特点就给养老场所火灾防控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可以说也是消防工作关注的重点。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一些企业和个人也看好了这块商机,纷纷进行投资建设,但是在扩展、新建过程中,也现出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机构形象,比如一些民办养老服务场所未经民政、消防部门审批就开始建设,建筑物消防能力不够,存在先天的建筑安全消防隐患,一些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上岗证,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机构内管理不严格,消防安全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很多的消防安全隐患。下面就以本人实际工作的地区为例,对养老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 养老服务场所消防安全现状
笔者所处的县城并不大,城乡总人口数量不过30万人,其中达到60岁以上的老人有4.2万人以上,占总人口数量的14%,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比例上看,我县老年人占比较大。从目前情况看,县公办养老服务场所为3家,民办养老服务场所为15家,服务人数总计约800人,并且服务人数也在逐年不断的增加。通过实际走访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县养老产业发展,不利于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在对民办养老服务场所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许多民办机构新建建筑较少,都是以原有民房、工厂厂房、废弃学校等老建筑为主,通过简单的改建建立了养老基地,这些建筑年限较久、多是以砖木结构为主、整体建筑耐火等级不够,建筑平面布局与养老要求不符,对一些单间进行隔断时所使用的均是木质隔断,埋下了许多火灾隐患,而棚面所使用的也是可燃材料,房屋装饰装修达不到耐火极限。另外,一些建筑年久失修,所设立的电气线路已经完全老化较为严重,如果管理不当,则非常容易引发电气火灾等事故,同时,在风力作用下,也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酿成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群体事故。
1.2 消防设施严重不足
消防设备是火灾救援的基本保障,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民办养老服务场所大多没有消防设备,或者配备不足,因为是改造建筑,原来建筑内就没有消防设施设备,改建过程中,业主没有经过任何部门审批就开始擅自营业,改建后的养老服务场所消防设施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根据新消防规范要求,很多养老服务场所更是无法达标,没有室内外消防给水水源,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大部分民办养老服务场所只是用简单的几个灭火器代替了消防设备,检查中也发现失效现象,多年没有进行过粉类更换,根本无法打开,更起不到良好的消防效果。一些场所室内室外疏散指示标志不全或丢失,起不到及时疏散的作用。
1.3 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
各级养老场所对消防工作不重视,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在实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许多民办养老服务场所从业者消防意识不强,当问及如果发生火灾怎么办时,他们总是笑称:不可能吧。从这种抱着侥幸心理的状态看,各级人员火灾意识严重缺乏,这是非常可怕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没有对消防进行专门强调,更没有开展消防安全巡查、检查等项目,员工违规使用火和电的问题较大,接线不规范、用电不合理,使用电饭煲、电暖器、热得快等电器,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员工素质偏低。为了节省人力资源费用,一些民办机构护工多为40岁至50岁左右女性,她们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更谈不上消防责任,对消防知识一知半解,对消防安全常识及四个能力掌握更是严重不足。三是养老机构群体内的老人安全意识欠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不论从生理上的认知度、还是理解能力,均表现较差,这类人群不能正确认识火灾存在的危险和危害,而养老场所火灾成因中,由于老年人不慎导致的火灾事故率更高,如果发生火灾,往往会使小火酿成大灾;而一些老年人有吸烟的习惯,为了方便更是喜欢卧床吸烟,极易引发失火,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
2 加强养老服务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2.1 全面提高养老服务场所建筑防火性能等级
要想充分保證建筑安全,则需要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场所建筑耐火等级,在进行建设与扩建时,需要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相关要求,保证建筑防火等级达到基本要求。养老服务场所所在建筑耐火等级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而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并不适合老年人居住,老年人行动不便,一旦发生火灾则很容易导致大范围的蔓延,并且火势非常迅速,老年人逃离、疏散就会特别困难,很容易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养老服务场所建筑要有多个安全出口,出口数量要多于两个以上。养老服务场所内部装修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在满足老年生活方便的同时,考虑到防火要求,老年人建筑内部装修应适当提高标准,采购不燃、难燃材料作为装修材料,从根本上控制火灾的发生。配电线路需要统一安装设计,可采取穿金属管、封闭式线槽或难燃塑料管的方式,保证线路安全,同时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如果出现电气火灾,则能够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控制火灾。为了保证养老场所安全,《建规》明文提出要求,达到条件的养老服务场所建筑应设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endprint
2.2 严格审批流程从源头进行根本治理
消防部门需要严格履行职能,全面对养老服务场所消防设计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建筑的设计科学合理,形成可查阅的备案卷宗。不论建筑投资额多少、建面大小,只要是养老服务场所,均需要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前进行消防报批,通过向各级消防单位递交报批报告,获取建设资格,同时,需要在消防、民政等部门现场指导和管理中,进行建设与施工,施工各单位需要资质良好,有建筑许可证,保证建筑安全可靠,符合消防标准,待建筑结束后,需要严格进行消防检查,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建筑严格进行整改,保证符合消防条件要求,对已经建成开业的养老机构,需要在营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确保从源头、从基础抓好养老服务场所消防工作。
2.3 落实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各级管理单位必须加强管理与监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工作原则,发挥主管部门职能,全面抓好消防安全,以消防单位为核心,全面建立起一个以民政、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联合的管理体系,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和举措,使养老机构的安全得到良好、科学的管控。消防机构形成联合办公,结合重点目标,形成结构治理机制,通过联合检查、联合沟通、联合抄告等形式,使消防工作落实到底,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管控局面。各级民政系统是消防业务指导单位,发挥公安派出所属地作用,形成日常监管体系,形成良好的消防监督能力,做好检查与整改,消除动态火灾隐患。
2.4 以隐患整治为目标进行日常巡察
通过严格的消防检查,消除火情隐患,日常检查工作中,需要对各区域进行摸底,建立消防检查台账,准确掌握各养老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对整改难度大、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场所,需要责令停业整改。在检查工作中,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对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要严肃处理,发现重大火灾隐患的,提请当地政府挂牌督办。
2.5 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各级养老服务场所负责人需要全面提高消防意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自身做起、从现在抓起,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自上而下的消防体系,内部建立起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操作性强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严格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日常自查自检,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全面提高员工消防意识,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各级人员遵守消防法规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3 结束语
只有不斷加强安全防范,才能有效杜绝火灾事故,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件。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各级主管部门需要不断强化监管,通过源头治理,提升全民消防意识,以此,全面提升养老机构防火能力,保证场所安全,为老年人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BG50015-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孙猛.老年公寓消防设计改良对策[J].广东建材,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