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在建筑工程中,一些质量通病还是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房屋渗透质量通病进行了浅略分析,科学的提出了在工程施工中应采取的防渗措施。
【关键词】:渗漏;质量通病;防渗措施
1、屋面防渗漏
1.1 屋面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1.1.1 设计单位不重视防水设计
设计人员在对防水层的选材上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或者设计人员对防水材料的熟悉度不够,在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上经验不够丰富,另外建设按单位存在着干预防水设计的情形,设计人员把防水材料选材交由建设单位决定至使设计阶段失去对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1.1.2 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意识不强
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大量涌入市场,一些单位把防水工程造价压得很低,正规的、有水平的、有技术的施工单位难以中标。低素质人员一旦承揽防水工程,工程的质量将难以保障。建筑工程中存在大肆偷工减料,雇用农民工粗放作业。一旦发生渗漏,则用几桶涂料修修补补就可对付两年,所获利润仍可大于“损失”这种状况,对提高施工质量要求的只是一句空话。
1.2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应当把分隔缝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
(2)屋面隔离层的做法。卷材防水层既能起隔离层的防水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很受欢迎,但是在施工时,应注意好以下细节。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在铺贴时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卷材要按水流方向顺序搭接。
(3)防水层的施工要求。在对防水层施工时,在施工前要对屋面和天沟的基层进行检查,确保排水畅通不积水,角部处理正确和屋面和天沟的清洁、平整、干燥。不同的防水材料有不同的施工规范,在施工前认真学习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水施工完工后要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以预防损坏防水外墙面防渗漏工程。
2、外墙面防渗漏
每一楼层的外墻模板应一次配置到楼面以上100mm处,为防止楼层接槎处外模漏浆导致该部位的混凝土疏松而渗水,需要把楼层平台与外墙翻口混凝土同时浇捣。在对位于墙板筋部位的混凝土浇捣时,必须采用若干短头钢筋与板筋焊接作为限位筋,以此控制板面混凝土标高,这样有利于对墙模的加固,能预防墙板混凝土“烂根”。为保证新浇混凝土的接缝紧密,在封模前凿除施工缝处浮浆及疏松混凝土,再用空压机高压力清洗。
3、外墙窗口防渗漏措施
3.1 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物的外窗肚墙一般采用多孔砖或者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材料,窗框在安装时必须首先在窗台处浇筑厚度大于60mm的C20混凝土梁,其上表面应外泛水;窗框两端伸入墙内长度大于60mm。外窗的窗盘应有20mm的泛水,在窗槛下要做出20mm的圆档。窗盘与天盘底均应按规范要求留置10mmx10mm的滴水槽线。为避免雨水渗漏通道,窗框左右两侧连接件的安装应注意外低里高。要做到连接牢固,连接件的间距不得大于500mm,并应均匀设置。窗框周边的孔洞不加以处理也会产生渗漏,需要用铜帽或塑料帽覆盖再用密封胶加以密封。窗框下槛应开设泻水孔,以保证在下雨时下槛不会因积水造成渗漏。
3.2 控制关键工序的质量
必须予以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是窗框与洞口之间的填嵌、封闭。发泡剂要引起重视不得过满打或漏打。外窗安装完毕后要抽样进行喷淋试验,发现有渗漏情况的必须查清原因及时处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维修,确保工程质量过关。
4、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措施
(1)要严把材料关。严格控制管材、设备及配件的质量标准。进场的材料必须具有“三证”,即: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复试证明。补洞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和搅拌、运输、浇筑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其次,补洞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配合比应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并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为拆模提供依据。
(2)结构施工期间,由土建负贡配合完成管道的预埋预留工作。凡穿越楼板与墙体的管道均需留设套管。套管应高出结构面20mm。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给水管道安装后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排水管道安装后须进行通球试验。卫生及洗涤设备安装后须进行盛水试验。针对不同工种及不同工序的作业特点建立完善的成品保护制度,以加强对安装成品的保护。
(3)作为防止渗漏的必要构造措施,厨房、卫生间分隔墙底部统一浇筑混凝土导墙,高度为150mm,宽度大于100mm。在卫生间的浴缸和冲淋部位的地面与墙面上加做防水层,一般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楼地面完成后应进行泼水试验,以保证流水坡度准确。
(4)做好室内管道预留洞口的修补工作十分重要,应专门组织力量施工。管道与预埋套管之间的空隙一般采用水泥石棉打凿密实,或采用油膏填嵌密实。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通病的预防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们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认真分析与研究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问题,提出更好、更先进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鲲仁.论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2]陈陶.论述屋面渗漏的成因及解决办法[J].建筑工程技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