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政资源管理创新及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意义探讨

2017-09-01 18:45覃若飞黄现松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

覃若飞+黄现松

摘要:指出了有效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树木的质量,已成为现今我国林业部门的工作重心。介绍了林政资源管理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传统林政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方式,希望能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政资源;林政生态;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7503

1 引言

作为地球最宝贵的资源,森林资源已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应的,作为森林资源的开发及管理部门,林政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针对我国现今日益严重的资源问题,林政资源管理部门也一改过去单一的工作模式,在工作过程中更为多元化,以期在使我国林政资源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森林资源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发展能否稳定发展有著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林政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为人类营造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2]。

2 林政资源管理包含的内容

2.1 林木管理有关内容

2.1.1 深刻认识林木的重要作用

对于林木资源,林政资源管理部门应有更深刻的认识,要对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认知。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能运用更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管理工作,将管理的内容落到实处,在根本上提高林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1.2 坚持科学化管理原则

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林政资源时,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应坚持科学化管理原则,对林木进行适度采伐,要在提高森林覆盖面积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化经营方式,在采伐过后进行相应的种植工作,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1.3 完善林木的管理体系

在林木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及技术,综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地情况的管理体系。比如,可选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作为试点单位,进行管理实践活动。以此试点地区的情况作为参考资料,提高森林管理的整体水平[3]。

2.2 林地管理有关内容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形势日趋严重,林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也较为严重,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对土地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土地被侵占严重;个别企业和个人,未经许可便违规使用林地,使林地覆盖率直线下降;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给林地带来极大损失。

2.2.1 严格控制林地使用额度,提高林地使用许可标准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公民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林地被侵占,在使经济发展被制约外,林地资源的流失也极为严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难以保障。因此,在林地的使用方面,相关部门应严格把控,加强对土地的宏观控制,将林地使用额度进行限制,提高林地使用许可标准,为树木的生长提供切实保障[4]。

2.2.2 将林地保护划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林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也相互统一。因此,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更注重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将林地保护划入国家整体规划中,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2.2.3 清理回收被侵占林地

被侵占林地的清理回收工作应由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林业部门协助开展,要进行科学化的统筹安排,将相关责任落到实处;明确林地所属权,为造林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此外,相关部门配合也十分重要,以乡镇组织为例,其要充分发挥自身基层领导作用,保证清收还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些部门可以协同合作,采用合作造林、承包造林方式进行还林。

2.3 林权管理有关内容

林权稳定,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林权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林权的稳定,也是生态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林权改革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将林业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定义,国家也应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将不同产权之间的问题进行协调,以尽可能地鼓励人们积极加入到开垦荒地、植树造林中[5]。

3 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面积扩大,质量不佳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总量及覆盖率已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林、竹林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我国现今的森林现状可知,森林的分布并不合理。此外,木材市场中呼声最高的是阔叶树及松树木材,应用的也最为广泛,被采伐的数量最多,而此两种树木对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森林的整体质量并不理想。

3.2 对树木采伐的监管不合要求

现今我国对树木采伐监管工作远远不合要求,大量树木并未达到所限年龄,或者属于珍稀树种的树木,未经批准便予以采伐[6]。在林业管理中,树木采伐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这些标准包括在树木采伐前后、或采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但对树木的采伐强度及方式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也导致了采伐的数量或质量与预期有较大差距。

3.3 不能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森林资源的成分多种多样,结构也极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及再生性。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关联,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若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对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有效掌握,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得到保障。

3.4 对森林资源的调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应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加大林业产品的经营及管理力度势在必行。然而,在对林业产品进行管理及经营过程中,相关人员常常忽略了对森林中其他种类树木的管理工作,比如,各类树木及自然保护区中的植物,没有完善的机构提供保护,也缺少足够的人力及资金支持[7]。此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经营森林过程中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性。

4 林政資源管理进行有效创新的策略及意义

4.1 将林政资源管理内容进行整合

林政资源管理涵盖内容极为广泛,如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水源情况等。因此,在林政资源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其完整性及综合性。此外,在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注重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森林资源的整体性及合理性。

4.2 科学调节关系

4.2.1 保证森林的质量与数理均衡发展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时,不能只注重数量,不关心质量。在林政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在保证林业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前提下,使森林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得到均衡发展。此外,要重点关注森林资源自身的结构关系,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8]。

4.2.2 要时刻检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同时也是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的整体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森林中木本植物消长的影响。再综合其他因素,比如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林政部门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水平等,要不定时的对森林进行质检,并做全方位的调研,从而对森林的总体情况,如数量变化,质量水平等,进行全方位掌控,为日后的林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2.3 做好政府与企业的责任划分工作

在林业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将政府及企业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保证林业的产权更明确。政府的主要工作范畴是完成森林资源的客观管理工作,同时,要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2.4 引进更先进的管理设备与管理技术

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可以使林业产权变得更具规范化性,也能保证林业行政审批的高效性,能使林政管理工作的力度得以强化,使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得以持续性发展。比如,引进当下最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将此类技术与林政资源管理的相关业务有机结合到一起,可以使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4.2.5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

应引导林区居民形成一定的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意识,使有关林业资源活动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应重点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内容,加强与有关媒体的合作,将宣传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舆论一旦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速度,也会使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2.6 提高林政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为了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益最大化,除了将林政资源管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外,林政资源管理团队的自身水平也应得到有效提高,使林政资源管理变得更具合法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及资金帮助,为生态建设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的帮助。

5 结语

近年来,资源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设置了障碍。林政资源管理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林政资源的管理水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森林覆盖情况也不相同。因此,针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将传统的林政资源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光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 29(1):1~4.

[2]张 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7).

[3]杨 玲.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科技风, 2013(20):258~258.

[4]孙 俊.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分析[J].吉林农业, 2011(8):178~178.

[5]黄 军, 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 2014(10):220~220.

[6]张 刚.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J].北京农业, 2013(21):102.

[7]张永昌, 张友昔.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 2014(22):165~165.

[8]郝 令.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低碳世界, 2015(17):288~289.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