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技术研究

2017-09-01 10:00朱彩霞
魅力中国 2016年52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

朱彩霞

摘 要:基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激增,我国的城市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遭遇到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步增多,从而由此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目前,为了保障高层建筑建设效率、质量的提升,施工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转换层技术的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建筑结构施工中转换层技术,希望由此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 施工作业 转换层技术

为了进一步迎合城市发展的趋势,满足我国居民的居住需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加强了对于高层建筑的建设,并积极推广转换结构的使用。目前,梁式转换层凭借其施工简单等优势,获得建筑行业的青睐,并在建筑过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转换层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作业中的运用,确保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一、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特点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转换层技术逐步受到建筑行业的欢迎,并在建筑结构施工作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特点,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结构尺寸大

目前,转换层技术多运用于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事实上,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界面内力进行内力的改变工作,故而导致建筑内力结构分布呈现出复杂的趋势。

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保障水平剪力自上到下的有序传递,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一般情况下,楼板厚度不得低于16cm,而这也就导致了转换层结构的尺寸、重量都较大。

(二)分层浇筑

高层建筑转换层在构建的过程中,其水平构件的高跨较大。为了保障该结构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水平纤维在界面弯曲过程中产生的相对错动,一旦发现其错动状况不符合平界面的要求,施工人员就需要依据厚板、短深梁的受力特征,利用二次叠交法进行叠合构件的分析工作,并就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由此保证一次叠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1]。

(三)灵活布置支撑系统

为了进一步降低结构抗震的影响,规避尽转换层剪力、刚度的突变,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施工作业人员设计支撑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

为了进一步降低转换层自重,促进工程项目稳定性的提升,施工人员需要科学的运用预应力、及钢骨混凝土技术。事实上,该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工程建筑项目的抗震性能。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在设计模板支撑时,需要借助成型的预应力、水平钢骨,促进其受力性能的改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该方法往往运用在上部结构和转换层均没有形成整体时。

二、建筑结构转换层技术分析

(一)模板施工

目前,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借助组合钢模板进行梁侧模板的建设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厚度为17mm的覆膜胶合板进行相关作业。

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规避侧压力导致的模板变形问题。为了实现这一问题的解决,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人员需要在转换梁中安放拉螺杆,并利用钢管作为侧模背扛的锁固工作。最后,施工人员需要确保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之后,再进行底模的拆除工作[2]。

(二)转换大梁结构

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转换大梁结构功能性的进一步把握。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计算结构的受力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结构的组建工作,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分析转换层结构的刚度、强度,从而提升工程建筑中各楼板间的负载性能。

(三)钢筋下料与绑扎

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我国的施工建设单位需要在转换层结构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大直径、多排数的钢筋建材进行作业。事实上,这一状况的出现也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复杂性[3]。

基于此,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时,需要严格把控钢筋下料及绑扎作业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梁式转换层钢筋放样与所下材料的相关条件以及工序符合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人员对于设计方案进行打磨和改进,继而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由此規避了因为钢筋安置的不合理而导致混凝土振捣效果的出现。

(四)转换层计算

事实上,在进行转换层结构建设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加强对于上述措施的把握之外,还需要积极的开展转换层计算工作,促进工程建设合理性、有效性的提高。

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平面有限元的方式进行相关作业,从而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相关计算的准确性,还需要工作人员借助三维空间盒子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关的计算[4]。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效率的提升,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建筑结构转化层技术的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特点(结构尺寸大、分层浇筑、灵活布置支撑系统、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并就建筑结构转换层技术进行分析(模板施工、转换大梁结构、钢筋下料与绑扎、转换层计算)。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落实到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必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并由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居民的居住需求,实现高层建筑的发展,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施工技术,2010,(8):35-51.

[2]刘尧平.试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3,(3):147- 148.

[3]李文泰.探讨多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219-220.

[4]肖庐山.论建筑中超厚大板转换层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4,(5):149- 150.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及加固措施
工业厂房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探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
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析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