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疑难可问谁”

2017-08-31 20:45曹应旺
党史文汇 2017年7期
关键词:罗荣桓林彪毛泽东

曹应旺

在党内同志中,进入毛泽东诗词中的有3人,一是黄公略,二是彭德怀,三是罗荣桓,而为党内一位离世者写诗悼念则惟有罗荣桓。诗为《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内容不同凡响、意味深长,反映了罗荣桓在毛泽东心目中崇高的位置,传递了许多特别重要的信息。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若毛泽东是大海,在红军队里最先汇入此大海的即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罗荣桓是成员之一。他于8月在鄂南通城组织秋收暴动,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100多人到达江西修水县,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主持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起义部队由师缩编为团,下辖7个连。罗荣桓在改编中任特务连党代表。他正是从这里起步在毛泽东影响下一步步成长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记得当年草上飞”,用典出自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自题像》诗。原诗为:“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有研究者认为,“‘草上飞旧时是‘流寇的代称,具有与‘朝廷‘廊庙相对立的含义,表示起义造反的生涯。这里借用,表示战争年代的生活,可概括从秋收起义到长征以至夺取全国政权的整个过程。”从当时中共所处“在野”地位,结合用典来看,此解释似说得通。

但毛泽东写这句诗最大的可能是想起了井冈山的斗争岁月和场景。从三湾到井冈山后,袁文才、王佐的农民地方武装力量汇入毛泽东领导的队伍。1928年4月,朱、毛会师,朱德、陈毅、王尔琢、林彪等参加南昌起义的部分人员发动湘南暴动后也汇入此。随即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罗荣桓任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党代表。6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8月,红四军主力湘南受挫,毛泽东率领三十一团三营离井冈山去湘南桂东迎回红军大队。一路上从井冈山下山很不好走,有的地方坡比较缓,长着又高又厚的草。这种草叫野萁茅,走路时特别容易绊倒,红军就想了一个办法,坐在草上往下滑,结果又快又省力。“记得当年草上飞”诗句,可能是毛泽东想到了当年的这种情景才用的。从具体场景看,这句诗的意思应是如此。

“红军队里每相违”,关键是如何理解“每相违”。唐代诗人王维在《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中有“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句。“同心与我违”即心虽同而行踪相违。毛泽东诗中的“每相违”,很可能采用了“同心与我违”的典故。因“每相违”与王维诗中的“同心与我违”意思相近,即:红军队伍里彼此的心是相通的,遗憾的是相见却很少。有的研究者解释“每相违”是:常有不同意见的争执。笔者认为可以把两种见解结合起来解释,即:罗荣桓与我在红军队里相见很少,但心是相通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并因此常常一起受到反对者的排斥和打击。

据王力回忆: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去世,他陪毛泽东去向罗荣桓遗体告别时,毛泽东曾说:“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跟着倒霉。” 1929年12月,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当选前委书记。会上,罗荣桓当选前委委员,是包括毛泽东、朱德在内的11位委员之一。这与毛泽东器重罗荣桓有关。在古田期间,毛泽东曾指着罗荣桓对冯文彬说:“这个同志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1930年6月,罗荣桓代理红四军政治委员,后又担任了一年红四军军委书记、政治委员。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打压下,毛泽东于1931年11月的赣南会议上受到攻击;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后丢失了兵权;1933年1月博古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开展了表面上反对罗明实际上反对毛泽东的斗争。期间,不服打压毛泽东的罗荣桓也一次次受到排挤,到1933年4月调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后又调到总政治部任巡视员。

结合红军的历史和毛泽东说的“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跟着倒霉”来解析“每相违”,不能仅仅看成红军队里相见很少,还要看到两人因思想主张一致常常一起受到左倾教条主义的排斥和打击。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点、中心,也是理解全诗的难点。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对这两句诗的解释如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贵州、四川境内率领中央红军迂回作战,四渡赤水,出敌不意地威逼贵阳转入云南,胜利地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追堵的几十万敌军。迂回中部队经常需急行军。林彪同年5月在四川南部会理城郊召集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夜写信给中央军委,认为这样“走弓背路”要“拖垮军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此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战锦”是指1948年九十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键性的大仗。毛泽东在9月7日为中央军委写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早已详细说明攻打锦州的重大意义和同先打长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较,但林彪仍然找出种种理由一再反对。罗荣桓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战略决策的,所以诗中特意提及。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对这句的注释实质上完全遵循了1986年版的解释。以上解釋突出了罗荣桓在辽沈战役中鼎力贯彻先打锦州决策的重大作用,这在理解毛泽东《吊罗荣桓》全篇诗作时,是不能忽视的。但将它放到“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中,以林彪的两件事作为对立面来解读,从历史过程看有偏窄之嫌,从诗作产生的背景看则有不实之嫌。

诗中的“长征”是否专指狭义的长征,尚另当别论。即使专指狭义的长征,遇到的比林彪写信的事更难堪的事多的是。如洋人李德“靠铅笔指挥作战”,使红军屡吃败仗。如张国焘倚仗枪多人多企图夺取中央领导权、改变红军北上抗日的路线。这些事都比林彪写信的事大得多、难堪得多。endprint

诗中的“战锦”是否指锦州之战?若指锦州之战,林彪在得知葫芦岛新来了4个师的敌情后确有近10个小时的攻锦还是回师打长春的犹豫。但他签发这一电报后攻锦部队仍按原部署继续向锦州推进。罗荣桓建议他仍执行打锦州的决定,并建议重新向军委表态。他表示同意并不待军委回电就又向军委发去“我们拟仍攻锦州”电。可以说,攻锦确是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的大问题,但在执行攻锦的决策上林彪有思想斗争却并未改辙,不能说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诗《吊罗荣桓》作于1963年12月罗荣桓去世后,不是作于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之后。若作于后者,以林彪的两件事作为对立面来解读“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似符合当时批判林彪的历史氛围。但从作于1963年12月的历史背景来看,林彪正值受毛泽东关怀和高度信任及重用之时。就在罗荣桓去世日,毛泽东在给林彪、贺龙、聂荣臻、罗瑞卿、萧华等信中还称赞:“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经林彪同志提出四个第一、三八作风之后,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更具体化又更理论化了。”此前两天,毛泽东在给养病中的林彪的信中写道:“曹操有一首题名《神龟寿》的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在这个时候以“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来批评林彪的两件事,有些不好理解、不可思议。

《罗荣桓传》作者黄瑶认为,如果是1963年写的,就不会是批评林彪。当时毛正信任林的情况下,不可能用写诗的方式算林这个老账。如果确认是1963年写的,似应放在当时国际国内历史大背景下理解。萧永义、胡为雄等研究者表达了与黄瑶大抵相同的看法:“‘长征,不仅指红军的长征,而应看作指推翻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的整个过程,即毛泽东所言的‘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之意,把‘长征仅解释为红军的长征,并意指长征至会理时林彪向中央写信建议更换军委领导一事,恐非作者本意。”“‘战锦是与‘长征对举的。意思是,长征(夺取政权)不是难堪日,战锦(胜利后巩固政权,防止和平演变)才是大问题!‘战锦,古典文学评论家周振甫曾正确地指出是用李白《越中怀古》诗的典故。李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勾践在破吴之前兢兢业业、卧薪尝胆,但胜利后骄傲自满,终致失败。毛泽东用‘战锦二字概括这段历史故事,应当说是个创造。有的注本把‘战锦落实为解放战争辽沈战役中的打锦州,似可商榷。”

毛泽东向来认为巩固政权、建设国家比夺取政权的任务更难、更艰巨;革命胜利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锦衣玉食、贪图享受是要失败的。1963年前后,中共领导的国家不仅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更严重的是受到苏联修正主义、霸权主义无视中国独立主权的威胁。“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这正是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感受。在国内有些干部不是“夕惕若厉”,心忧天下,服务人民,发愤图强;而是骄傲自满、贪图享受、欺压百姓、变质变修了,这更使他深感忧虑。所以他非常重视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指出:“苏联出了修正主义,我们也有可能出修正主义。”并就“如何防止出修正主义,怎样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提出5条办法。罗荣桓从不以功臣自居,而是严于律己、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正是毛泽东“战锦方为大问题”所需之模范人物。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斥鷃,蓬间雀。“斥鷃每闻欺大鸟”用典出自《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昆鸡长笑老鹰非”用典出自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鹰因为低飞,鸡耻笑鹰跟自己飞得一样低;鹰回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这两句诗以批评修正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的狭隘胸怀和短浅目光,赞颂罗荣桓高大而深远的战略家胸怀、眼界及其伟大贡献。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伟大战略家。他最有代表性的专论战略的著作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那是他到陕北后在红军大学的讲演,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从特殊性出发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是从最紧迫的军事方面入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他很看重这本著作,直到1964年还说:“我写的《中國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红军大学的讲义。”

罗荣桓非常信服毛泽东,也非常信服毛泽东的这本书。黄瑶说:1936年毛泽东在红军大学讲革命战争战略问题,这个讲义是用敌人的传单反过来印的。敌人的传单正面是光的,反面是毛茬,红红绿绿的,印出来模模糊糊不太好看。但罗荣桓一直珍藏着,后来又带到山东,告诉他的秘书要保管好,他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读,里面作了很多圈点、批注。如果他不信服毛泽东,对此书绝不会如此认真地反复研读。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在山东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学有所得,学有所创,学有所成,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显示了他站得高、看得远的战略才能。

一是罗荣桓根据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寻找粉碎敌人对根据地蚕食和“扫荡”的对策,提出了“翻边战术”。他反复研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他没有机械搬用“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等战法,而是根据敌后根据地地域狭小、缺乏回旋余地,敌人兵力稀少、后方空虚、我军在敌占区仍可得到群众支持而取得行动的自由权等实际情况,提出了“敌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那里去”的“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此术“在弄清敌人特别是当面之敌的动向后,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紧缩,尚有较大空隙时,选择敌之弱点,由根据地经边沿游击区,‘翻到敌人后方去,打乱敌人部署,粉碎敌之‘扫荡”。他正式提出翻边战术这一名词是在1942年,但1940年鲁南反“扫荡”和1941年留田突围已露翻边战术的端倪。1942年11月在滨海根据地南部海陵地区发起的反蚕食战役和1943年1月发起的攻克郯城战役,更是运用翻边战术的范例。山东抗日根据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采用翻边战术有密切的关系。罗荣桓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学到的从实际出发、从特殊性出发的思想方法,不仅影响着他在山东敌后抗战的战略战术,而且影响着建国后他对许多问题的思考。1961年4月8日在给儿子罗东进的信中写道:“如果理论离开实践,就会成为空谈,成为死的东西。学毛主席的著作,亦不要只满足一些现成的词句或条文,最要紧的是了解其实质与精神。所谓带着问题去学毛主席著作,决不能只是从书本上找现成的答案。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事物是多样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给我们写成万应药方。”学习毛主席著作也不能搞教条主义。endprint

二是罗荣桓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山东的战略地位,自觉地为建立整块的山东根据地而奋斗,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关键性贡献。我党诞生后长期处在敌对势力的包围中。在战略相持阶段的中期,毛泽东已考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东北并将其看成打破包围的关键选项,开始筹谋在东北创建包括大城市在内大块的连成一片的根据地,并预见开创这一伟业山东将发挥战略枢纽点的作用。1942年他让刘少奇从苏北回延安时路过山东帮助解决山东的问题。7月他在给刘少奇的电报中说:“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新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为此他提出:“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掌握山东及山东的一切部队(一一五师、山纵、杨苏纵队)造成新四向北转移的安全条件,实有预先计及之必要。”他委托刘少奇在山东领导部署这一工作。此后一年中他先后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罗荣桓挑起了山东一元化领导的历史重担。他礼送原东北军于学忠部出鲁,阻滞国民党顽固派李仙洲部入鲁,占领了山东战略制高点。到1945年7月,山东解放区已有1700万人口、28万八路军正规军和游击队、50万民兵与几百万人民自卫武装。8月至9月,罗荣桓等指挥鲁中、滨海、胶东、渤海、鲁南五路部队向山东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进攻,先后解放了46座县城、6处港口、35个火车站,歼敌伪军6万余人,山东5个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一片,并与华中、冀鲁豫解放区扩大了直接联系,为以山东为枢纽进军东北、抢占东北创造了前提。

毛泽东曾说:“山东只换了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活了。”“他把山东所有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起来。当时,只有山东一个全省是我们党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可以抢占东北,南可以直到长江,这都是主要依靠山东。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这是毛泽东对罗荣桓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眼光、战略才能、战略贡献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组织山东部队6万余人、地方干部4000余人,分三批经海、陆两路北上东北,成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乃至解放全东北的主力军。第一批是万毅带的队,第二批是萧华带的队,第三批是罗荣桓自己带的队。在萧华去东北前罗荣桓说:“我们同国民党争夺东北,对中国革命有决定意义。中央决心很大,要我们先机进入东北。那里背靠苏联,可以作为大后方,有了东北,中国革命胜利会更快地到来。”后来,解放全中国正是从东北全境解放开始的。在决定东北全境解放的辽沈战役中,他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作出的先打锦州的决策并劝导林彪执行这一决策,从而在东北取得关门打狗的伟大胜利。锦州总攻前他召开战前政治工作会议,指着院子里结着累累果实的苹果树说:“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这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毛泽东曾指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这是毛泽东从战略高度对罗荣桓所做的政治工作、重视部队纪律教育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赞扬。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在毛泽东心中,罗荣桓是雀和鸡不能比的鹏和鹰,是有大胸怀、高眼界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是做出了战略性大贡献的人。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63年12月16日下午,罗荣桓在北京逝世。当晚,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和刘少奇、邓小平等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科学技术规划问题的汇报会前,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默哀。默哀后他说:“罗荣桓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罗荣桓夫人林月琴说:“荣桓逝世后,毛主席十分悲痛,几天都睡不着觉,他写成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从诗句看毛主席的激情犹如江河直下,对用词来不及推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书法看,都说明他在荣桓逝世后一度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由此可见毛主席和荣桓有着深厚的革命友情。”

罗荣桓是因肾病久治不愈而去世的。古田会议之前一次攻打梅县战斗中,他腰部右肋骨下被子弹打穿,负了重伤。也许这正是他肾病的远根。1942年是日军侵略最疯狂的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也是罗荣桓采用翻边战术与敌人周旋最劳累的时期。这年年底他出现了尿血的病。1943年在任山东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时肾病也在发展着。据林月琴回忆,“1943年3月11日,他致电中央请求准许他休息半年。毛主席接到电报,感到十分突然并表示关切,12日,他和朱德复电:‘你的病情如果还不是很严重,暂时很难休息。同时建议让荣桓的战友黎玉、萧华等多分担一些工作。从那以后,毛主席对荣桓的健康一直非常关心,经常发电报询问病情,安排治疗和休养。山东军区新机构组成后,毛主席便批准荣桓赴新四军,请当时在新四军工作的国际友人、奥地利籍的沁尿科专家罗生特诊治。”罗生特建议他秘密赴上海治疗,毛泽东觉此“实含若干冒险性质”,他遂决定不去上海。

从革命工作的全局需要考虑,毛泽东须对罗荣桓委以重任;但从病情考虑,又不得不安排减轻他的工作负担,使其在适当的休养和医治中缓解病情。自知其病情后毛泽东一直在两难之中惦量着、权衡着。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亲笔致电山东分局:“林彪、萧劲光二同志昨日飞抵太行转赴山东。分工:罗荣桓为书记及政委,林彪为司令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如罗因病必须休养时,林代理罗之职务,林、萧均为分局委员。其余不变动。”虽然因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需要林彪去了东北,随后罗荣桓也去了东北,但毛泽东这封电文对罗荣桓的重用和对其身体的关怀溢于言表。到东北后,在毛泽东关怀和过问下罗荣桓先后到平壤苏军医院、莫斯科医院诊治。1949年四五月间,罗荣桓在天津紧张工作中突然晕倒。林月琴说:“毛主席得知后决定派保健医生黄树则赴津为荣桓治疗。黄临行前,毛主席给荣桓写了封亲笔信,托黄转交。毛主席在信中要求荣桓在天津安心养病,暂时不要随军南下。毛泽东还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的谚语来安慰和鼓励荣桓。”建国后,罗荣桓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工作很劳累。毛泽东于1950年9月20日,在罗荣桓上报的一份干部任免书上写道:“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1956年,罗荣桓请求辞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毛泽东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在八届一中全会上,由于毛泽东提名,又选举罗荣桓为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对罗荣桓逝世极度悲痛之情都凝聚在“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中。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形容的“呼天”之声。

毛泽东会发出如此感人的“呼天”之声,缘于罗荣桓是一位真正从实际出发、从特殊性出发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位大局在胸、眼界高远、一身正气的人,是一位党内“圣人”。黄瑶说:“毛泽东对罗荣桓的确非常看重,他曾两次对罗帅的夫人林月琴说罗荣桓是老实人。毛泽东还举例说,高饶事件中,高岗到处活动,曾找了小平和陈云,他们报告了毛主席。高岗自己说,罗荣桓是党内圣人,他不敢去找罗乱说。”在当时毛泽东所认为的“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国际形势和党内“有可能出修正主义”的国内形势下,巩固政权、维护独立、保持江山不变色,是多么需要罗荣桓这样的人啊!正像井冈山时期王尔琢牺牲时毛泽东在挽联中所写:“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重任難承受”。

(责编 孟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荣桓林彪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罗荣桓与萧华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罗荣桓的军事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