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依据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对实施方案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总结实施中遇到的阻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高效地开展校级体育教研活动和进一步完善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
关键词:校级体育教研;三级管理;三实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60-02
一、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调节身体姿态、缓解眼部疲劳和调整精神状态的直接方式,是学生宣泄精神焦虑、释放学习压力的有效途径。为了落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我校以“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中的“分组菜单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四操一舞”学、练、赛活动为抓手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出了成功做法、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奠定基础。
1.“分组菜单式”大课间体育活动
(1)成功的做法:校长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阐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得到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分管校长宣读“分组菜单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安排各个区域、年级、班级的负责教师,体育教研组长详细解读“分组”“菜单”的目的、要求和轮换方式。将“分组”和“菜单”张贴在宣传栏橱窗内,一目了然;制作、张贴监督考核表,及时公布各年级、各班级的活动情况和辅导老师到岗情况;张贴“一步小舞台”(一米宽三米长的展示平台)的“擂主”榜,记录各个项目的日、周、月、季冠军,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同时为课余训练的选材打下基础。例如:三(1)班的张晨同学在“一步小舞台”上展示了一组啦啦操动作,从日冠军一步步晋级,最终成为季冠军,当她是周冠军时已经被选拔为学校啦啦操队的一员,目前已是啦啦操队的队长,在铜山区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不足之处:在分组轮换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原因有以下几点:班主任没有事先进行班级分组,导致学生过多集中到某一项目上;器材借还没有明确的方案,致使各年级和班级借还器材的时间不固定,有时过于集中,有时无人问津,导致负责借还器材教师的工作效率不高;“一步小舞台”的活动时间太短、学生展示的时间不明确,导致真正走上舞台展示的学生太少。一(6)班的张宇航为了能登上“一步小舞台”展示新学会的跳双摇,下课铃一响就飞奔到行知广场上的舞台前排队,但由于前面一位同学一直不停地展示篮球运球,导致他刚要登上舞台,“一步小舞台”的展示时间就结束了,张宇航同学沮丧了一天,这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展示热情和练习积极性。
(3)改进措施:全体教师领会“分组菜单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后,各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牵头,根据一级“菜单”制定出年级活动方案,各班级根据年级活动方案制定出各班级活动方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小组活动项目;学校统筹安排各年级借还器材的时间点,例如:五年级集中在周五第三节课借还器材,避开借还高峰;“一步小舞台”每周一至周四评选日冠军,活动时间为中午12:30~13:30,下午3:25~4:05,负责教师严格把关学生的展示时间(3~5分钟),这样能展示14~20人,避免排了很久的队也不能登上舞台的现象,周五下午争夺周冠军,月末争夺月冠军,学期末争夺季冠军。
2.“四操一舞”学、练、赛活动
(1)成功的做法:在认真落实“四操一舞”活动方案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班级、分年级强化练习,男女生轮换进行展示,全校性的集体整合学练。为了以赛促练,举行了分学段的“操舞”比赛,并参加了镇级模拟比赛。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除了队形变化、动静结合、高低起伏、花样造型外,还渗透了大许镇小学的教育特色——国学经典《三字经》活动,体育教师将创编的四组韵律动作与学生的吟诵相容并济,做起來别有一番韵味。在最后整合广播体操《希望风帆》阶段,为了解决纵队不齐的问题,在校长地带领下,体育组成员群策群力,利用打吊针装备(装有黑墨水)和铁环自制出一套画线装置,在学生站点的两侧各画出一条距点50厘米的标志线,这样,学生迈出步子的宽度保持一致,纵队自然就整齐了。
(2)不足之处:铜山区中小学生“四操一舞”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广播操质量不高,特别是扩胸运动和跳跃运动不整齐;学生在校园集体舞队形变化过程中不能保持队形。
(3)改进措施:针对广播体操第二节扩胸运动,学生动作顺序记不牢,比较依赖教师的示范,出现动作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议将扩胸运动编成顺口溜:第1×8拍:小司机开车—向左转—向右转—刹车—前进;第2×8拍:雨刷器左刷刷—右刷刷,要求保持身体正直,脚踢离地面20厘米左右。跳跃运动采用分解教学法,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分开进行强化练习,重点提示第1×8拍2、4拍的手臂动作。校园集体舞在方阵变化的走动过程中,学生不能保持方阵队形,可以要求在四个方阵同时走向四个方向时,规定学生踏步踩点(操场上有学生做操的点)和线(两点之间新画的两条线),这样在位移变化时,队形就会整齐划一了,希望通过改进,在明年的“四操一舞”比赛中可以获得创新奖。
二、夯实课余训练,培养学生体育特长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辐射和带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我校班班有气排球队,各年级有啦啦操队,通过组织学校的气排球淘汰赛和啦啦操表演赛,挖掘体育特长生,选拔其成为学校气排球队和啦啦操队的成员,既普及了气排球和啦啦操项目,又保证了校队的选材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校队成绩,体育教研组长牵头,共同探讨提高运动队成绩的方法和策略。啦啦操训练在完成整套操化动作训练后,融入难度动作,例如:立体跳转180度、纵劈腿、侧扳腿等,为整套啦啦操套路增色不少。气排球训练采用“开小灶法”提高某些队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吴雪晴同学传接球技术都非常好,但由于该同学发球找不准击球点,导致发球失误率高,教练员陈可老师要求吴雪晴比其他队员早来20分钟,下午训练结束晚走20分钟,通过击固定球、悬挂球、自抛自击球等方法找准击球点,专门练习发球,在5月份的气排球比赛中,吴雪晴同学的发球失误率为0;由于排球队的学生都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因此采取了分组对抗练习法,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endprint
我校的群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特长,优化了学校课余训练队的组建,也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成绩斐然。啦啦操在铜山区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三名,参加省级比赛也夺得团体一等奖;气排球队在五月份的区气排球决赛中夺得女子亚军、男子第四名的好成绩;啦啦操队教练员王雪姣老师和气排球队教练员陈可老师均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三、做实专业研讨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1.立足体育教学,打造精品课堂。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载体。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毋容置疑,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依据三、四、七月份的体育教研活动主题,为了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我校调整了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将这三次活动融合成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每位体育教师在精心打磨好备课之后,进行一轮模课比赛,片级体育教研员、小学中心校分管校长和学校分管校长担任评委,并借此机会请片级体育教研员为我校体育教师针对如何模课进行了微讲座,为七月份的体育教师“三能”之模课评比奠定了基础。在同课异构活动中,结合四月份的足球优质课评选,拟定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蓝本进行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既为足球优质课的选拔提供人选参考,同时也让体育教师对足球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探究,这一系列上下关联的教研活动充分验证了学期体育教研方案的优势。
2.注重“三能”训练,提升示范能力。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职业的外显特征,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必备能力。在体育教师“三能”研讨活动中,体育组全体成员从学期伊始坚持每天训练一小时,除了集体项目——广播操、五禽操、队列队形外,针对个人短板项目,自主练习,相互请教;定期验收阶段性成果,每月对体育教师的“三能”进行模测,邀请校干和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体育教师充满自信,充分展示自我,勇于亮剑,赢得了校干的认可和学生的信服;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弱项,每位教师选择自己的弱势项目,通过备课、网上听课、研讨重难点、执教一节实践课、总结练习的技巧、反复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弱势项目的示范能力。
3.强化科研意识,克服写作短板。
对体育教师而言,练是强项,写是短板,为了克服短板,强化科研意识,我校在实施“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过程中,校长(一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每人每月上交一篇博客,校长亲自把关,并评选出一、二、三等獎;体育老师与语文老师师徒结对,也要定期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每月读一本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并请辅导老师修改;另外,在贯彻执行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的过程中,抓住每一次机会,引导体育教师写反思、写感悟、写总结。再如:在足球优质课听评课结束后,上课教师交一篇课后反思,听课教师交一篇听课感悟,并请结对子的语文老师帮助指导,渐渐地,就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本学期我校体育教师共发表2篇论文,一个市级课题结题,8篇论文获得区级一、二等奖,2篇获得市级一等奖,一篇入选全国第十三届中运会论文科报会。教科研的种子在我校体育组生根发芽,我们静待它开花结果。
校级“三级管理”体育教研方案的顺利实施,得益于“三级管理”逐级负责的管理形式:一把手校长亲自抓学校体育工作,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分管校长上传下达,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便利;体育教研组长通力协作,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力支撑,这样才迸发出了“三实”效应,促进了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