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付标
伦敦地铁系统(CrossRail)的BIM应用堪称全球经典,2016年底在伦敦召开的纵览基础设施建设大会上,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铁设计院”)凭借其在广州地铁11号线出色的BIM应用以及所推出的行业性BIM标准,夺得了工程界奥斯卡Be创新奖的特别荣誉奖。
为此,笔者与广铁设计院院长助理、教授级高工、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王建展开了一场对话,探究他和他的团队在这场地铁BIM“断代史”中正在书写怎样的鸿篇巨制,以及背后那些梦想与激情、突破与选择、铁腕与柔情的故事。
一花一世界,每一个人都会在一场大叙事中出演角色。王建“除夕不看春晚做3D”的故事背后,是地铁行业跌宕起伏的大叙事。
问:同事都说您是三维“狂人”,大年三十别人阖家团圆,细数家常,您却一人独战,与三维为伴。您为何这么用心?
王建:“狂人”谈不上,大年三十做三维这事儿是有的,那次是研究一个异型管片的建模,为了和同事们一起尽快推进广州地铁11号线的BIM建设。其实当你喜欢一件事情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无论上班下班,无论何时何地。当你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自己的脚步也会加快。
地铁行业和BIM技术的发展在国内有着大好机会。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太需要应用BIM这样的杀手锏技术来加强地铁行业这类基础设施建设,这也绝对是一个向国内国外同行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如果我们不利用好BIM来提升地铁设计信息化能力和建设能力就太可惜了。
问:您如何理解BIM助力地铁行业弯道超车?
王建:地铁工程涉及的部门特别多,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每个部门都缺人;工作量大也特别复杂,方案要求特别高;工程周期很长,从设计到施工5年是正常的,有的甚至更长,但给我们设计人员的反应时间却很短。而在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就有30多个,专业之间的接口很多,不同专业需要资料互提,导致低级错误多,进行控制、减少错误的代价却很大,而且常规方式无法解决。
这样的工程项目简直就是多重矛盾载体,导致我们不得不“5+2”、“白+黑”地加班。想要改变行业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应用BIM。
有句话叫“上天容易入地难”,目前地面工程的新技术很多,但是地下工程的新技术进步并不大。借助BIM技术促进包括地铁在内的地下工程建设发展,让我们有一个创新、安心的地下世界,是利国、利民又利己的。BIM技术的到来有点始料未及,却又顺其自然。
一名广铁设计院的年轻人到国外出差的第一晚,就通宵加班完成BIM设计任务。从这种独特“倒时差”故事的背后,可以看见BIM发展的曲线图。
问:任何新技术都会经历一个发展曲线。您如何看待迟滞BIM发展的原因?
王建:BIM落地确实是最困难的,CAD与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用CAD可以非常迅速地上手做图,用BIM则需要经历1年~2年的效率下降再提升的过程,然后才能体会到BIM的优势。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包括BIM技术的成熟度、地铁工程的复杂度以及人才对新技术的接受度。
首先,BIM技术本身还在发展完善之中,我们都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付出代价很大。其次,地铁可以说是市政和民用建筑的联合体,工程难度和要求要更甚于其他行业。除此之外,我们目前还很难找到召之即来、来即能战的BIM人才,需要从零培养。
问:只有让自己变强大,才能让BIM为我所用,那么BIM专才要如何提升专业素养?
王建:首先要具备“疯子”的特质,敢突破,不要被眼前的条条框框所迷惑;其次要有激情,有想法;最后要有责任感,说小一点是为了同事们能按时上下班,说大一些是为了工程项目更高效、更完美的完成。
在伦敦领取Be创新奖的是广铁设计院的两名年轻人。一位是工作两年的女工程师邓捷,登台给来自全球各地的同行报告广州地铁11号线的BIM应用;另一位是工作刚一年的小伙儿杨成,但他已经是GenerativeComponents高手。他们的成长源于在BIM推广过程中的锤炼。
问:使用魔鬼训练法的训练营,是BIM年轻专才快速成长的摇篮吗?
王建:我们对年轻人的要求的确严格,有时甚至会“连蒙带压带骗”,只有这样才能把BIM推广开来。所谓“骗”就是让大家认同“BIM真是个好东西”,如果还认识不到,只能使用高压来推进,但同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推行全员BIM,不会为了保护一部分人的工作而放弃。我们的要求就是谁的专业谁去做,谁的“孩子”谁去管。
问:听说广铁设计院的制度很严格,员工BIM技术不过关就不能转正,不能评职称。
问:您能否介绍一下如何做一个好导师?
王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BIM技术,我自己会去研究,也会告诉同事们其中的关键点,但不能把脚本给他。就是要强迫他们自己去摸索,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帮助。
地铁的轨道专业有一个专有名词——超高,指两边的轮子一边低一边高,很多年轻人在软件上做不到这一点,就认为需要二次开发。而我会告诉他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软件和类似方案,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发挥他们自动探索的能力,不能因为一个软件实现不了,就想去二次开发。我认为要把员工的自我探索变成他们对工作、对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态度和一种内驱式的动力才行。
海伦•凯勒曾说,“人生如果不是大胆地突破,便是一无所获”。推广BIM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我们确定方向、拥有人才之后,业务突破点和突破性技术的选择便至关重要。
问:推广BIM关键在于突破,广铁设计院是如何找到并撕开突破口的呢?
王建:我们的突破口就是协同。别看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绘图,但占用时间最多的不是设计和绘图本身,而是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协同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多个专业的权限:包括其他专业的模型在哪儿能找得到、模型责任人是谁、模型开放之后会不会被别的专业破坏、他人动过我的模型以后其责任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以前我们把大量时间都花在沟通和协调上了,现在用协同工作管理软件ProjectWise实现了事半功倍。BIM的一大关键价值是协同,要有基于协同的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做行业标准,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自己和行业的问题。
本文在应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实例,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复杂句中使用顺译法,逆译法以及重组法,使句子的句法结构清晰,符合译语的逻辑。译语不是原语的照搬,广大的医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用归化手段,追求译语与原语语义上的对等,使译语读起来流利,顺畅,能够和原文读者产生相同的反应, 使得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切实提高自身的医学英语翻译水平[6-7]。
问:种类众多、快速迭代的BIM软件要如何选择?
王建:目前的BIM软件很多,在选择的时候,不能搞完美主义,只要弄清楚这个软件是否能够解决你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了,因为软件会快速迭代。
广铁设计院的同仁们在地铁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之激情澎湃、通宵达旦,一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有足够的理由,BIM发展3年计划中的未来也可以预见,因为路径已经选定,未来就在拐角处。
问:自BIM到来,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它具体解决了哪些难题?
王建:应用BIM以后,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幅减少了低级错误,工程更容易管理和执行,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同时,院领导把发展BIM能力作为提升我们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
广州地铁11号线项目工期紧张、设计周期短、管线情况复杂,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多次变动,我们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为应对项目挑战,我们选择应用BIM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明挖区间采用四线并行,盾构段正线和出入段线分离,平面交叉,利用相关软件模拟盾构施工进度,合理地错开盾构交叉点掘进的时间节点,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问:为了能让BIM更好地支持地铁快速、健康地发展,广铁设计院的预期目标和发展前景是什么?
王建:广铁设计院的目标就是在全国地铁行业里做第一,建设行业性BIM标准。
国内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和其他行业相比,起步确实太晚,但是这也表示我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BIM技术是工程建设行业走向信息化必须依靠的方法、手段和途径,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实现BIM全专业、全流程的贯彻应用,这需要设计、施工、运营等部门合力推动,否则很容易卡在某一个环节,给项目带来损失或者无法继续推行。为此,广铁设计院制定了BIM发展3年计划,即2015年底开始有计划地推进BIM技术,2017年全专业实现全面应用。
马云不惧挫折,坚持不懈才造就了“最有钱的车”——购物车;马化腾保持危机意识,理性分析90后的需求,推出了连接全球的工具——微信。唯有“偏执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所以广铁设计院诞生了一批BIM“狂人”,实现了BIM的突飞猛进。这是一个属于BIM创新的黄金时代,我们期待看见BIM在地铁行业发展的多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