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战略支点与军事外交建设

2017-08-30 00:33刘琳
世界知识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支点大国外交

刘琳

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暨部队出征仪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举行,这是我国在战略支点或海外补给点建设方面迈出的第一步。我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由于沿线国别情况复杂多样,一些地区整体形势不稳,部分国家安全问题突出,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为此,需要打造战略支点作为支撑,同时,整合经济、外交、政治、军事等资源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那么,打造战略支点对“一带一路”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军事外交能发挥什么作用?军事外交和战略支点建设面临哪些挑战?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建设

战略支点是近代西方在崛起过程中首先提出的概念。传统的殖民大国在向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对海外支点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就曾对海外基地和战略支点的重要性做过系统论述,认为如果没有军事基地,战时的作战舰艇将会像陆地上的鸟一样,不能远离自己的海岸。历史上几乎所有大国都把海外基地和补给点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商业收买、签订条约、强行租借等多种方式,有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例如,18世紀初英国海军在与法国海军的对峙中,凭借武力夺占直布罗陀海峡,牢牢控制了地中海到大西洋出海口的基地。近代以来,大国在海外建立基地趋于使用更为和平、合法的手段,冷战结束后就更为“温和”,如通过提供政治支持、安全承诺、经济援助等方式。

随着中国崛起,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寻找亟需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多资产寻求海外市场配置,越来越多人员出境工作、学习、旅游,中国的海外利益呈现出跳跃式扩张态势。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意义上的大国,不可避免地融入到更加复杂、多元的全球环境中,海外利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大。当前,涉及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事件大都远离我国本土,充斥着民族、宗教、大国利益等多种历史和现实的冲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但是,我国目前仍不具备足够实力以建构覆盖全球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寻找海外战略支点就成为一种重要选择。中国不奉行霸权政策,不搞新殖民主义,但有权利、有必要也日益有条件推进自身海外利益维护体系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战略支点建设更显紧迫。精心选择战略支点国家有利于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战略支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与相关国家的利益契合度,加速利益融合,避免战略风险;加快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要枢纽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改善我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态势,增强我国外部环境的确定性,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就强调,要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是指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关键意义、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国家或地点,既可以是具体的国家,也可以是依托某些重要港口建立的海外基地。一般来说,战略支点应当在战略上对我们非常重要,可以发挥较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且与我国已有较高水平的双边关系。打造战略支点应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安全等因素,布局合理、全面。

在非洲吉布提建立后勤保障设施,使中国海军得以在非洲沿岸开展常态化巡航,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打击海盗、抢险救灾、转移难民等国际责任。未来还可考虑在其他一些战略要地,特别是能源、贸易通道和非常重要的海峡和咽喉要道进行战略支点布局。中国海外战略支点不会成为霸权战略的支点,更多是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支撑,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作用更多体现在防范风险,而不是谋求“特权”。

军事外交有利于巩固战略支点

军事外交始终是国家维护自身安全,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但迄今为止对于军事外交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国外较少使用军事外交一词,更倾向于防务外交的说法,或者将两者混用。在国外学者看来,防务外交是国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要工具。近年,随着我国军事外交日益活跃,国内学术界对于军事外交的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趋热,形成了初具雏形的理论体系。总体来看,中方学者认为,军事外交的目的是实现、维护、促进和扩展国家利益,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军事外交是军事和外交的交叉领域,是国家外交在军事领域的延伸,既是国家军事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外交的一种形式。军事外交的具体内容包括军方高层交往、军事教育与培训交流、军事援助、对外军售、联演联训、舰艇访问、国防工业合作等,军队为打击海盗、抢险救灾在海外开展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从广义上讲也属军事外交。军事外交具备国家利益实现过程的保障功能、谋局布势的塑造功能、纾解“安全困境”的增信功能、遏制现实和潜在对手战争企图的震慑功能、促进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服务功能,以及辅助决策的情报功能。

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军事外交可以发挥独特作用。首先,打造战略支点赋予军事外交更大责任。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带来各方面日益增大的安全需求,如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安全问题、战略利益空间拓展问题和国家安全责任问题,军队应提供有力战略支撑,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军队的使命就延伸到哪里。

军事力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战略支点提出了需求。2008年以来,我国海军共派出26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由于远离本土,缺乏基地保障给护航行动补给造成困难。为此,我们意识到需要选择自然条件良好、物资筹措方便、交通便利的港口建设补给基地,供我舰艇编队轮流靠泊补给和临时抢修。当然,建立战略支点主要还是出于民事目的,是为“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企业、人员走出去提供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力量的运用主要不是指将军事实力直接作用于对方,而更多是潜在运用,或者说发挥军事外交的作用。例如,参与对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内的实兵行动不仅能为本国在相应地区保持军事存在,也能通过展示实力对与本国利益存在矛盾或冲突的国家最终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积极有效的军事外交活动也可以促使目标国家在政治、安全、外交、经济以及其他领域实施对本国有利的政策或措施。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开展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和打击海盗等行动,不仅维護了自身的正当权益,也履行了国际责任义务,并在军事外交活动中促进了亚丁湾、印度洋沿岸部分国家与我关系的发展,为我建立和维护战略支点创造了条件。事实上,其他大国也是这么做的。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辖区不少地方远离美国本土,该司令部职能就不仅局限于战备和作战,它还承担重要的军事外交职能。太平洋司令部所辖部队每年都要对本地区国家港口进行频繁的舰艇访问,与地区盟国或伙伴国举行多场联合军事演习。

其次,军事外交有助于化解战略支点国家或海外支撑点所在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疑虑,提升我国大国形象。“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诸多国家支持,但不少国家仍对它抱有疑虑。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军事外交着眼于强化与各国的军事关系和军事合作,推进军事外交有助于提升与各国的战略互信,消除各国的疑虑。近年来,我国先后派出舰艇参与菲律宾台风“海燕”袭击后救灾、马航失联客机搜救等国家海上救援行动,还成功完成了为利比亚撤侨船只护航、向马尔代夫紧急供水等任务。2015年派舰艇赴也门开展的紧急撤侨行动,不仅及时安全撤回了自己的同胞,还对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公民提供了撤离救助,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这些行动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诚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尊重和信任。

第三,全面发展和深化军事安全关系,为中国与战略支点国家的关系增添或加强军事和安全内涵,化解国家利益拓展进程中面临的军事安全领域的障碍。大国都非常善于通过军事援助等方式,加强政府间的军事联系,强化这些国家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中国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过去长期关注的是政治和经济关系,军事安全关系相对是“短板”,与西方发达国家如此,与发展中国家如此,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亦是如此。因此,利用军事外交深化与这些国家的多层次军事与安全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与它们的战略关系,减轻安全压力。或者说,军事外交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战略支点国家的地位。在我们周边一些邻国中,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主导性作用,如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等,与这些国家开展军事外交,对于塑造该国精英的意识及推动其对“一带一路”的参与,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在打造战略支点过程中军事外交需注意的问题

军事外交应当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因此,在打造战略支点的过程中不应过分突出军事外交的作用,军事外交是发挥辅助作用,还是应当以民事、经济等先行,寓军于民,以民掩军。英国在海外军事行动往往采取民事行动在先、军事行动在后,并且在整个行动过程中,非常注重民事行动和军事行动的协调与配合,淡化海外行动的武力色彩。此外,在推进军事外交时应注意方式、节奏,不能强行推进,急于求成,而应与目标国家协商,循序渐进。应考虑到战略支点国家的自身需求,以差异化的方式加以推进,要尊重对方,避免让对方感觉中国太过强势,否则不仅不利于增进与战略支点国家的互信,还有可能增加这些国家沦为中国战略工具的担忧。

鉴于军事外交的敏感性,在与战略支点国家开展军事合作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反应,并做出适当应对,避免由于军事外交的推进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重要大国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中国在谋求海外战略支点的过程中,无法摆脱区域大国或区域外大国的影响。

中国在海外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引起其他大国的高度关注,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关注就很可能升级为竞争和抵制。例如,印度对于中国与印度洋国家的军事合作十分警惕,中国潜艇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停靠,本是常规性补给,却引起印度近乎歇斯底里的反应。印度指责中国试图插手印度洋事务。印度对于中巴合作也十分敏感。尽管中方一再强调瓜达尔港是民事项目,但印度一直怀疑中国未来可能将瓜达尔港打造成军事基地。中国在吉布提设立后勤补给基地,也引起美日等国的警觉。当然,并非由于大国的反对,我们就得缩手缩脚,但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动作(有些甚至并没有军事意涵而被强加军事含义)可能在国际舆论中产生的反响,并进行解释或给予回击,否则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影响,也不利于中国与相关国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具体合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为中国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支点大国外交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给自己一个支点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