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罗
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阈下,课堂务必应以学生为本,有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课堂。有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形式各异的活动,课堂教学也应以活动载体,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操作演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从而体验感悟教材知识,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本文就此谈一些肤浅的见解。
一、关注生活常识,感受学习乐趣
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还能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中的地理带给我们的乐趣。
例如,在讲授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活动。
活动一:请列举生活中与太阳辐射有关的事例。这时学生们会有很多的答案,如晒衣服,户外活动时戴太阳镜、打太阳伞、穿防晒服、涂防晒霜,家里养的小植物经常拿出去“晒晒太阳”,雨后的彩虹、朝霞、晚霞,家里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马路上的太阳能路灯等。这种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感觉地理问题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人人都能说出那么几个答案来,课堂自然就动起来了。
活动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主体,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煤炭、石油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它们与太阳辐射能有什么关系?
活动三: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活动四:水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水能与太阳辐射能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探究活动之后,归纳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就顺理成章了。运用学生熟悉的甚至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学生既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又达到了掌握、运用地理知识的目的。
二、诱发探究热情,培育创新思维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指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卓别林说:“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创造性思维得靠后天培养与训练。平时常听老师抱怨:这个题目讲了好多遍,训练了好多遍,为什么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再仔细、再辛苦、再深入浅出,但如果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学生可能当时是懂了、会了,但这只是短暂的、肤浅的、机械的识记,没过多久就忘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教学教师觉得辛苦,学生也觉得很认真而没实效。笔者认为,教师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转变教学方式。
1.巧妙设置地理问题
设置那些在地理教材及教辅材料中都无现成答案可寻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城市环保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建造三峡大坝有哪些利与弊?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等。鼓励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向外发散,寻找出多个答案,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不断开阔思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吉诺特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对课本知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
师生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能有效地查找每个班教学的薄弱点、盲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达到心灵的相互沟通与精神的彼此交融。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
3.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
学习地理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学生如果只有书面知识,缺乏对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的感性认知,就没办法“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例如,读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一标志性景点—女王头像,造成该景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虽然题目中配有插图,但学生还是分不清是风力侵蚀形成还是海浪侵蚀形成。为此,我们可以请去过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学生结合旅行时所拍的照片,向全班同学介绍,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都很陌生,依靠多媒体技术上课还不如有意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会环境,亲身体验摩拜单车、小明单车,利用百度地图导航等,在实践中感知科技对生活带来的改变,引导学生善于捕捉新事物,依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
三、嘗试课题研究,提高人文修养
地理教材每章后面都有一个“问题研究”模块,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研究的课题。例如,学习了地理必修2人口迁移之后,笔者曾经布置一个课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学生分组之后,给予课题研究一般的思路指导,接下来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干。学生们分工明确且合理:有的学生上网查阅、收集关于我国农民工现状的资料;有的学生走访当地的人社局、劳动局等单位,了解本市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口的数量、性别比、年龄结构等数据;有的学生通过走访无锡某些用人单位,发现存在用工荒、招工难等现象;有的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哪些行业中;有的学生分析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民工的输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学生们在充分掌握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暑假撰写出研究报告,在班级或年级、学校展示小组的研究报告,师生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展示结果大大超过了老师们的预期,甚至有学生说要为自己点赞,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开放型、交流式、研究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人能展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人人争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掌握自主探究所得出的结论,提高了人文修养。
总之,要想进一步探寻优化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心系学生,认真琢磨,用心研究,精心设计种种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进而真正提高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