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李镇西老师曾在《一个思考者的课堂愿景》一文中说:“当下的课堂,多半属于‘再现课堂,严重依赖于‘预设的鸦片,纠缠于‘控制的幽灵。”①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会避免“一言堂”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生成性”。这是一种专业态度,需要我们拿出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勇气。这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磨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这又是一个美好的课堂愿景,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
一、“硬性”预设,操作僵化的“再现”式课堂
从教伊始,教师并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把控上课节奏以及触摸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还不强,上课更多地是“再现”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堂的方向必须“由我主导”,课堂的节奏必须“精准到点”,学生的回答必须“非此不可”。说到底,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的教学自信,而这种模式的课堂更好操作,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相对从容,只是“苦”了学生,他们只能充当“演员”的角色,陪着老师在课堂上“表演”。
笔者在工作第四年参加了江苏省优质课评比,选择了教材必修三中的《品质》一文。当时的我教学经验并不丰富,在设计教案时,陷入了深深的教学窘境:想要呈现更灵动、更开放的课堂,但怕课堂上的自己无法掌控所有学生的思维,会招架不住,甚至会冷场出丑。于是几经挣扎,还是选择了自己认为比较好“控制”的教学思路。传统的小说教学模式,无非从“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最后探究小说的主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小说中的典型环境——靴店橱窗的变化意味深长,每一次变化都在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都在丰富人物的形象,而这些变化正好可以串联成一条主线,最后引导学生解读小说的主题。这个教学的设计“亮点”在于“切入巧妙”,因为文章本身较长,一节课很难面面俱到,将所有的“要素”都探究到位,而这个“橱窗”却是一个解读文本的窗口,打开这个窗口,便会看到里面的风景,属于长文短教。再者,这个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紧紧贴着教师的思路,不会过度偏离,而教师也能够在课前基本预想到学生的大致情况,可以说整堂课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然而评课的现场本身是一个大舞台,学生面对舞台下这么多的评委和老师,已经非常紧张,学生的思维又被教师设计的一条主线“制衡”,导致课堂上没有“悬念”,没有“惊喜”,当然也没有“高潮”。学生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橱窗”,阅读的视野变得集中而又“狭隘”;学生的思维流程都被框定为“橱窗布置的特点”——“人物性格的体现”、“橱窗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亦步亦趋,现场丝毫没有火花。学生似乎因为被剥夺了真正的话语权而显得不是特别活跃,也变得更加谨慎,生怕偏离了半点,反而造成了“冷场”。
虽然这堂课没有突发的教学事件发生,循“序”渐进,抛出问题、回答问题,从一个“橱窗”的镜头播放到到下一个,但这种“硬性”预设严重损伤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教师紧紧牵住了鼻子,他们的内心是拒绝的,他们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使得整个课堂流于形式,死板而僵化。这种“再现”课堂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灵感,自然不会有意料之外的风景。
二、“弹性”预设,构建有效的“整合”式课堂
教学经验的增长,让我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文本的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的师生互动都有了更多的底气。预设更为“弹性”,教学方式相对灵活,对于课堂的流程也懂得变通,对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应变,且能够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地整合。教师对于课堂有一定的放手,但又不失主导性。
省优质课评比一年后,一个省优质课的展示活动让笔者把《品质》一课再现。在翻看自己之前的教案时,笔者一次次叩问自己,是不是还想这么上,能不能把更多的思考空间还给学生,打造真正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以此弥补之前的遗憾。于是,笔者决定推翻自己之前的上课思路和设计,和之前的自己来一次同课异构。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思维,建构属于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大胆地设计了一个环节——把文本的题目去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篇小说取个标题。笔者的教学设想是抓住小说标题这个重要窗口,让学生进入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认知,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样的构思得到身边一部分老师的支持,认为比较有新意,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閱读兴趣,从而多角度多元化解读文本。当然,这样的“非常规”式教学也引起部分老师的质疑:这样的教学环节意义何在;会不会开放性太大,课堂上不容易收场;最后又如何回到作者的标题上。笔者深知这样的“奇思异想”在具体实施时会存在很多的困难,教师也无法预测学生的“脑洞”会有多大,但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体验,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才会有思想的火花。如果再不去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和途径,教师自己和学生都会困在泥潭中不能挣脱,课堂也将会变成一潭死水。
在学生拟定的标题中,一部分围绕“靴子”:“靴子”“结实的靴子”“顶好的靴子”等。这些学生认为作者在介绍格斯拉这个人物之前,先介绍格斯拉做的靴子,因为“靴子”既具有美观、结实、舒适的特质,同时又反映了靴匠精妙的技艺,糅合了靴匠毕生的心血,所以将“靴子”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还有一部分以主人公“格斯拉”为对象:“靴匠格斯拉”“执着的格斯拉”“消失的格斯拉”“皮革兄弟”“小人物”“追梦人”等。这些学生认为格斯拉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在竞争最激烈的时代,仍然不改初衷,坚持做最好的靴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小人物却有伟大的人格,以此作为拟题的抓手更直接。还有两位学生的标题为“工匠精神”“手艺”,他们认为格斯拉兄弟做靴的手艺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把手艺看得比生命还重,对“手艺”的执着实际上是对自己道德底线和一个时代传统的坚守。
这些孩子从物、人、艺等不同的角度给小说拟题,并且主动寻找文本中的细节来阐释,阅读的细致程度超乎笔者的预想。还有一小部分孩子从精神层面拟题:“崇高的人格”“社会的良知”“光辉人性”等,甚至还有一个孩子就将标题拟为“品质”,这实在是一个惊喜,为教师解决了一个教学环节衔接的难题,可以自然回到作者的标题上了。笔者马上就让这个孩子来诠释他拟题过程中的想法,他说取名为“品质”,是因为这个词既可以包含制作精良的靴子的质量,也可以直指诚实敬业的手艺人格斯拉的人格,同时还能概括坚守社会道德、时代传统的精神,可谓一语三关!当时全班孩子都自发为这个孩子鼓掌,课堂顿时达到了一个“高潮”,从现场孩子和听课老师的反应可看出,笔者的挑战成功了,教学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当然,这堂课笔者并非完全陌生,大部分学生的标题还是在笔者的意料之中,他们基本上还是从小说的几个关键要素入手,例如“靴子”和“格斯拉”这两个角度,但能有学生从“手艺”这一角度来解读还是比较惊喜,尤其是那个拟题“品质”的学生,竟然和作者不谋而合,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教师见识到了孩子思维的广度,他们远比我们想象和预料的更厉害。这就是一种“弹性预设”,教师更多的是负责“控制”现场的节奏,构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关系,整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地引导。更多的东西都是现场的真实“生成”,而非纯粹的“再现”。学生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断深入文本,不断对话作者,这样的课堂虽然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更多地保护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变得更为有效。
三、“灵动”预设,创设精彩的“生成”式课堂
叶澜教授有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上课前能够进行更多灵动的预设,上课的过程中就能更加尊重学生的思维导向。当自己的课堂思路被學生的提问或答案“扰乱”时,教师不是闪烁其词地躲避或漠然消极地拒绝,而是正面迎接,随机应变,向“未知”的方向挺近,最终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争取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当然,这需要教师具备很大的勇气和丰富的经验,但这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今年有机会听到肖培东老师的一堂课和一个讲座,讲座中肖老师提到他曾经在上《逍遥游》这篇课文时,遇到这样的情况:肖老师请学生阅读全文,试着找出能够呈现文章全貌以及内在联系,从而帮助自己准确理解文章的一个关键词(词组)。没想到学生的答案非常丰富:“游”“鲲鹏”“无”“笑”,甚至还有个学生起来回答说“也”。肖老师回忆说当时自己也傻了,预设到学生的很多答案,但他就是没有想到这个“语气词”。但这或许正是此时这个学生心中的疑惑,是他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关注和尊重,这本身也是我们“灵动预设”的目的,这个“也”字何尝不能创造精彩?类似的还有《湖心亭赏雪》,肖老师一上来就问孩子们“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或比较模糊的字词?”孩子们对“雾凇沆砀”“‘拏一小舟的‘拏”等生僻的字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肖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由此提示和引导学生根据字形、文意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揣度这些问题。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点燃了他们思考的热情,可谓开了一个好头。接着便是肖老师的神来之笔——“天与云与山与水,如果再连上一个‘与字,你觉得会是什么?”肖老师说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会脱口而出,“这一问,是从来不曾想到过的,今天,犹如雪莲花怒放而出。”而这飞来一问也引来了学生非常精彩的讨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人”“天与云与山与水与我”……这堂课充满了灵动,也充满了感动。
肖老师的课可谓“大开大合”,而“大开大合的课堂,首先在于‘开,让学生敢为‘师先,敢为人先。”②这是真正的“灵动”,甚至谈不上预设。这种彻底的“放手”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去亲历文本,参与课堂,不再是外显的形式性的课堂活动,而是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活动体验,而很多时候我们都错过了这样的妙机。
李仁甫老师曾说:“无论是教师的备课,还是学生的预习、自读,一旦师生的‘准备投入到课堂现场的各种关联之中,就必然要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相应地也必然要产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件、镜头和场面。这样的事件、镜头和场面,往往超出了课前准备的范畴,对于课前准备来说是一种变数,一种灵感,一种意外——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课堂生成。”③这样的“生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彻底融入了课堂,得到了成长,可谓教学相长,实现了课堂价值的最大化。相信有了这样的“生成”,鲜活灵动、火花四溅的课堂应该离我们不远了。
参考文献
①③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7页。
②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