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时代之思

2017-08-30 02:39罗峰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办学驱动战略

罗峰

为了培养优秀人才、高素質人才,就要改革完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完善办学体制,就需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学模式,形成更加开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促进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还要完善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共同建立教育治理新格局。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

这是南方的盛会,这是思维的盛宴,这是教育的峰会。

“公平、质量、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现代化暨中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

“创造国家及区域未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使命、战略与重点。”

“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与改革发展同行。”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发展:理念、问题与路径。”

每一届的南方教育高峰年会都围绕着凸显时代脉搏的核心关键词,展开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的主旨演讲与焦点研讨。峰会上立足于时代精神、鼓舞人心的交流都见证着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观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产量丰富的思想理论支撑。

7月15日至16日,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举行,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本次峰会。

峰会上,40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发展:理念、问题与路径”主题分享教育研究成果,剖析教育问题症结,畅想教育美好未来。此次峰会还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多形式的直播,向社会各界及时传播峰会上形成的成果。

主动求思变:奏响时代之强音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对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创新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这次峰会主要研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培育与课程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理想目标、现实挑战与可行对策,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推进策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先后作主旨演讲,揭开峰会序幕。

刘自成深刻论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方位、新命题、新任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怎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开展教育研究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引和参照。他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才驱动,基础在教育驱动,会议围绕“创新驱动”和“教育改革发展”两个关键词展开研讨,既体现时代精神,又扎根中国大地。只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刘自成还引用了一个例子深入浅出地来阐述人才培养需要更新理念以适应时代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对象正在发生变化。有人说,‘50后‘60后是用一根手指使用手机;‘70后‘80后是用两根手指使用手机;‘90后‘00后是用四根手指使用手机。这是为什么呢?人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还有人说,‘90前是‘苹果,‘苹果是有规则的;‘90后是‘生姜,‘生姜是没有规则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苹果如何培养‘生姜?这表明当前的人才培养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我们更新理念、方式,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人才。”最后,刘自成提出,要深入研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研究教育与科技的关系,就要改革办学体制、完善管理体制,坚持本色、放眼世界;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凝聚智慧,同频共振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景李虎在分析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综合发挥多主体多要素作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三方面阐述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一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和教育事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竞相发展的良性机制,坚定不移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引导高校走出“象牙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办学,面向产业办学,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各类人才、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才能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又保持高等教育蓬勃生命力。二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运用政府、产业、市场、金融等要素,形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提高科研工作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精准度,提高科研产品与市场需求对接的精准度,鼓励金融资本发挥在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及科技产品商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推动、催化、激励作用。三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培养创新人才。人才是根本,人才是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任务,要积极探索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景李虎最后强调,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着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提升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本源。将经济社会和教育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成科教兴国。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也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速器和孵化器,理应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引导高校走出“象牙塔”,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办学,面向产业办学,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各类人才、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才能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又保持高等教育蓬勃生命力。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

交流谋共识:集聚众家之智慧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既上接天气又下接地气的演讲与对话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在基础教育论坛,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提出了一个观点——觉者为师,他认为为师者的历史规律应该是人之初的长者为师,到后来的智者为师,再到现在的专者为师,最后到将来的觉者为师。他从何为觉者为师、为什么要培养觉者为师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修炼成觉者之师的路径和方法。面向未来创新驱动,开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适应发展的人才,共谋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是职业教育论坛形成的共识。高等教育论坛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要勇于打破西方一贯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硬件设备的国际化,抑或是师资的国际化,抑或是学习方法的国际化作深入交流。 民办教育论坛聚焦于分类管理背景下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问题,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既有政策理论层面又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有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引入就新政之后的民办教育该怎么走作深入探索,也有专家学者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民办教育办学模式。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在论坛演讲时表示,公办学校一直以来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效率很低,他建议应该向民办学校学习,“民办学校的优势是,它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待遇薪酬、编制岗位,它可以聘请更为优秀的教师和人员,对于民办学校提高质量有绝对性的影响”。孙霄兵由此提出,公办学校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实行新的拨款统筹制,或者叫综合承包责任制——“编制、级别、岗位比例、总额、权限,这些东西都没必要实行下去,学校就靠经费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大学校长可以像欧美大学校长一样,不用再“跑编制”,只需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有了经费,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院所、自主聘请教授、自主决定教师的工资和级别。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在作峰会总结时表示,教育要自觉扛起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旗帜。创新不会从天而降,不会自然生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而人才的成长,根本落脚点在教育。教育强,则创新强。要精准切中制约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创新的问题病理:宏观上缺乏有利于创新人才孕育成长的土壤与环境,中观上缺乏有利于创新人才冒尖的管理与制度,微观上缺乏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自由与空间。要正确把握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创新的总体理念与路径。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创新是全面的改革发展、全面的创新,是全程的改革发展、全程的创新,是面向世界的改革发展、面向全球的创新。

在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立足教育现代化的大视野,科学把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解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富有启发性和可供借鉴的途径与方法。

创新驱动发展,是方向,是旗帜。但创新不会从天而降,不会自然生长,需要“点燃之火”。这个“火”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是人,准确地说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而人才的成长,根本落脚点在教育。没有教育,也就不会有人的成才。教育是人从蒙昧走向智慧、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根本路径。教育弱,则创新弱;教育强,则创新强。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

猜你喜欢
办学驱动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战略
战略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