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宏
摘 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破与立”“内与外”“点与面”“上与下”等问题,成为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法,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底蕴。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方法论;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041-04
治国理政新理念的产生,既是准确把握科学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结果,也是娴熟运用科学方法论的结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把握“五大发展理念”所彰显的科学方法论和蕴涵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完整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这场深刻革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一)思考发展问题的前提——深入把握“三大规律”
认识把握规律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前提。尊重规律,遵循规律,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把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大特点。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反响强烈,党内外普遍称赞,认为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念,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方法上都是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共产党执政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明白,不创新就会死路一条,不协调就会分崩离析,不绿色就会天怒人怨,不开放就会自生自灭,不共享就会天下大乱;只有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子,才能走出一条健康之路、富强之路、光明之路。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合目的合规律这“两合”,是因为“合目的”主要解决一个“要”或“要什么”“要得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合规律”主要解决一个“能”或“不能”的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怎样建成这个小康社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关系发展全局的头号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科学方法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正当其时、恰逢其时,实现了客观决定性与主观能动性、合目的与合规律、“要”与“能”的有机统一。
(二)思考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物辩证法主张,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对处于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风险叠加期的当今中国来说,在直面矛盾、解决矛盾中攻坚克难、化解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性认识:创新发展针对全球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激烈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针对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与不同区域、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注重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间的突出矛盾,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开放发展针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面临深刻变局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与分配不公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产物,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基本方法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新最好的发展理念。
(三)思考發展问题的关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必须坚持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发展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刷新发展理念,实现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治。五大发展理念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成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典范。
二、“五大发展理念”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五大发展理念”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科学透视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破与立”“内与外”“点与面”“上与下”等问题,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底蕴。
(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破与立”
从哲学上来说,“破中有立,立中有破”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破与立”是事物动态发展的过程,事物的真破/真立是通过无数次的破、无数次的立中实现的。“破”从字面上来说,代表的是旧事物的终止,“立”代表的涵义是新生事物的诞生。不破不立,指的是旧事物如果不被推翻掉,新事物就很难被建立;不立不破,则是指新事物没有被建立或维护,则旧的事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否定掉,这两者是事物发展的中间状态,在无数次的破与立中发展。破与立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想象空间,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原动力。在“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国家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攻坚之时,习总书记指出“改革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往哲学家们费尽精力去解释世界,而哲学的作用除了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在世界得以改变后,才能突显哲学的生命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目标导向着眼未来,问题导向注重当下。目标就是前进方向、就是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预期结果,目标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路线图、时间表;问题就是疑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方案与目标。改革和发展由问题和矛盾倒逼形成,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向前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十三五”这个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重要窗口期,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要抓手,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各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二)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与外”
“内与外”代表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统筹。“内与外”的兼顾,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和世界的格局调整。在经济问题方面,大力拉升我国经济GDP等的增长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立足于国际舞台上,我们要以全球先进理念、以发展眼光来引领经济发展,利用我国已有资源,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开发新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正确认识“内与外”的关系,深入分析全球的经济模式以及国与国相互间的经济联系,认清我国基本国情,辩证看待内与外问题,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发展观念也随之改变,各国不再是以前的闭门造车,从过去的独立“区域史”发展到“世界史”,世界在进步,自加入WTO,我国经济在历史高度上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都充分证实“内与外”联系的重要性。事物都是两面性,内与外的矛盾不容忽视,处理好内部问题,也要正确看待外部环境,不能盲目跟从。“五大发展理念”中“内与外”是处理经济发展的前提,既可让我国认识自身当前状态,又可借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格局中好的理念来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出,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事物间的各要素、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问题上,“面向全球开放,中国大门不会关上”,这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这启示我们,不能脫离现实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谈发展。在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密相依的新形势下,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决不能彼此割裂、相互分离。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需要我们既以新理念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点与面”
点与面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点与面通过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来构建和谐的经济各要素间的关系,正确的构建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可以突出重点与全面规划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复合型形态。点是局部,面是整体,面由点构成,点是面的形成基础。面给点确立发展方向,点是面的发展体现。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通过所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来体现,则国家是一个面,每个城市是一个点。“点与面”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多领域协同与重点攻坚协调处理,蕴含了“点与面”的哲学视角和统筹策略,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矛盾伴随着事物的成长,矛盾也贯穿着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新旧矛盾不断突出,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而在解决问题时,则需要看到问题症结所在,抓住重点,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马克思所说的重点论。在遇到问题待解决时,由于事物发展不同,其矛盾分为主要和次要矛盾,而这个问题的处理则是要正确的衡量重点论与两点论间的关系。重点和两点,两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重点中的两点问题,是以重点为中心,分析其主要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来处理;两点中的重点问题,是以两点为对象,抓住其重点便是解决问题的实质。对于事物,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往往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对于这两者都不容忽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点抓面,以点促面。《建议》中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将多领域协同与重点攻坚协调处理。多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实现我国经济、国防、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协调发展,解决薄弱环节问题,辩证看待经济发展中“点与面”思维模式。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这需要我们既着眼于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应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应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四)坚持战略布局和操作实践相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解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上与下”
“五大发展理念”很好的诠释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上与下的问题”,“上”映射的是顶层规划,站在全局来进行规划,从战略性、操作性两方面考虑;“下”反映的是基层问题,是将“上”进行实现的过程;在处理战略与操作方面,不仅要做到有先进、前沿的统筹规划,还要做到计划落地。“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从这句话中我们便知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些简单的事情,然而实施确是一件复杂的工程。“五大发展理念”中“自上而下”过程,是将顶层设计落实到基层举措的过程,是从战略部署到落地见效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具有战略思维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也便在于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类在生活中的自我思维过程不断完善,人能够准确把握事物中各现象间的关系,用发展眼光分析事物发展趋势,拥有人类特有的对未知活动的预见能力。《建议》中提出的“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观点,其将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两者联系起来,体现双重作用,即重视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体现其约束力、可操作性,两者虚实结合。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也是围绕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从深入把握“三大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增强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举措,做到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图难其于易,为大其于细。只要我们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就一定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实践、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实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建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小康社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核心内容,五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是促进我国大发展的先进理念结合体,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的重大哲学命题,凝聚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智慧,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发展矛盾提升到崭新的阶段。认真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所彰显的科学方法论和蕴涵的哲学意蕴,对彻底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质效的飞跃,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3〕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8.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B/OL].[2015-11-03].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 117027676.htm.
〔5〕刘云山.在中央党校2015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党建),2015-11-12.
〔6〕李文阁.回顾与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J].山东社会科学,2008,(06).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