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启
【摘 要】 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服装设计的创作理念和定位、创意的实现手法,以 及创作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千年之约;服装设计;厚实;文化感;回归式;融合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7.07.005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positioning, creative realization of the costume design of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forum variety show Millennial Road, and the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in creation.
【Key Words】 Millennial Road; costume designing; massiveness; cultural sense; regression equation; fusion
5月14日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以下简称晚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献演,以东西方多种艺术形式展现 “一带一路”延绵不断的“千年”,表达“一带一路”沿途的国家和地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之约”,体现出中华文化历史的纵深感和艺术魅力,再一次令世界瞩目。
晚会的开场节目舞蹈《千年之约》 ,身着大唐美艳服饰的飞天仙女在立体式设计的敦煌莫高窟舞美场景下翩翩起舞,展现出大唐太平盛世的气象,亦真亦幻;芭蕾舞《水墨丝语》塑造了烟雨雾霭中的江南,一群身着飘逸的青花纹饰长裙的少女邂逅一位远方游子,浪漫唯美……这些既蕴含丰厚传统底蕴又不乏时代气息的服饰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塑造了《千年之约》的形状。下面笔者就这台晚会服装设计的创作理念及创作中的思考进行剖析。
1 导演诉求及节目制作特点
一般情况下,创作人员和领导甚至观众,往往会更关注震撼的舞台效果和炫酷的灯光变换,以及宏大的舞蹈场面等。但是,从戏剧或表演的本体上说,真正重要的应该是演员,而与演员表演最密切的就是服装了。所以,服装造型设计每一次都会面临突破式的挑战。这种所谓的突破一方面来自领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导演在寻求表演形态创新的一个直接的利器。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关注服装的好看——所有人的一般诉求;创新——这是导演和领导每一次的基本要求。
由于近年来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大型演出晚会少了很多,又因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具有非常不同凡响的意义,因而为其准备的大型晚会就备受关注。這不但是因为它的超高规格,还因为组织和编创这样一台既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又要体现国家诉求,因此,兼顾好两者间的关系是创作中的关键要素。总导演陈维亚对于这类大型综艺晚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处理两者的关系得心应手。所以,节目的结构很快就确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如何实施和再创作的问题了。
晚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创作基本上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虚位以待”,唯独服装设计不能,不但要迅速地“出图”,还要配合排练随时制作出排练的“代用服装”。另一方面,节目的结构虽然基本确定,但一次次的修改几乎都要影响到服装,不仅是人数的变化及其幅度的大小,更会出现“有和无”与“今天有明天无”的大变动,且这一状况会持续到临近演出的时间。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创作人员不可控制的原因,这些给创作者带来巨大挑战。
2 创作理念及定位
舞台上的其他艺术创作相对于服装设计和制作,通过采用灯光技术、舞台自动化、多媒体及各种R等技术手段,更容易创新出彩。而服装设计和制作的创新相对困难得多,服装技术本身不具备表演性,与演员的结合也只是将演员拉入角色,几乎没有办法直接变出所谓的“震撼”。所以,设计的观念和深层的文化内涵,就成了服装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基石。
就这次的服装设计任务而言,最大的难点是如何突破几十年一贯的“晚会”模式。《千年之约》虽然也是晚会,但在服装设计概念上却要寻求全新的、厚重的舞台感和戏剧感。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和一遍遍的各级审查,由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设计师组成的服装设计团队①渐渐厘清了思路(见图1),那就是追求一种厚实的、具有文化感的设计路线(见图2)。
3 创意实现及表现手法
围绕厚实的、具有文化感的创作理念,针对不同节目所要传递的内涵,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予以表现。
3.1 回归
晚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开场节目《千年之约》,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晚会的开篇,还因为它蕴含了辉煌灿烂的敦煌艺术和文化。设计组②如果还是用惯常的方式设计,呈现出的无非就是一种概念的美丽和所谓的光鲜时尚。但是,设计组在充分理解导演意图的基础上,采用发散式的思维设计,以一种仰视的角度对敦煌艺术进行了一种“回归式”的敦煌壁画形象呈现。所谓的“回归”是一种回到本体的创作方法,但其实却是一种具有深刻思考的艺术创造。近年来,相当多的设计作品难掩在艺术创作中的浮躁心态,沉醉在肤浅的“创新设计”中不能自拔。这种所谓的“创新设计”大多都是坐在家里,蹲在网上的拼凑和焊接。特别是所谓的“现代时尚”,就是追随着人家的脚步亦步亦趋却沾沾自喜,其实呈现的是一种文化的荒凉。而晚会服装设计的“回归”不但需要相当的勇气,而且真的要花大力气沉下心来好好地学习传统和深入研究才行。因为优秀的设计并非花样翻新的把戏,而是思想观念的结晶。
面对敦煌文化的深厚和辉煌,需要停下飘飞的脚步,认真进到平实普通的“洞窟”中去寻找那些引发创作火花的“灵感”。敦煌的“厚实”不但是文化的积淀,也是工匠技艺的灿烂。没有那些在今天看来依然无法企及的技艺,所有的“伟大概念”就只能是一具空壳。为此,设计组在设计敦煌舞蹈服装的过程中,没有停留在传统舞蹈“敦煌形象”的套路,而是从敦煌的整体发展上去“捕捉”,既有强烈的辨识度,又有陌生感的敦煌形象,其中可以看到北魏的色彩、盛唐的造型,感受到异域的奇幻,也有宗教的神圣(见图3、图4)。
同时,对一个设计者来说,美是最终不二的法则。所有的文化和厚重,负载的概念和信仰都应该在美的感受中被浸润和融化。所以,设计中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坚定地信念,在一遍遍的推翻和修改中,将温暖的文化记忆呈献给观众。
演出实践证明,这样的追求具有真实而创新的意义。
3.2 融合
此次設计任务的挑战还体现在另外两个《水墨丝语》和《群英荟萃》非常具有文化观念的节目上。西方的芭蕾艺术和中国的戏剧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但又是几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一般来说,这种“固化的优美”似乎只能在其中翻版复制而绝难进行所谓的设计。但是,设计者③设计的“东方芭蕾意韵”和“东方戏曲Dance”的设计形象,似乎带给人们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感受。西洋的芭蕾与东方的“青花”和谐相映的融合,似乎就是一种自然生成的美丽精灵。
长时间来,对西方的艺术形式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化”诉求。暂且不去讨论它是否具有意义,但是面对西方的艺术经典,应抱有不回避的创作态度。笔者认为,面对西方经典的态度是基于对艺术的真实感受。其实,无论西方东方,艺术的审美对象是没有区别的。《水墨丝语》节目的芭蕾舞是西方艺术形式,但设计者却为飘逸的精灵们穿上了东方的“青花”,让这些精灵具有了更多元的“意蕴”。往演员身上“贴花”的设计手法不但普遍甚至泛滥,而演出中的“青花精灵”却感受不到“贴”的痕迹,她们和谐相映。这“一点点”的区别不可小觑,这是文化认识和工匠精神的差别,设计者在“花型”和“花位”上的反复实验,不但让一种文化的浸润不露痕迹,而且越过了一种文化的鸿沟而融会贯通(见图5、图6)。
在《群英荟萃》这一具有东方传统戏曲水袖元素的节目中,同样的创作理念却展现出另一种“陌生”感的魅力。为更好地体现“戏曲水袖舞”的特点,采用立体剪裁体现身段美,突破了东方女性美的含蓄包容,但又不是西式的“薄、露、透”的庸俗套路,在一颦一笑间,圆润厚重地增添了西方时尚的大气流畅,带给人们一种行云流水、魔幻色彩般的靓丽(见图7、图8)。这种整体与细节的把控和拿捏,确实显示出了一位成熟设计师的功力。
4 创作中的思考
在创作的过程中,服装设计团队还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以及相关的思考。
基于追求厚实的、具有文化感的创作理念,《共同家园·和平颂》节目的设计者④曾设计了“歌剧式合唱服”,笔者比较认同这样的设计理念。由于此次晚会特殊的表演方式,最终的服装设计选取了具有“独特的国家大剧院”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但能呼应晚会的创新性需求,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 “国家”最高规格的要求(见图9、图10)。虽然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没有完整地实现最初的创意理念,不无遗憾,但至今笔者依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可能改变陈腐的设计思路。毋庸讳言,在历次的大型晚会节目中,确实不乏一些特别有创意但最终却没有被采用的设计,如若采纳或许将别有洞天。
在创作过程中,服装设计团队思考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汲取、关于西方和东方的对话、关于演出的“质感”等诸多问题,进而引申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是否还有必要的思考。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对这一答案有所体会和感悟。
世界上没有轻松的创作,任何一次艺术的旅行一定伴随着艰辛的劳动付出,同时,还要求设计师具有宽广的艺术视野和专业精神,能够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驾驭文化内涵的能力。
5 结语
晚会已成过往,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却有可能久久萦绕脑海,并为人们津津乐道。对太多的人来说记住的是美丽和辉煌,但对于参与服装设计的团队而言,是一次创作经历,伴随着探索与思考,留下得失迎接下一个挑战。
也许一次设计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但一次次的成功却值得人们思索。笔者以为,这些经历了大考的年轻而富于朝气的新锐设计师们,不但是中国的未来,也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他们的创作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