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强/Xie Liqiang
编者按:“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作为2016年末最重要的国际性展览之一,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时引发了热烈讨论。此次展览运用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视觉图像,解读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形态,并探讨这些艺术家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危机、矛盾、冲突、共存及竞争关系。借此反思传统议题,直面当代现状。
Editor’s note:The 3rd Today’s Docum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shows at the end of 2016,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insiders, arousing a heated discussion. With vivid and philosophical visual images, the exhibition presents an interpretation of “another” form of art with the BRIC countries as representatives. It explores what crises or conflicts artists are confronted with, and how they respond to competition and coexistence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age. By doing so,traditional themes are reexamined,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are confronted.
2016年12月10日,“第三届今日文献展”拉开帷幕。展览主题选择以多种语言并置的方式呈现,包括法/英文联合命名“BRIC-à-brac:The Jumble of Growth”和中文命名“另一种选择”。策展人及主办团队有意在多语种形式上进行主题的阐释,同时也表现出艺术全球化的结果。此次展览跨越了地域的限制,邀请来自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等不同国家、地区的50位(组)艺术家,通过个体的艺术表达,探讨艺术与新兴市场经济的连锁反应;探讨在政治、地缘、文化各自矛盾冲突中,艺术所带来的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展览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的国家入手,在不同文化语境和发展形态之下,呈现出艺术在全球化进程中迸发出的混合活力。
“BRIC-à-brac:The Jumble of Growth”中 的 “BRIC-àbrac”是法语中的一句俚语,泛指混杂、差别,意指一种混沌状态的词汇,而“BRIC”也契合了“金砖四国”英文首字母的组合[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及中国(China)];英文The Jumble of Growth译为“混合的生长”;中文题目“另一种选择”实际上是对法文主题“BRIC-à-brac”的进一步诠释,其目的在于强调新兴国家的文化主体性,探讨自身独特的文化之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呈现出一种另类的艺术现代性。本次展览将从混合生长、癫狂的空间、话语现场、个体叙事与微观生命四个方向展开,其中涵盖了艺术生长土壤的革新与互生关系、现代人对生存际遇的思考、艺术家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展出的作品同样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包括了摄影、影像、雕塑、装置等多形式,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海报
图1 高伟刚(中国) 消化 不锈钢、钛 1000×35×400cm 2014年
展览链接: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
联合策展人:黄笃、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0日—2017年3月5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3号馆
参展艺术家:AES+F小组、查特·迪雷特小组、辛西娅·玛塞尔、克里斯蒂娜·卢卡斯、唐娜·康伦&乔纳森·哈克、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贡萨洛·迪亚兹·奎瓦斯、贾马尔·彭万尼、肯德尔·吉尔斯、马塞拉·阿马斯、马科斯·拉米雷斯·埃雷、马瑞佩、小泉明朗、穆尼·法特米、普拉尼特·索伊、萨沙·波勒、西姆林·吉尔、苏博塔·古普塔、托尼·布朗、托马斯·赫赛豪恩、维尔弗雷多·普列托、威姆·德沃尔、张英海重工业、曹雨、曾家伟、陈春木、杜震君、高伟刚、胡庆雁、李易纹、廖建华、刘成瑞、卢征远、陆垒、陆扬、马得、倪海峰、任芷田、宋兮、苏新平、田龙玉、王恩来、王戈、王广义、王国锋、翁奋、许哲瑜、杨心广、王礼军带有强烈的主观分析意识。艺术创作在僭越材料本身之后,从现代语境出发,探索自然、社会、科学以及人性的无限可能。
图2 田龙玉(中国) A…O! 金属、树脂、毛 430×195×251cm 2014—2015年
图3 马赛拉·阿玛斯 自我机器 装置 尺寸可变 2008年
图4 克里斯蒂娜·卢卡斯 超级共和国 摄影灯箱 150×180cm 2014年
进入今日美术馆1号馆的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件大型的装置作品。高伟刚的装置/雕塑作品《消化》(图1)首当其冲,这件长约四米的不锈钢作品,呈现出一种扭曲而膨胀的形态,犹如一个体型庞大的“胃”,正在进行着一种无休止的消化运动。这件作品旁边是青年艺术家田龙玉的作品《A…O!》(图2),作品表达了一个怪异情景:一只老虎吞下比自己体积大十几倍的大象,又被大象撑变了形,成了似象非象、似虎非虎的“怪物”,作品暗含了欲望的膨胀,以及过度膨胀之后的自我毁灭。巴西艺术家马瑞佩的《规范》是一件大型的装置作品,他通过黑色雨伞的层层组合,形成了一个个“伞柱”,作者渴望利用“伞”所具有的避难性,建构一种舒适的空间,其中暗含了宗教的指向以及对艺术史和文化的崇高敬意。墨西哥年轻艺术家马赛拉·阿玛斯(Marcela Armas)的《自我机器》(图3),利用一条镶在墙上的铁链,展现了倒置的墨西哥地图,在发动机的作用下,进行不规则的转动并发出嘈杂的声音,作品立足于墨西哥的本土化现象,表现出了一个混乱的机制,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南非艺术家肯德尔·吉尔斯的装置作品《祈祷轮(剩下的人)》,是运用破旧的三轮车与油罐相组合表现一种仪式感,一种南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混杂性。
图5 托马斯·赫赛豪恩 受害者(工作中的人们) 装置 综合材料:人体模特、假发、裙子、印刷品及棕色胶带182.9×78.7×78.7cm 2010年
图7 杜震君(中国) 通天国—打瞌睡、通天国—狂欢节 摄影 120×160cm 2010年
图8 翁奋(中国) 凝视鄂尔多斯 摄影 150×314cm 2014年
图9 马科斯·拉米雷斯·埃雷 城市肖像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2年
图10 倪海峰 HS 9703.00 铜 100×300×30cm, HS 9701.10.00 油画 160×200×3cm 2015年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者对地域性、现代性的思考与探索,他们立足本土语言,放眼世界,有反思、包容、冲突以及隐喻。而另一些艺术家则是以全球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讽刺、幽默的手法表达对城市快速崛起、消费过度膨胀的担忧。俄罗斯艺术家小组AES+F的作品《特里马尔奇奥的晚宴》,是对古罗马时期创作的小说《萨蒂利卡》的引用,作品由三张摄影作品组成,以古喻今对当代全球消费主义奇观提出了警告。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要求人们享受“奢侈”与“舒适”,通过拥有物来证明地位与身份。西班牙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卢卡斯(Cristina Lucas)的系列作品《超级共和国》(图4),充盈着各种对奢侈品的眷恋,她通过灯箱广告的形式,将公民变为训练有素的消费者,进而反思人类对奢侈品的欲望。西姆林·吉尔的装置作品《公路追魂》是由使用过的废品组成,如塑料、瓶子、罐头、包装、纸板等残留物,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物质隐含问题的看法;同样是以现成品为创作原料的,还有来自瑞士的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Thomas Hirschhorn)的作品《受害者(工作中的人们)》(图5),他以现成的人体模特、假发、裙子、印刷品及棕色胶带为材料,通过裙子上的印刷图像建构了一种强大的隐喻含义;西班牙艺术家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的《兵马俑》是以玩具工业来介入话语现场,探索商品社会和现实世界的复杂关系;韩国的双人艺术家组合张英海重工业是通过数字动画作品《三星意味着高潮》来调侃三星集团,讽刺了全球化资本对人们消费欲望的诱导,并呈现出虚构乌托邦对人类真实生存快感的威胁。对于资本经济最为极端的作品当属威姆·德沃伊的《消化系统5号》(图6),这件机械装置作品如同一个活体生命物,它在“进食”的过程中产生“排泄物”,模仿人类的消化系统进行运作,作者借用高科技手段对人类的身体系统进行了抽象性的概括,这其中蕴含了明显的跨国资本运作的特征。
图11 任芷田 无字哀歌 视频 5分钟 2013年
这种“委托表演”的方式,使艺术家和参观者一同进入到这个解构主义的游戏中,去解构现代社会的病态,而这种方式有时是直白、反讽的,在荒谬与怪诞的戏剧中逐一呈现。物质的社会进程不断扩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杜震君通过合成照片的方式,揭示了当今社会公共空间的荒诞性,并暗喻了难以逃避的现代性境遇,他的两件作品《通天国—打瞌睡》和《通天国—狂欢节》(图7)是对当代大城市扩张的反思,并对特大都市的混杂进行讨论,它们就如通天的巴别塔一般,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紧张、拥挤和焦虑。与杜震君的作品不同,翁奋的作品《凝视鄂尔多斯》(图8)是通过人物与风景的对比,反映出资本塑造的“海市蜃楼”,渺小的人类在空旷的背景中更加渺小;香港艺术家曾家伟采用仰视的角度拍摄建筑物表面,反映了每个建筑不同的“身份地位”;马科斯·拉米雷斯·埃雷(Marcos Ramirez Erre)的作品《城市肖像》(图9)是通过铝合金材料组装而成,抽象的几何构图高度概括了地图学、高科技、社会学及族群的意义。这些艺术家利用他们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以兼收并蓄的方式进行主观性艺术表达,通过与创作媒介产生的隐喻性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得作品本身呈现出一种社会现实的客观性。
还有一些艺术家则是立足全球视野,跳出微观的叙事性,建构出一幅更加宏大的艺术作品。巴西艺术家切尔多·梅雷莱斯的作品《巴别塔》是由上百个收音机构成,同时播放着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仿佛是一个全球化世界的寓言;同样是装置作品,倪海峰的《HS 9703.00》与《HS 9701.10.00》(图10)是通过数字编码的形式将物质数字化,在装置与布面油画结合的过程中,反映了世界商品流通化与资本数字化的表征;与这些装置作品相比,古巴艺术家维尔弗雷多·普列托的作品《无题:(世界地图)》则显得微小而有趣,作者在豌豆上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如此微小的作品与一面非常宏大的白墙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巨大的反差中以小见大,以微观见宏观。
图12 宋兮 身体之光 视频 2015年
在社会性表达的另一面,便是艺术创作者自我的表达,他们的作品或许是一次对于行为艺术的记录,或许是一种抽象观念的具象反映,在这些表现个人意识形态的作品中,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个体在集体形态中的微妙变化。曹雨的行为/录像作品《泉》,是以身体作为工具,演绎出身体乳汁喷射的状态,她把身体看作生命政治学的容器,以此来揭示身份转变后的艺术思辨,并探寻媒介与艺术、艺术与语言、语言与经验的关系。刘成瑞的行为/录像作品《一轮红日》,同样是一件对行为艺术的记录,他用12天的时间实践了敲击巨石、分解碎石、整理碎石、出售碎石的过程,在这一段影像中,艺术家以行动建构了叙事的关系以及行为发生的情景。另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任芷田的《无字哀歌》(图11),艺术家面对镜头,酝酿全部经历和情感,通过肉身企图发出一个声音,却始终无声,如此重复,保持专注、倾尽全力;宋兮的《光之身体》(图12)和马得的《喝酸奶》也都是其行为艺术的真实反映,在行为艺术发生的背后隐含了艺术家对于某种诉求的展现。王礼军的《2014年冬天——精致的燃烧》展现出一种冬天“取暖”的方式,作者每天花费5小时打磨煤块,在这个重复而枯燥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充分享受思考的快感。如果说燃烧是煤最终的归宿,那么思考是否会成为人类进步的最初源泉?印度艺术家苏博塔·古普塔的作品《无标题》灵感来源于13世纪波斯诗人贾拉尔·阿德丁·穆罕默德·鲁米的启发,这个作品是在探索存在空间与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带有归属感和错位性的内部冲突。陆垒的作品《佯装自大狂》(图13),包含了“猪”“狗”“老鼠”“熊”“驴”这5种动物,与传统形象不同,它们被艺术家削去了感官只保留了耳朵,削去的五官被喇叭面罩代替,闪烁的莫尔斯电码不断从中发射出,是自大与颓废的矛盾体。来自智利的贡萨洛·迪亚兹·奎瓦斯是一位颇具经验的艺术家,他根据中国语境和空间现状,用霓虹灯创作了蕴含观念深意的一个中文句子“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并将作品安装在今日美术馆建筑外墙的正面墙体上,其中包括了“从规矩入,再从规矩出”的内涵。
图13 陆垒 佯装自大狂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5年
纵观本次展览,正如策展人赫拉尔多·莫斯克拉所说,文化活力在经济转型、信息爆炸和全球化进程中得到解放。艺术创作者从自身经历、日常生活、文化背景与社会形态出发,用作品表达自身语境的现实形态,以主观的方式应对文化霸权的重重刁难,去展现他们自内而外的现代性与地域性。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创作正在转变并逐渐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世界文化,“发声者”愈加多元化,他们以强有力的独特声音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展现出第三世界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