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明确了“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解决‘马路拉链’”等“十三五”时期12项任务。
早在2016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热力、广电、给排水等众多元素汇聚在一起,一些“城市病”在这里会迎刃而解,是城市“地下高速公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计划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最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自2015年全国开展管廊建设试点以来,共计有厦门、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长沙、南宁等二十多个城市开工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
目前,智慧管廊建设已成为各省市建设新方向。全国各省市纷纷结合自身特点,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新技术建设综合管廊。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也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不仅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绿草如茵的公园等光鲜的“面子”,更要看地下管网是否通畅安全的“里子”。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有理由相信,在我国融资模式创新、建设成本逐渐下降以及国务院的不断推进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望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