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城市环卫“精细化”管理
——访图元科技环卫事业部总经理郭玉海

2017-08-30 12:18:10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标段城管精细化

环卫事业部总经理 郭玉海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城管向精细化、智慧化升级的方向,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智慧城市管理专家与云服务商,总结在城市管理行业10多年科技管理经验,成立了行业精细化管理部门,本文专访图元科技环卫事业部总经理郭玉海,作为10年的“城管人”,为我们分享城市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经验。

“科技+制度+责任”模式打造精细化管理

《中国建设信息化》:图元科技一直定位为智慧城市管理专家,业务覆盖所有城市管理行业领域,您在创建环卫事业部的初衷想法是什么样的?

郭玉海:数字城管推广建设到现在已经13年,而我作为计算机科技人员,在城管信息化建设也有12年之久,也算是城市管理科技建设的“老兵”。数字城管在城管管理模式上发生创新性的变革,在问题机制从被动转向主动,管理上从粗放到精细,取得的成效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城市管理模式与理念的不断转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数字城管基础上让城市管理更精细、精准才是值得探讨的方向。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无论是采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还是运用科学考核机制,最终实现的目标就是打造以公众为本的服务性政府和高效运作的效能性政府,其中效能型队伍才是城市管理问题发现与解决机制以及在问题源头治理上的关键因素。

在2015年《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加大市场化服务要求,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执法巡查等城管中各行业队伍都在逐步融入市场化力量,政府更多的职能将变成监管,企业的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需要进行监督,而且基层一线人员作为数字城管问题的预防与处置端,其队伍与资源能力的配置更为重要,由于市场化企业队伍的庞大,传统突击式、抽查式管理手段无法有效管理的,必须借助科技手段,而环卫行业所涉及的市容环境卫生与垃圾清运处理是关系到百姓生活、城市容貌关键,又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业务,所以我们以环卫为契机,以“科技+制度+责任”模式来打造精细化管理。

《中国建设信息化》:环卫行业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采用“科技+制度+责任”进行管理?

郭玉海:以深圳为例,深圳全市保洁环卫有外包企业200多家,环卫车辆4千多辆车,环卫工人4万多人,每年政府投资都巨大,由于采用市场化招投标方式,企业竞争低价中标或者追逐高利润,出现了偷人头、车辆偷油、不规范作业等问题,环卫企业管理的内部管理水平也不高,导致服务跟不上,直接影响到了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还有环卫工人被视为社会底层工作人员,工资很低,老龄化严重,工作热情也不高,况且在马路上作业安全很难保障等等,政府花钱买服务的目的就是提高城区市容环境水平,这些问题城管采用传统监管方式是没办法杜绝的,人管人累死人,随机抽查、突击式手段效果一般。

所以,深圳于2015年建设了环卫精细化管理系统,“科技+制度+责任”属于三个维度,其中科技就是采用物联网、大数据、无线通信等前沿科技技术。第一,建立了全市环卫基础数据库,将人、车、标段网格、设施(中转站、公厕、重点场所等)进行系统化;第二,将道路清扫保洁的环卫工人、车辆安装智能采集终端,实现了人、车与标段的唯一绑定,并通过合理科学的排班与考核做到了清扫工作的量化与监管;第三,质量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主干道路是否有清扫覆盖、清扫是否达标,每个企业人员、车辆的出勤量是否达标;第四,问题处置扁平化系统与市数字城管系统对接,比如有信息采集员发现了垃圾问题,系统就会将问题直接反馈给问题发生区域的标段负责人,实现了扁平化管理。

制度就是一系列结合信息化手段管理机制,比如要求人、车必须配置智能终端,重点的清扫次数、洒水次数等,优化了考评制度基于传统的日检查、月检查考核指标,增加了人员在岗率、车辆在岗率、清扫覆盖率等系统数据指标,使对企业的考核更加客观、细致。

责任就是分清标段网格的责任主体,比如一个标段,范围内清扫责任主体是企业负责人、监督主体是街道环卫主管部门人员,这样建立了精细的环卫权责清单。

提升和保障市容环境

《中国建设信息化》:这样从政府监管角度就非常精细了,那么环卫企业会不会特别的有压力呢?

郭玉海:企业压力肯定会有,特别是针对一些想偷工的、不按照标准服务的企业,政府每年都会针对环卫的标段制定财政预算进行招投标,选择优秀的环卫企业进行承揽环卫服务外包,整个预算本身是包含合理利润的,企业在中标后通过效率内部管理还可以结算利润,不负责任的企业为了追逐高利润只能从人员简配着手,还有恶性竞争、低价中标的企业也一样,有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这些企业是有打击的,但是对于那些有实力、负责任的大企业,是没有影响的,反而提供了帮助,比如企业中标后都是分包给项目经理来实施服务,人员、车辆都是项目经理来负责,企业本身也是想提供好的服务,但是缺乏科技管理手段,所以我们系统开放了企业端口,企业通过系统可以看到自己负责所有标段的出勤人数、时长,是否加班,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有的企业都依靠系统进行发工资,所以在今年我们也推出了环卫企业云产品,提供全国环卫企业来使用。

《中国建设信息化》:环卫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效果怎么样?

郭玉海:环卫精细化系统主要做到了人“痕”事“迹”全掌握,对于政府来讲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观了解人、车配置是否合理,重点区域的力量是否配置足,还有环卫设施、清扫单价等是否合理等,深圳投入系统运行到目前,全市清扫保洁面积单价每平米提升30%,环卫工人工资提升了30%,而且全市环卫工人的平均年纪从52岁提升到了48岁,也有偏年轻化的发展。对于企业,保洁单价提升了,但恶性竞争少了,一样可以赚钱,最终效果还是全市市容环境得到了提升和保障。

打造共赢生态圈

《中国建设信息化》:在环卫科技领域有什么高科技产品,可以提供政府、企业来使用?

郭玉海:在环卫物联网上我们已经研发人员智能手表、工作牌等多样式的终端为全国各地不同情况提供不同选择;机械化作业上有智能集成终端,将油耗、洒水、车载承重、视频监控等进行数据集成采集;以上都是在各地成熟应用的设备,还有智能生活垃圾桶、环卫衣服等其他科技融合产品正在开发,最终目的实现从垃圾保洁、垃圾转运、垃圾清运到处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中国建设信息化》:环卫事业部下一步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郭玉海:环卫只是一个开始,在政府市场化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完全适用于城管行业中园林绿化、综合执法、爱卫消杀、公园管理等很多业务,这些行业精细化管理我们在深圳、江门、佛山、柳州等均有成熟的应用案例,下一步将专注行业精细化管理,从源头减少城管问题的发生,推进城管“智慧化”,并打造政府、企业共赢的生态圈。

现在“智慧城管”建设风口已经刮起,我们愿意在城市管理行业中的政府主管部门、友商一同为这个行业做出贡献,促进这个行业不断发展,我认为“智慧”本身是无标准的,它是科技手段+管理机制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智慧城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环卫事业部骨干:郭玉海、寇立恒、许秉鑫

猜你喜欢
标段城管精细化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恩亿梯中标嫩丹高速公路两个标段的机电工程
西安地铁5号线5标段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8
黑龙江省三江治理工程23个标段开标
中国水利(2015年12期)2015-02-28 15: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