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哲宇
品牌荒漠还是设计沃土?
——设计师品牌主导下的日本市场
文/刘哲宇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封闭的岛国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特有的国民心态,在近代从落后到发达的追赶过程中,日本大量借鉴甚至照搬了中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日式文化。在眼镜设计与生产领域,日本同样是一朵“奇葩”。提起日本的眼镜产业,除了在日本深厚的化工实力滋养下成长的一些镜片品牌外,你很难再想起任何大型的管理众多品牌的眼镜公司。作为一个以精密加工和制造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工业国家,日本在大型眼镜公司主导的国际设计潮流上的话语权却远不如欧美国家。但一副不知品牌的日本眼镜摆在面前,你却能明显地感觉到它的独特,其中的设计语言与思路也许隐晦,让人难以第一眼琢磨清楚,却又隐隐流露出一股日式的气息。日本的眼镜产业没有巨无霸公司,却在高端眼镜设计与生产领域享有不低的地位,为许多国内品牌所推崇和模仿,这便是因为日本独特的设计师品牌文化。
FACE FONTS
在崇尚设计与工匠精神的日本,有大量独立设计师或者设计团体散落民间,他们以个人、工作室或是独立眼镜店的身份出现,这些设计师品牌往往由设计师个人操刀,具有浓烈的个人风格,不同款式的眼镜设计语言高度一致,让人一眼就知道是某家的作品。这些设计师有的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转型而来,有的则是设计了一辈子眼镜,还有的甚至只是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某个灵感、点子,就发挥开来创立了一个品牌。这样的设计师品牌有很多,比较出色的品牌往往有着十分忠诚和稳定的客户群体,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扩大销路。毕竟设计师的风格见仁见智,对于持有不同审美的客户群体来说,一副特立独行的眼镜,真有可能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这些独立品牌的出货量往往不大,价格也很不亲民,如果通过海淘等方式在国内购入,价格都在六七千元以上。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能够养育一群有才华的设计师,也满足了对眼镜有独特要求的消费者,在这个闭环中自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体系。这样的现状,与日本独特的制造业传统和消费习惯有关。
中国的电商发展已经远远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各类电商网站在资本的驱动之下似乎无所不能,移动支付快捷方便,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所需的一切。但这一切在日本这个曾经的金融先锋国家却不是如此。打开目前在日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个电商网站如雅虎、乐天的页面,你会发现网站的设计大概只有国内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同类网站5至10年前的水平,网购的体验也远称不上人性化。从数据上看,过去一年日本的网购比例只占3.2%,远低于中国,甚至赶不上占比达到两位数的英国。
杉本圭
日本人民不爱网购,有战后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网络支付不发达等种种原因,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有非常发达的线下零售体系。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零售业的合并进行得非常晚,大量企业开店竞争的局面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发生了过度竞争的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与网购相比,日本的实体店购物的便利性并不差。同时,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实体店本身的利润十分微薄;我们耳熟能详的优衣库、无印良品等连锁店在日本本土遍地开花,进一步压榨了电商的生存空间。日式零售终端讲求的购物氛围和感受,也是电商所无法提供的。
本挚眼镜掌门人童恩
所以,住址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日常的购物需求,一般的衣物和日用品的添置,也都有固定的购物地点。日本人的国民性讲究“羁绊”(きずな,kizuna),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在长期稳定的购物习惯之下,容易对一家商店产生感情甚至依赖,这也是为何一些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和眼镜作坊能够长期拥有一群忠诚顾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