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寅
永不下『战场』的老战士 『最美五老』吴成
冯寅
你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你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负伤截去右下臂,成为二等甲级残疾军人;转业后,你坚守在关心下一代这一新的阵地上,用残肢向下一代“传递”红色火炬。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首由新四军高级将领集体作词、陈毅同志执笔的《新四军军歌》,唱出了这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革命战士的万丈豪情,也抒发了你这名新四军老战士永不下“战场”的凌云壮志!
当年,你用一腔热血染红了八一军旗;今天,你以对下一代赤诚的爱将八一军旗染得更红!在纪念建军90周年之际,请接受我们向您——向以您为代表的革命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礼!
吴成,88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无锡市荣军医院原休管科科长、工会主席,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主任,无锡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2年度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禁毒好家庭、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
65年来,被70多所大中小学、幼儿园聘为校外辅导员,用一只左手写下15万字手稿、给青少年写信4000余封,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6000多场、听众500余万人次。
20多年来,为失足青少年讲课200余场次,结对帮教190多人,转化效果明显的有128人,为帮助和挽救失足青少年花费十几万元。
自2003年建家庭微型革命陈列室以来,累计来参观的有600多批次、2.3万余人次。
“我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并且从事对新四军历史的研究。我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建立了新中国,并培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我不会用金钱来衡量奉献的价值。如果把这些沦落为商品,岂不愧对了战友和先烈,也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任。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我要把他们的光荣传统传下去。”
“1952年,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被扬州市城北中心小学聘请担任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开始走上红色耕耘路。我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被冷落而怀疑信念,也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至今在红色耕耘路上已走了60多年。”
“我常想,等我不能走不能讲的时候,战争的幸存者也就所剩无几了,活档案将成为历史。我建家庭微型革命陈列室,就是要在有生之年,为子孙留下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正是这些具有革命历史符号的物品,当年滋养了我们,也养育了中国革命。如今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展品时,会给他们以心灵的熏陶。”
“当我第一次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去讲课时,看到正当花季的孩子因染上毒瘾而误入歧途,痛心之余自问:活着的我该做些什么呢?战犯尚且能够改造,更何况是一些犯错的孩子?从此,未成年犯管教所、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和监狱成为我长期的‘工作阵地’。”
“革命前辈吴玉章的诗句,体现了我的人生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息;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我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将一直到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天。”
苏中七战七捷光荣负伤
1944年10月,15岁的吴成在海门县新河乡参加了新四军,1945年7月1日,参军9个月年仅16岁就入了党。1946年7月13日,蒋介石调动12万美式日式装备的现代化军队,凭着天上飞机地上大炮,兵分三路向我苏中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我华中野战军只有18个团,不足3万人。我军在绝对劣势的条件下接连七战七捷,在40天内消灭了几乎是自身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战事初起,我军主力一、六两个师四个旅形成一个拳头,于7月13日首战泰兴宣家堡告捷,旋即挥师东进。在激战丁堰鬼头街时,吴成是一团三营的代理排长,被敌人在丁堰沙厂烟囱顶射来的子弹击中右胸,到后方医院治疗养伤。不到两个星期,他伤还未愈,就要求出院回到了前线。他接连在“苏中七战七捷”中打了三仗,在战斗中奋勇杀敌,不幸的是在如黄战役追歼敌人时被敌机的炮弹打伤了右手。当时他的右手只剩下食指,食指的骨头也被炸断,连皮倒挂在手背上,肿的比大拇指还粗,护士用镊子夹起来一抬,血就像酱油一样滴在地上。他忍着剧痛,请求护士用剪刀剪掉,护士第一剪刀没剪断,第二剪刀才剪下来,但他咬紧牙关没哼一声。后来伤口感染切除了右下臂,他转业到了地方。
1959年4月,无锡市荣军医院革命伤残军人业余演出队赴常州市演出,吴成(右一)与著名革命烈士张太雷夫人(中)合影留念
吴成在陈列室给参观的孩子们讲毛主席用兵如神的故事
自建家庭微型革命陈列室
2003年秋,政府在居民小区屋顶“平改坡”,吴成抓住这个机遇,将自家屋顶的阁楼“变身”为“家庭微型革命陈列室”。他和老伴自行设计、制作、布置,自掏腰包4万多元,50多年积累的革命史料、文物、照片从此有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瞧,陈列架上一字排开的这几瓶水,可不是一般的水,分别采自嘉兴南湖、井冈山拿山河和延安延河;瞧,这是井冈山的红土、红米,这是延安的小米以及战士们替代纸张用来学习的桦树皮,这是烈士鲜血浸染的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每一个物件,都是他满怀革命激情亲自“朝圣”带回的“圣物”;每一个物件,都打着历史的印记、有着深厚的底蕴!
2014年12月,在省、市关工委和所在区、街道的支持下,这个“家庭微型革命陈列室”迁到了新址,面积比原来扩大了4倍,还被定为“无锡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络绎不绝。
走进“高墙”关爱特殊群体
1996年1月,吴成同市老干部局活动中心组织的30名老干部一起来到无锡监狱,从此开始了“高墙内”的帮教活动。他每年都要走进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和戒毒所,给这一特殊群体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在帮教中,他主动将自己的身份、离休的工作单位、现在的住址、联系的电话号码、通信的邮编等,一一向帮教对象和盘托出,有什么困难好和他联系。生活在一个破碎家庭的王利(化名),很小混迹于社会,15岁时被送进了未成年犯管教所。一次听了吴爷爷的报告,鼓足勇气提笔写给吴爷爷一封信,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吴爷爷,我现在身无分文,想向您借60元钱,将来一定还您……”吴成收到信后当即把钱寄了过去。王利没想到吴爷爷会这样信任他,收到钱后大哭了一场,从此处处照吴爷爷的话去做,因表现好被提前释放,现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吴成在无锡监狱直接结对帮教的6名服刑人员,因立功减刑如今都已回归社会,过上了正常生活。
1995年5月11日,吴成在无锡监狱给服刑人员作革命传统报告
2007年10月,吴成看望结对资助的安徽省金寨县长岭乡长山冲村河西组帅杰、程浩两名学生
心系革命老区贫困孩子
苏北革命老区响水县有一位复员回乡的八路军女战士张竹兰,收养了一位叫孙某某的弃婴,在大有中心小学读书。1996年,吴成了解到张竹兰家生活也挺困难,供养这孩子很吃力,就及时伸出援手,资助孩子的学习费用,还带了生活用品前去看望。学校简陋的教室、破旧的课桌简直不堪入目。他当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个情况。嗣后,响水县由财政拨款另建了学校校园,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提供了新课桌和电脑,大有中心小学面貌焕然一新。
——他由此踏上了为革命老区贫困孩子捐资助学之路。1997年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资助了延安宝塔区姚点镇郑崔村贫困生郑亚亚;2001年到革命摇篮井冈山取经,资助了茨坪林场寨里村贫困生刘银兰;2006年去革命老区大别山金寨县参观,资助了金寨县长岭乡长山冲村西组帅杰、程浩两名贫困生……他每到一处革命老区,就把爱的种子播种在贫困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