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鉴+余果
摘要:随着新媒介的发展,标志设计作为有效的视觉传达符号有了更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城市标志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也起着积极的推广作用。G20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促进着国际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将具有人文含义的标志设计与城市特色相结合,不仅能形成独特的城市品牌,还能有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的认可度。
关键词: G20峰会;标志设计;城市形象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形象含义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手机上网主导地位强化,因此信息可视化、图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成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然而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品牌建构上,塑造具有个性化和精神内涵的城市形象是凸显城市品牌的关键,继而城市品牌形象就成为了彼此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力量。城市标志设计就是将城市的本体文化、精神内涵等诸多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形符号,作用于公众的感官,让他们在欣赏与感受的过程中,接受视觉的导向性,从而突出城市品牌的价值,它使这个城市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底蕴和气质。
二、从G20峰会标志设计看城市标志与城市形象关系
G20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其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以创新、开放、发展和绿色的观念寻求国际金融的稳定和繁荣发展。在对外宣传方面,召开城市的会标设计也起着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杭州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创新之都,既充满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向世界。杭州峰会的会标是由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袁由敏及其团队设计完成,在寻找灵感时,他们采用了《马克·波罗游记》中对杭州的评价:“各种桥梁多达1万2千座,把众多街道连接起来,四通八达,整个城市简直就像建在水上。”桥与杭州的形象已经须臾不可分离,有苏小小与阮玉私定终生的西泠桥,有白娘子许仙相会的断桥,有现代设计风格的白沙大桥,也有包含文化底蕴的潮王桥……
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图1)会标设计中的桥是一座精神层面上的桥,它由20根等粗等距的线条勾勒出外形,寓意着20个国家地位平等,开放交流,同时也强调G2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合作之桥、面向未来共赢之桥。会标主要以青山绿水般的冷色调为主,既体现出江南的诗意风格又表达出典型的中国设计元素。设计团队在会标上加上了一枚“中国”字样的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货物交换时的凭证,沿用至今,落下印章就代表着一种承诺和信誉,这也体现出中国在这次峰会上诚信、理解、沟通的民族精神。
相比于杭州,2014年澳大利亚的峰会标志设计(图2)似乎表现的更为中规中矩,以较多的几何形态拼凑出“G20”字样。它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族文化机构Gilimbaa和艺术家Riki Salam共同设计的,其标志采用了大量传统的原住民族元素。几何形的拼凑交接代表了不同民族的交织相容,设计创意来自托雷斯海峡岛民用椰棕编织的图案,里面相连的圆点象征了原住民关于彩虹蛇的传说,标志中也包含了鱼的图形,寓意着鱼在他们国家象征着人与大海连接的桥梁,这个设计是向原住民族和托雷斯海峡文化致敬的表现。在颜色运用上,以绿色象征茂密的热带雨林、蓝色代表国家豐富的资源,从红色沙漠到金色海滩,这类颜色都呈现出澳大利亚地广物博资源充裕的状态。
三、城市形象与标志设计的未来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品牌时代,传播城市品牌对内有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对外有助于提升国家认可度。可视化的标志是城市传播的重要途径。现代标志设计更加注重情感的传达和寓意的升华。人们的审美品味不断提高,多媒体发展不断进步,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标志设计从传统繁重的设计风格转为抽象的、简约的扁平化风格。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标志的设计也越发生动且具有科技感。中国城市品牌的传播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因为这是城市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但又要以开放包容借鉴的态度,与国际化相结合,这也完美诠释了在全球化、未来数字化环境中城市形象与标志设计的趋势。
四、结语
现代标志的共同价值在于使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沟通交流,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能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这个特质恰巧承载了城市品牌的传播。在这个个性化的设计时代,标志设计的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将是当前潮流,我们不仅要传承还要发展,只有这样,设计才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刘义,斯巴迪克.未来标志设计十大趋势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2).